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恩:新冠病毒的问题复杂清零目标要谨慎

第一,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新冠病毒全球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到3月29日,全球确诊人数已经达到719000人,病亡人数是33905人。如果仅以这两个指标来看,目前病死率在4.7%左右。但是,我希望这个死亡率数字不要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恐惧,因为死亡人数相对好核实,可是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还难以全面统计。目前病死率暂以确诊患者为分母计算,因为存在大量的未确诊人数,其中包括众多无症状感染者,分母大幅被低估,所以病死率被高估了。

美国近期确诊病例上涨很快,特别是纽约,我儿子也住在那里,但我不认为这反映了新感染人数的急剧上升或防控失效。因为新冠肺炎大家公认的高度无症状、假阴性特征,感染人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检测手段的有效性、规模性,尤其是当快速、方便、经济的抗体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到一般人群之后,大规模感染人群的报告与精准发现不无关系。

第二,如果把新冠肺炎和曾经发生的几次重大传染性瘟疫比较,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从病毒传染的自然再生率(R0)看,即如果没有人为防控条件下的传染程度,2003年的SARS比新冠病毒的R0高不少。为何SARS的实际感染人数远比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小很多呢?主要原因在于前者的潜伏性感染程度远比后者低,SARS的传播集中在症状出现后的医疗服务体系,感染人群及其规模相对可控,所以可以采取古老的代价高、但收效显著的“封锁”措施。对于新冠病毒,问题就复杂了,因为其传播更多发生在非症状或症状前的广阔社区,规模太大,防不胜防,除非万不得已,大规模封城措施的代价太高。

就病死率看,SARS高达10%左右,显著大于新冠肺炎的4%上下。根据目前所知的流行病数据,新冠肺炎的致死风险主要分布在高龄老人和患有其他并发症的人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面临的致死风险直线上升,所以家人需要对老人进行特别的防护,尽量减少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的行为,为其保留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其次,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以及高血压等,都会面临更大的生命威胁。如果平常身体健康,尤其是年轻人,虽然并非不易感染,但即使不幸感染,重症或致病风险都并不大,大多都能康复。早期在武汉当地的医务人员有部分感染并付出了宝贵生命,主要还是因为身处病毒原发区域,长时间暴露在病毒载量很高的工作岗位,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灾难性后果就难以避免。

第三,再说一下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情况

在中国感染的8万多患者里面,有81%属于轻症患者,其中不同性质的人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大致包括三类:第一类轻症患者,可能是发病阶段的早期患者,病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最后演变为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对此存在潜在风险的患者,应该尽快送到医院进行防治;第二类轻症患者,可能是因为感染的病毒载量低,因此恰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在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照护下进行居家隔离与康复,而不必送往大医院救治,既节省医疗资源,也减少在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第三类轻症患者,可能是其身体产生的抗体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轻症表现反映的是自身免疫力很强的结果,病毒对其影响甚微。理论上讲,第三类轻症患者越多越好,他们是“群体免疫”的主力军,应该鼓励优先恢复其工作和社会活动,更好发挥最终阻断病毒继续在社区传播的关键作用。

近期,美国抗体检测技术刚刚通过FBA的认证,检测工具类似于烤面包机大小,可移动性很强,精准程度高达90%以上。随着此类抗体检测工具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应用,我们应对新冠病毒的措施应该越来越科学高效,这对后期可能面临的病毒持续来袭的长期战疫,将是至关重要的可持续手段。

下面,我谈谈关于疾病风险的科学认知和风险管理问题,降低盲目恐惧,从而更好地应对这场瘟疫危机。

事实上,人类的日常生活从来就没有少过与各种风险同行,有些杀伤力其实很大,只是大家视觉疲劳,见惯不惊而已。以2017年的全国10大死因为据,第一是脑卒中,第二是心脏病,第三是肿瘤,第四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第五是肝癌,第六是道路伤亡。2018年,全国季节性流感致死8.8万多人,是目前新冠病毒致死人数的近30倍。如果根据0.1%的病死率推算,感染人数至少在8000万左右,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近1000倍。车祸致死人数也高达近6万,致残人数当然更高。总之,只要我们把防控新冠的行动置于人类生存伴随的系统性风险大背景下,就有助于我们的防控行动更为从容理性,避免顾此失彼,更有效、更科学地配置全国和地方的人财物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活动、社会秩序、医疗服务的次生灾害代价。

此次新冠疫情的暴发,相信全社会将大幅提升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关注和资源投入程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正视自然风险现象的存在规律和约束条件,合理设定疫情防控的可行目标。比如,最近的一种观点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新冠肺炎的“清零”目标。且不说科学层面上是否可行或有无意义,从风控优化和质量管理的成本效益角度看,很难想象如何能够成为起码的公共事务目标。不仅如此,不现实的“清零”目标还可能导致人为造假、隐瞒真相,对当前暂时处于防控后期的工作更为不利。

原标题:刘国恩:新冠病毒的问题复杂清零目标要谨慎

本文来自:https://hn.chinaso.com/zz//detail/20200416/1000200033165321586998161562686754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