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乱象观察:护好未成年人的肺 法律不可缺位

中国网3月18日讯(记者 魏博 姚宇琛)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20年世界无烟日主题为“保护年轻人,使其免遭烟草业操纵,并防止他们使用烟草和尼古丁”。烟草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众所周知。然而,对于电子烟的危害,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成为青少年追逐的一种“时尚潮流”。电子烟何以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2019年“3·15晚会”,电子烟曾经被推上风口浪尖,严加管控的呼声不绝于耳。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的侵害,我国多次发布相关通告。时隔一年,人们对于电子烟的认识还有哪些误区?电子烟的管控效果如何?中国网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电子烟何以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群体中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15-24岁的年轻人电子烟使用率为1.5%,相比2015年的0.4%,3年内上升了1.1个百分点。此前,国家卫健委指出,我国15岁以上使用电子烟的人群大约在1000万,其中45.4%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电子烟。电子烟究竟有何魔力,持续吸引着青少年群体?

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电子烟在销售过程中呈现出的“潮流化”,是不断诱发青少年购买电子烟的主要原因。“电子烟的主要噱头是吸引年轻人的好奇心,通过时尚的包装,多种口味,酷炫的烟圈,让年轻人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了尝试的欲望。甚至还有厂商将电子烟包装成U盘、钢笔等学习用品外观,在文具店中公然售卖,极大刺激了青少年的购买欲望。”此外,张建枢指出,部分电子烟厂商还在推广中进行着“花式诱导”,甚至打出“学生用电子烟”广告,精确瞄准青少年群体。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医生曾表示,不吸烟的青少年如果开始使用电子烟,日后开始吸烟的可能性是没有接触电子烟(也不吸烟)的年轻人的两倍,电子烟让青少年转成吸烟者的概率翻了整整一倍。可见,电子烟一旦上瘾,便很难戒掉。

对电子烟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

市面上有不少电子烟都暗藏“猫腻”,所谓“电子烟损害小”的说法只是烟草业的宣传策略。尼古丁标志不规范、浓度不实,尼古丁之外的有害物不加以说明,这些都极易误导青少年消费者。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他指出,在某些国家,电子烟是作为尼古丁的替代品帮助烟民戒烟且有着极其严格的管制,但对青少年而言,使用电子烟根本谈不上戒烟,只是为了使其成瘾。电子烟会产生微量的有害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电子烟对健康有危害是不争的事实。它就是尼古丁和化学添加剂的加热传送系统,对青少年的大脑、呼吸系统等各个器官发育都有影响。对于没有抽过烟的青少年,让他吸食尼古丁,就是想让他们对尼古丁产生依赖,今后成为卷烟消费者。”

更有无良商家喊出“无害”口号,声称喷出的烟雾中只有水蒸气。然而据世卫组织调查研究显示,电子烟加入了甲醛、丙二醇、甘油、香料等潜在有毒物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电子烟较传统卷烟危害小或更清洁。此外,世卫组织在2016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电子烟二手烟雾还可造成空气污染,PM1.0和PM2.5分别是正常空气的14~40倍和6~86倍,尼古丁含量比正常空气高10~115倍,乙醛含量高2~8倍,甲醛含量高约20%,可见危害之大。

电子烟市场监管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在世卫组织全球192个成员国中,有32个禁止了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在尚未禁止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的其余成员国中,有69个国家将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作为烟草制品、消费品或治疗产品进行监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禁止或者严格监管调味剂的使用,对电子烟的监管趋严已经成为全球趋势。

一年多以来,相关部门均从保护未成年人,避免其使用电子烟的角度,屡次发布有关电子烟的通告和政策。2018年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2019年10月31日,两部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企业关闭线上电子烟销售渠道;2019年11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动控烟行动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多道禁令之下,未成年人真的买不到电子烟了吗?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twqh//detail/20200318/1000200033078161584507736716454849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