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人民爱我军丨“兵妈妈”俞涤萍先后结对16名“兵儿女”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徐子渊

编者按:退伍不褪军人本色,卸甲不卸报国之志——这是中国退伍军人的风采;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这是军民鱼水情深的写照。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八一”前夕,让我们聆听部分退役军人和拥军人物的故事,致敬在平凡岗位继续服务人民的平凡老兵,致敬以涓滴善举心系军营、情暖军心的拥军模范。 

“兵儿子”上门看望“干妈”俞涤萍 受访者供图

“八一”建军节到来前夕,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又有十位居民与部队年轻官兵结对为“母子”。往常这样的活动,作为社区资深“兵妈妈”的俞涤萍肯定会带着她的“兵儿子”李帅一起参加。可由于患病住院,俞涤萍不得不遗憾地请假,并嘱咐社区工作人员,“不要告诉孩子,部队工作忙,可别让他担心了。”

俞涤萍瞒着李帅,不愿影响他工作,而另一边,久未接到“干妈”电话的李帅,早已起疑。他偷偷跟“干爸”打电话,悄悄关注着“干妈”的病情变化。“‘干妈’现在情况还不错,等她出院了,我就去接她回家。”李帅说。

从2018年结对以来,俞涤萍陪伴着李帅成长,逢人就说这是她的“帅儿子”;李帅也从她这儿感受“母爱”,在杭州有了一个“家”。

清波门开展结对工作时,俞涤萍是第一位报名参加的社区居民。“孩子们大老远来从军报国,很不容易。我想尽自己的一分力,照顾他们。”这是俞涤萍成为“兵妈妈”的初衷。从1996年以来,她先后结对了15位“兵儿子”和1位“兵女儿”,给了他们来自“第二故乡”的母爱。

俞涤萍结对的第一个“兵儿子”来自义乌,20岁不到的孩子,离家入伍,正是需要关心关爱的时候。“听到他叫我‘干妈’,心里一下就暖了起来。”对俞涤萍来说,这一声“干妈”,不仅是一份责任,还是将她和孩子们紧紧连在一起的纽带。

传统节日是俞涤萍最忙碌的时候。“端午的粽子、小年的水饺,他们不能回家,但节日的味道不能少。”每次节日前,她就会赶早去市场买上新鲜的原料,用心包粽子、做饺子,好在节日当天让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美食。“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口味、喜好,我都一清二楚。”

平常,“兵儿子”“兵女儿”身在军营,不便外出。不见面的日子,俞涤萍不时会给他们打上几个电话,“训练辛苦不辛苦?最近新学了什么知识?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临挂断电话时还总会说上一句,“有什么需要都要跟‘干妈’说,别不好意思。”

购买书写纸张、做家常便饭,俞涤萍不仅照顾“兵儿子”“兵女儿”的生活,也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 “我不是‘干妈’结对的第一个‘儿子’,但结对时间是最久的。”李帅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就是跟着“干妈”练字。“刚来部队时,心情有点浮躁,‘干妈’就带着我练字,让我平心静气。”李帅的宿舍里还放着俞涤萍给他买的“文房四宝”,字越写越好,也成了他训练之余的一大收获。

今年初,俞涤萍的亲生儿子去世,李帅跟“干妈”的通话更频繁了。“反而是‘干妈’安慰我,让我在队里不要分心。”李帅说,之前哥哥因病在床,但“干妈”总是笑得暖暖的,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生活上的不快,她从不表露,永远都是那么积极乐观。”

亲生儿子去世后,俞涤萍虽然难过,但她的精神支柱没有倒。“我还有女儿,还有结对的‘儿子’、‘女儿’。儿女双全,怎么说都是幸运的。”俞涤萍红了眼眶,但依旧笑着。

“有干妈在,我们会觉得在这里有了个家,有归属感。”这是所有“兵儿子”“兵女儿”的心声。一声“干妈”,也是军民鱼水情最质朴的诠释。

在浓厚的拥军氛围下,清波门社区催生了“兵妈妈”这类特殊群体。这群特殊的“母亲”,结对部队里的年轻官兵,给予他们关怀,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这份特殊的亲情,不仅使这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老人们获得了精神慰藉。迄今为止,清波门社区已成功结对184对“兵妈妈”与“兵儿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