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壶口观瀑

6月30日,游客在位于山西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 近日,受上游降雨和水库泄洪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涨,形成特大瀑布群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新华社发(吕桂明 摄)

四年半,“牧场”变机场!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4年12月26日拍摄的北京新机场奠基现场,附近农田里的一群羊经过记者镜头前(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下图为2019年6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即将竣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竣工。从2014年12月飞行区工程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从牛羊遍地的“牧场”到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只用了短短四年半时间。 新华社发

收获海盐

7月3日,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大清河盐场的工人在洗盐场工作。 近日,长芦盐区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大清河盐场的春扒工作进入尾声,今年预计春盐产量将达29万吨。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西藏拉萨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6万辆

拉萨大街上车来车往(7月4日摄)。 截至目前,西藏拉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6万辆。2019年1月至今,日均新车上户126辆,汽车正加快驶入高原平常人家。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江西:鄱阳湖二桥正式通车

这是鄱阳湖二桥一景(6月28日无人机拍摄)。 6月28日,江西鄱阳湖二桥举行正式通车仪式,标志着环鄱阳湖地区的又一重要交通控制性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新华社发(傅建斌 摄)

凤凰展翅 北京新机场如期竣工

这是6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 截至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各建设主体负责的主要工程项目均如期顺利竣工,完工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达100%。大兴国际机场工作重心从工程建设转入准备投入运营。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江苏大丰麋鹿种群总数已超5000头

6月28日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一群在水塘附近栖息的麋鹿(无人机拍摄)。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的繁衍生息获得优越的外部条件,目前种群总数已达5016头。2019年,保护区的麋鹿成功产仔800多头,为种群注入新的活力。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探访“中国钢琴之乡”

7月4日,七岁的小学生褚思予在德清县洛舍镇的一家钢琴企业展厅里弹奏钢琴。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成立湖州钢琴厂,拉开了洛舍钢琴产业发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镇逐步发展成为湖州地区钢琴产业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乐器协会授予“中国钢琴之乡”称号。目前,该镇共有93家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年产钢琴超过5万架,从业人员达3000人。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体验京剧文化

7月1日,参加活动的嘉宾体验京剧服饰。 当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主办方为参会嘉宾推出了京剧文化游活动。嘉宾们在活动中观看京剧表演并进行亲身体验,近距离了解京剧文化。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黄河刘家峡水库排沙泄洪

刘家峡水库进行排沙泄洪作业(6月30日无人机拍摄)。 据介绍,受近日持续降雨影响,刘家峡水库开启溢洪道闸门,加大下泄水量,为黄河平稳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新华社发(史有东 摄)

高原放牧忙 脱贫有希望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阿克托尕栏杆村拉依布拉克牧场,艾孜别克⋅玉苏甫别克在喝奶茶(6月21日摄)。

海拔3700米左右的拉依布拉克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阿克托尕栏杆村的主要夏季牧场。每年夏天,艾孜别克⋅玉苏甫别克一家都会转场到拉依布拉克牧场。放牧收入曾经是贫困户艾孜别克⋅玉苏甫别克一家最主要的收入。随着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受益于草场生态补贴、地力补贴、养老金等政策,艾孜别克⋅玉苏甫别克一家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放牧收入在他家年收入中的占比已大幅下降。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我们是一家

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南溪村,戴玲香为李克训剃头,老人很开心(6月26日摄)。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南溪村位于景色秀丽的梅岭大山深处,这里民风朴实善良。 今年72岁的李克训是南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早逝、天生聋哑的他孤身在南溪村生活。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劳动能力的他,日常生活衣食起居都成了难题。 同村的戴玲香与李克训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却怀着一颗爱心,经常上门帮助李克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起他的衣食起居。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外国媒体人感受中国创新

6月28日,塞尔维亚通讯社多媒体总编比利亚娜⋅拉德卡-舍帕罗维奇在京东总部拍摄“京东展厅”。 当日,前来北京参加“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成立大会的外国媒体机构代表参观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和京东总部,感受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成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独臂农民的“绿色致富梦”

6月27日,刘毅在闻刚采收回来的花椒香味。

1975年,刘毅出生在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永合社区一个农村家庭。9岁时,他意外被高压电击中,从此失去了右肢。1994年,刘毅从技工学校毕业,干过餐馆洗碗工、当过水果商贩,当过煤炭工人。2010年,刘毅回到农村老家,开始思索创业之路。2011年,刘毅动员村民一起利用荒山种植竹笋,同时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初步尝到了生态农业的甜头。

2016年,刘毅开始对花椒种植产生了兴趣。他一边学习钻研花椒种植技术,一边考察适合种植花椒的地方。2018年,在经过小规模的试种以后,刘毅从南川区南平镇玉龙村、景秀村流转了2000余亩荒地,开荒种植青花椒。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韧劲,刘毅目前已开荒近1500亩,种植花椒树约15万棵,还带动了当地不少残疾人和贫困户就业、脱贫。“我种花椒树是为了实现两个梦想,一个是绿色梦,一个是致富梦。”刘毅说,“在我的成长中,始终感受到亲人、朋友和社会的关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回报大家、回报社会。” 2019年5月,刘毅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新疆哈密“奇石宴”引游人

6月28日,游客在参观“奇石宴”。 新疆哈密赏石文化博物馆里这桌由象形石组成的“奇石宴”,由1088道“特色菜品”组成,“宴席桌”直径16.8米,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新华社发(蔡增乐 摄)

四川蓬安:百牛渡江吃草

7月2日,在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油房沟村,百余头水牛横渡嘉陵江到江心岛吃草(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刘永红 摄)

张家界天门山动力伞特技国际大师赛落幕

6月30日,选手在参加动力伞特技国际大师赛。 当日,“极限飞荡”动力伞特技国际大师赛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落下帷幕。 新华社发(周国强 摄)

夏季达沃斯上感受科技

7月1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模拟操作。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7月1日至3日在辽宁大连举行。会场上手术机器人、5G智能沙箱、生物识别技术等科技感十足的展示项目吸引了众多与会者参观体验。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苗山脱贫影像志——跨省区苗寨的联合党支部

在乌英苗寨,驻村第一书记韦桂华(右四)、党员梁成兵(右三)、梁志新(左二)带领村民维修河堤(6月30日摄)。

乌英苗寨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处,共有140户600多人。其中100户属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0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多地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目前整个苗寨还有59户贫困户。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科学家的“七一”

7月1日14时42分,在中科院高能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光电子能谱实验站,科研人员在处理实验数据。 新华社发(蒙巍 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