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玉 缅甸还有“灭绝物种博物馆”

提到缅甸,很多人想到玉。而有一种被称为“灭绝物种博物馆”的宝石,它本身通透美丽,更因其中包裹的万千曾经鲜活的生命而变得深邃灵动,这就是——缅甸琥珀。

浓缩的“灭绝物种博物馆”

琥珀中的雏鸟爪子

近日,一篇有关缅甸琥珀化石的专访近日登上《科学》杂志封面。文章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从缅甸矿区和珠宝市场抢救化石进行研究的故事。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琥珀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

2018年7月,邢立达及合作者在对琥珀的研究中,首次发现蛇类标本,这条有0.99亿年高龄的缅甸晓蛇,向世界揭示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新物种。

今年5月,一枚形成于白垩纪中期的缅甸琥珀中,发现罕见地史前海洋生物菊石;另有一枚一亿年前的琥珀中,被发现了一只完整的千足虫。

琥珀中的千足虫,距今将近一亿年


仅2018年,科学家就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321种保存完好的古生物新物种,这一年的发现就已经占到目前总发现数(1195种)的四分之一。

会“留光”的宝石

缅甸琥珀主要产自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上千年前就被发现并开采,缅甸琥珀制作成珠宝饰品以及各种雕件。它的生成时期可以上溯到大约七千万年前至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比其他产地的琥珀蜜蜡都要早,可谓是琥珀界的老祖宗了。

缅甸琥珀种类繁多,颜色也十分丰富,在不同光线角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拥有“变色龙”之称。同时缅甸琥珀还有一个特点:留光。当强光直射到琥珀珀体,撤掉光源后,珀体上的光不会马上消失,会持续几秒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日报网、缅甸中文网

综合:覃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