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碗值不值得买?不说虚的,送上实际测评结果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段时间,网上新买的快递到了。

是之前新买的玻璃盖碗,准备用作拍视频的素材。

取出美工刀,割开外箱,结果发现里面的包装倒也简单。

将盖、碗、底托分开,裹上防震海绵后,就寄了出来。

一番收拾整理,将这个玻璃盖碗洗干净,摆在桌面上。

直观看去,它比我们平日常用的定制盖碗,尺寸要大许多。

下单时,没有找到容量详情介绍,匆匆下单了。

看到实物后,才发现自己买错了。

目测过去,容量起码在160毫升上下,偏大了些。

之所以买这个盖碗,是因为经常有茶友留言。

“玻璃盖碗到底好不好用?”

“盖碗买玻璃的好,还是白瓷的好?”

“选哪种盖碗更不容易烫手……”

从理论上,玻璃材质导热快,用玻璃盖碗冲泡的烫手风险更大。

所以在茶具市场上,玻璃盖碗并非主流。

但要想弄清楚,和白瓷盖碗相比,玻璃盖碗究竟输在了哪?

还得亲自上手试试,才能明白种种细枝末节处的差距!

《2》

撤去多余杂物,将台面收拾清爽,准备泡茶。

找出茶盘、公道杯、茶杯、杯垫等相应配套。

将玻璃盖碗的底托,撤去不用。

有了茶盘“托底”后,底托的存在略显累赘。

以前看电视剧,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

红楼梦里,林妹妹初进荣国府时,端起盖碗喝茶。

大宅门里,白景琦清早起来坐在院中,接过家仆递来的盖碗直接喝。

各式清宫剧里,端起盖碗,撇开一角喝茶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

端起盖碗直接喝茶,算是盖碗的古典用法。

加上底托,用完整的三才盖碗喝茶,能提供防烫支撑。

但在泡茶时,有了茶盘之后,大可只用“二才盖碗”。

删繁就简,去掉底托,只留盖和碗。

按茶友的说法,二才盖碗轻松上阵,更利于泡茶动作施展。

不然,底托碟子极易在泡茶过程中积水。

拿起盖碗时,底部淋漓不尽的,也是不雅。

《3》

言归正传,正式泡茶。

找出之前在外省买入手的工夫红茶,称重5克之后,放在茶则上备用。

烧沸一壶纯净水,开始冲泡。

老规矩,先烫壶温杯。

温杯时,只往盖碗内少量倒入沸水,拿起来时没有感觉烫手。

烫壶温杯结束,投入干茶,注入沸水,进入冲泡实战环节。

第一个难关就出现了。

往盖碗内加水时,照常注水到接近碗沿处(以合盖后没有溢出为宜)。

留出开口,合盖后正打算赶紧倒出滚烫的茶水。

即便如此,热量还是迅速蔓延过来。

哪怕尽量“求快”,还是比不过玻璃的导热速度。

用三指握碗的方式,将大拇指和中指握在碗沿两侧时,明显感觉比白瓷盖碗更烫手。

原本上,碗沿能起到防烫隔热的作用。

碗沿向上外翻的地方,距离滚烫汤面起码还隔了2厘米左右。

平日泡茶只要采用快出水,注水之后立刻合盖出汤。

整个滚烫的盖碗当中,碗沿处就是防烫手的安全岛,只要手指不触碰到碗身、碗壁,压根不会感觉到烫。

但玻璃盖碗的情形比较特殊,它的导热速度极快。

热量迅疾蔓延,里里外外瞬间变成火球,甚至连碗沿处也变得微烫。

冲泡出汤时,面对如此这般的“烫手山芋”,难免会影响茶水的顺畅利落倒出!

《4》

抛开“导热快”不说,玻璃表面还太过“滑溜”。

体现为,表面光滑又细腻。

平日在洗茶具时,这算一大优势。

比起容易藏污纳垢的粗陶器皿,玻璃杯、玻璃碗、玻璃壶等,仅需轻轻擦拭,便能干干净净。

和存在吸香、吸味之嫌的紫砂壶相比,玻璃质地紧密,不会破坏好茶的本真滋味。

但我们需要正面的问题是,玻璃盖碗在合盖出汤时,容易“打滑”。

合上盖后,用食指摁在盖子上方。

正准备固定出汤开口,将热茶赶紧倒出来之际,盖子却不受控制地滑开了。

猛然间,合盖角度发生倾斜。

合盖开口变大许多,眼看那款条索纤细的红茶,茶叶正准备顺势而出,倒出公道杯。

好在这时,及时踩了刹车。

赶紧再将合盖角度收回来,才避免了一次泡茶翻车的事故。

不然,出汤开口大会像滚雪球那样引起一连串后果。

开口大,连茶带汤都会倒出来;

开口大,茶水倒出过程更急促,奔涌而出,容易烫到手。

开口大,茶水流量汹涌,一不留神,容易将茶水洒在台面。

总之这种合盖之后易“打滑”的特点,对泡茶过程极不友好。

就像拿起菜刀,正在砧板上切菜时,一旦刀把发生侧滑,极易切到手!

事后稍作总结,用这个玻璃盖碗泡茶时,合盖之后发生打滑问题。

或许是因为,玻璃材质本身太光溜。

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是新买的茶具,自己还没用顺手,手感经验不对。

再说,这个盖碗容量偏大,碗口直径偏宽。

比起标准盖碗来说,本身就存在拿不稳的风险。

综上,才是导致打滑意外的真正原因!

《5》

抛开硬性缺陷(导热快、易烫手、合盖易打滑)不谈。

光从质感上,玻璃盖碗也很难和白瓷盖碗掰手腕,平分秋色。

以碗身厚薄为例,买盖碗时,很多茶友会纠结于厚薄的问题。

有的茶客会认为,选碗壁厚一些的盖碗,更能隔热防烫。

但这种设想,与泡茶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用盖碗泡茶时,手指不能触碰到滚烫的碗身。

因此,碗身是厚是薄,对隔热来说没有用处。

将大拇指和中指握向碗沿时,只要盖碗器型设计合理,碗沿宽窄适中。

伸手握在两侧碗沿上,不会让人感到烫手。

据经验观察,选材质薄一些的盖碗,会更好用。

薄一些,散热效果更好。

薄一些,手感更轻盈。

薄一些,重量更轻,能减轻拿起盖碗泡茶时,手腕处的负荷。

只要用对巧劲,哪怕再秀气文弱的女性茶客,也能轻轻松松泡出一冲茶汤!

另外,从质感体验上。

碗壁薄的白瓷盖碗,哪怕通体素白,没有任何图案装饰,也很经典耐看。

但玻璃盖碗则不同。

薄薄的玻璃盖碗,若是不细看,乍一眼瞧去,还以为是塑料做成的。

论质感,还是选白瓷盖碗好!

《6》

说了这么多,玻璃盖碗并非是全无优势。

玻璃在古代,曾用名是“琉璃”。

在现代制造业还没发展起来前,玻璃在古代可是稀罕物。

价如水晶,重金难求。

材质通透,晶莹剔透的玻璃,最大优势是透明可视。

用玻璃杯泡绿茶,能直观欣赏到茶叶或沉或浮的茶舞。

用玻璃壶煮茶,能实时观察到壶内的汤色深浅浓淡变化。

用玻璃盖碗泡茶,也能直视碗内的茶叶舒展情况。

只不过,因为冲泡易烫手的原因,玻璃盖碗的实用性有限。

买盖碗时,更推荐大家用瓷质盖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