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致敬永不褪色的军魂

 

■编者按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保家卫国时,他们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用热血和汗水谱写无悔华章,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山河;脱下军装后,他们承载着军队、军人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作风,投身于地方发展建设的新战场,在各行各业当表率、做先锋、讲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辉煌。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本报推出特别报道,展现我市老兵退役不退志、建功新时代,在工作岗位上、公益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的故事,以此向最可爱的人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image.png

在部队宣传队时的席志刚
(受访者供图)

远学杰(中)在部队 (受访者供图)

姚程润在部队执勤 (受访者供图)

与烈士认亲,让无名烈士拥有“亲人”

席志刚:弘扬正能量,为民送快乐

■老兵简介

席志刚,1947年9月出生,曾在部队服役11年,洛阳石化隆惠公司退休干部。退休后,他义务帮助社区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新风的文艺作品,深受广大居民欢迎。

■峥嵘岁月

席志刚出生于孟津河阳街道横涧社区(原横涧村),打小儿,父母便教育他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1931年,这里就有共产党员活动,1936年建立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们积极支援抗日部队,传递情报,开展抗日武装活动。至今,红色基因仍在延续。”席志刚说,正是这样的优良传统,让他有了从军报国的梦想。

“当时父母已经近60岁,担心他们不同意”,1967年12月,席志刚瞒着父母报名参军,成为驻昆明某部的一名战士。

“到部队后,由于我有唱戏的特长,被调入部队宣传部门,后来被安排到电影放映培训班学业务、练放映,学成后到电影组工作了5年,给各个连队放电影。”席志刚说,部队分散在大山里,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带着放映设备翻越大山,累计放映电影1000余场,极大丰富了战士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退役建新功

1979年,席志刚转业到洛阳炼油厂,当过企业宣传部部长、基层党委书记。2007年退休后,他常年义务进行文化宣传,弘扬革命精神、传统文化和社会新风。

近日,记者见到席志刚时,他正在进行革命老区横涧展览馆第二展厅内容的编校。

“第一展厅前不久刚刚建成,主要介绍横涧的革命斗争史,内容有4.6万余字。”席志刚说,第二展厅主要介绍横涧的建设发展史,内容有2.4万余字。

“席志刚非常热心,周边村子、社区有这些需要的话,他随叫随到,而且都是义务的。我们社区的展览馆从策划布置、方案设计到文字编校、照片收集、漫画绘制等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横涧社区的社区干部席和平说,在此之前,席志刚帮助附近3个村策划、建设了家风家训馆。如今,这些展馆已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席志刚是当地宣传战线上的“常青树”,退休以后,他围绕孝敬老人、廉洁自律、基层党建、社会新风等主题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创作了《老娘进城》《家庭党小组》等20多部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新风的剧本。

“这些剧本有6部被拍成电视剧,有8部被搬上舞台,里面的演员都是各个社区的居民,因为内容向上、接地气,很受居民追捧。”席志刚说,每次拍摄时,居民们都争先恐后义务演出,积极提供场地。

“既弘扬了正能量,又为民众送去了快乐,我觉得做这些事很有意义。”席志刚说。

远学杰:公益救援,守护生命

■老兵简介

远学杰,1981年出生,曾在部队服役5年,退役后返回家乡洛阳自主择业,成立洛阳雷霆公益救援队,投身于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活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峥嵘岁月

远学杰出生在伊川县吕店镇,从小便有一个从军梦。他于1998年12月入伍,成为武警北京市总队的一名战士,主要负责北京使馆区的安全警卫工作。使馆区被称为“第二国境线”,使馆区警卫人员代表着中国军人乃至中国的形象,既要外树形象,又要内练素质。

“使馆门前无小事。”远学杰说,除了日常的军事技能训练,他们还要练就火眼金睛,时刻保持警惕,具备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预案。

不仅如此,他们日常还要学习礼仪和外语,对只有初中学历的远学杰来说,外语学习最具压力。为了尽快具备英语听说能力,远学杰把学习内容抄在纸条上,每天带在身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靠着顽强毅力,他很快熟练掌握了英语日常用语100句。

从军5年,远学杰忠诚履行使命,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北京使馆区的安全。

■退役建新功

2003年,远学杰退役,他回到洛阳,开始做户外用品生意,后来又从事军事拓展训练。

“我想通过军事夏令营,让青少年接受军事训练,这既能弘扬爱国精神,又能让孩子们提高身体素质。”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远学杰说,这是他军旅生涯的延续,也算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出的一分力。

军人的使命是保卫国家和人民,远学杰一直铭记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2013年,他和几个朋友到嵩县游玩,遇到在山中迷路的驴友,他和几个朋友义无反顾帮助驴友找路。

“我们有户外活动的经验,又有山地救援的技能,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挺身而出。”远学杰说,这次救助催生了他开展应急救援公益活动的念头。

说干就干。2014年,洛阳雷霆公益救援队成立,远学杰任队长,积极参与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应急救援。

营救遇险驴友、驰援郑州、助残助困……这些年,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远学杰和队员们就会及时出现在哪里。

“这些年,我们累计在嵩山开展救援20余次,挽救了许多生命。”远学杰说,如今,洛阳雷霆公益救援队的救援项目从最初的山地救援拓展到高空救援、水上救援、楼宇救援等,队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50余人,其中40%是退役军人。

这几天,远学杰和队员们在万安山建设救援训练基地,用于高空救援训练和地震救援训练。

“应急救援需要专业化的队伍,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会坚持下去,风雨驰援,守护生命。”远学杰说,这是军人永恒不变的担当和使命。

姚程润:投身乡村振兴,带领乡亲致富

■老兵简介

姚程润,1990年出生,曾在部队服役5年。退役后,姚程润回乡投身于农业生产,发展红薯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带领乡亲致富。

■峥嵘岁月

姚程润出生在宜阳县韩城镇东关村,2006年入伍,在解放军驻新疆某部服役。

姚程润说,新疆冬天的气温为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夏天40多摄氏度,刚入伍时,每天的训练和执勤都是考验。

“拿冬天站岗执勤来说,虽然穿着御寒的羊皮大衣,但没一会浑身就会冻透。下岗后,浑身僵硬,甚至腿都不会打弯。如果在夏天,全身很快就会湿透。”姚程润说,虽然很困很累,但他们都明白身上的职责重千钧,不管是顶着烈日进行的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还是严寒中的障碍练习,都没有一个人放弃,反而会你追我赶冲过终点。

“正是在部队培养的坚韧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我在返乡后战胜了创业路上的无数困难。”说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姚程润首先表达对部队的感恩。

■退役建新功

姚程润的家乡东关村的红土地特别适合红薯生长,当地有种红薯的传统,产出的红薯生吃脆甜多汁,蒸熟香甜软糯。

“土能生白玉,地可发黄金。乡村也是施展身手的舞台。”2011年12月退伍后,姚程润回到家乡,依托村里资源优势自主创业,发展红薯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决心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带领乡亲致富。

确立目标后,姚程润多次外出学习先进田间管理技术,建设红薯生产加工基地,引进高产脱毒新品种红薯,培育种苗并进行种植推广。他依靠独特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破碎过滤技术,选用北方丘陵地区优质红薯为原料,生产出的“西岭”牌红薯淀粉、紫薯淀粉、手工红薯粉条、无矾红薯粉条、紫薯粉条等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信赖。

2018年,姚程润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基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季节性用工100余人,长期员工有40余人。他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红薯苗,辐射带动了全县10多个红薯种植专业村和近百个红薯种植大户种植红薯2万余亩,让一大批红薯种植农户脱贫致富。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姚程润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勇做乡村振兴的尖兵,为乡亲致富带好头、出把力。

(洛报融媒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韩中军 刘洪宾)

■ 相关链接

洛阳市制定多项拥军优属措施

探索实施“直通车”安置服务、随军家属自主创业3年免税……昨日,记者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洛阳市今年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拥军优属措施,营造崇尚荣誉、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随军家属安置就业方面,根据要求,洛阳市各级有关部门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考录、公开招聘时,对随军家属不设常住户口条件限制;组织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招聘时,将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用于录(聘)用随军家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获得二等功以上功勋荣誉的军人的随军家属需要就业安置的,根据本人意愿,符合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基本用人条件的,优先安排适当岗位。

随军家属自主创业的,可优先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手续。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自办理税务登记事项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每一名随军家属可以享受一次免税政策。

另外,洛阳市将在“阳光安置”办法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直通车”安置服务,为转业军官提供更加精准的安置服务。

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洛阳市将不断完善丰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措施,进一步做好基层双拥工作,为全市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及驻军单位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与烈士认亲,让无名烈士拥有“亲人”

7月29日上午,洛阳市烈士陵园联合市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团、共青团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在洛阳市烈士陵园举行“追溯红色记忆 弘扬‘八一’精神”暨“我们是一家人·与烈士认亲”仪式,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活动中,洛阳市烈士陵园向两家单位代表颁发“认亲烈士祭扫证书”。认亲单位代表手持菊花,到无名烈士墓前,擦拭墓碑,鞠躬致敬,表达缅怀之情,让无名烈士拥有“亲人”,不再孤单。

(洛报融媒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常煜品 秦涛 摄影报道)

来源:掌上洛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