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把屈原文化公园打造成“超级IP”,重点项目走在长江沿线各地的前列 |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1日讯(记者吕映雪)“要把屈原文化公园打造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支撑、‘超级IP’……”7月29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宜荆荆都市圈研讨会上,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柏松和宜昌市博物馆馆长肖承云研究员现场发言,介绍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柏松。   记者李子云 摄

这里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 

柏松认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并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达到文化传承和价值转化的目的。

屈原祠正殿内。   记者李子云 摄

“宜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长江从这里浩浩荡荡穿越而过。”肖承云认为,宜昌的屈原文化是长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宜昌也是“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在三峡文物、水利遗产等方面资源禀赋优越。

宜昌市博物馆馆长肖承云研究员。   记者李子云 摄

“宜昌还有长阳人文化、昭君文化,以及众多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这些都使得宜昌有条件建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将着力建成区域性的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肖承云表示。

屈原文化公园已开工建设 

宜昌将如何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柏松介绍,自2022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部署启动后,宜昌着力构筑全球屈原文化“一标三地”(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把屈原文化公园打造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支撑、超级IP,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

柏松说,目前,屈原文化公园已开工建设,既是一个文化地标,也是一个文旅融合综合体,将对市民和广大的游客开放。

屈原祠内,探访团成员正在认真聆听屈原的故事。   记者李子云 摄

同时,宜昌还将深入挖掘和传承长阳人文化、昭君文化等重要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文化,进一步阐释宜昌长江文明丰富内涵与重要地位,并聚焦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新建一批科普馆、博物馆等长江生态文化展示场馆,着力将宜昌打造成“长江化石宝库”聚集地,让宜昌成为长江生态文明自然遗产保护的展示窗口。

联动发展资源共享 

宜荆荆都市圈如何更好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肖承云建议,要开展重点项目推进,努力使重点项目走在长江沿线各地的前列。同时,宜荆荆都市圈应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重点项目、重点文物展出应联合举办,整合长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长江文化。

据悉,目前,宜荆荆都市圈博物馆已多次联合开展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