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人刘玉山:胜似亲儿的好女婿

    近日,在省文明办公布的第124期“山东好人”名单中,荣成市的刘玉山榜上有名。

刘玉山

   刘玉山出生于1953年8月,是荣成市港西镇巍巍村人。由于父母双亡,刘玉山将岳父岳母当做亲生父母一般对待,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女儿女婿孝顺。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刘玉山的岳母双侧股骨头坏死,住院手术,为让妻子安心伺候岳母,刘玉山一个人忙前忙后,照顾岳父,赚钱养家,待岳母出院后四处求医,最终岳母顺利康复,能够下地行走。2020年,刘玉山的岳父又突然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刘玉山依然不离不弃,乐观面对一切苦难,让双老感受到了“好女婿胜似亲儿”的亲密和贴心,一时间成为村里孝老爱亲的典范。

    刘玉山年少时家境贫困,从小养成了勤恳务实、乐观开朗的性格。1983年,刘玉山与本村的曲桂丽结为夫妻。曲桂丽姐妹四人,两个妹妹嫁到外村,一个妹妹出嫁后随丈夫外出做买卖,赡养父母的重任落在了刘玉山夫妻身上。婚后生活虽不富裕,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夫妻俩在照顾好自己小家的同时,用心照料双方父母,日子过的简单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刘玉山的岳母双侧股骨头坏死,失去行动能力,需要住院手术治疗。高昂的医疗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别担心,妈,还有我呢,您就好好听医生的话,等做了手术,您就好了!”刘玉山一边安慰着郁郁寡欢的岳母,一边撑起养家和照顾老人的双重重担。看到妻子因为担心偷偷掉眼泪,刘玉山鼓励道:“别哭,有什么事我扛着,咱不能让这个家散了。”

刘玉山生活照

   岳母住院期间,曲桂丽在医院昼夜伺候,刘玉山跑前跑后,早晨五点起床赶到岳父家中,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把老人伺候好再回家忙自己的事情,为了让岳父吃得好吃得营养,刘玉山按照岳父的喜好和口味,每天变着花样做,一日三餐,连续20多天,从未间断。为了不让岳父过度担忧生病的岳母,每次忙完农活,刘玉山都会赶到岳父家,为老人讲身边的新鲜事和趣事,分散老人注意力。岳母出院后,年过六旬的刘玉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两家人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刘玉山就要出门,忙完地里的活儿,就得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喂鸡,吃完饭赶到岳父家为老人做饭、伺候老人穿衣、做家务,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就这样,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刘玉山的岳母能够下地行走,恢复自理能力。

    日子虽苦虽累,可刘玉山却感到幸福知足。然而,生活的苦难并不打算放过老实敦厚的刘玉山,2020年,80岁的岳父突然偏瘫,失去自理能力。望着愁眉不展的岳母,刘玉山耐心安慰:“妈,别担心,爹交给俺和桂丽伺候,咱不能让爹一直躺在炕上!”每天一大早,夫妻俩就匆匆出门,到镇上的儿子家伺候孙女穿衣吃饭,送孩子上幼儿园后,再马不停蹄赶去岳父家伺候岳父,清理大小便、洗澡擦身、揉肩捶背……为了让岳父多晒太阳,刘玉山每天都会用轮椅推着老人出门转转。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岳父的房间和身上没有异味,也没有引发其它病状。

    如今的刘玉山已经年近70,虽然一面要照看还在上幼儿园的孙女,一面要照料瘫痪在床的岳父,可他从未抱怨,依旧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有人问他,每天像个陀螺一样累不累,他总是摆摆手真诚地说:“谁都有老的一天,孝顺老人是应该的,咱得做好这个榜样。”

刘玉山生活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玉山婚后一直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般对待,难能可贵的是,邻里有困难,他都会倾力相帮,街坊邻居无不对他交口称赞。在了解刘玉山的情况后,村里常常到他家了解情况,给予他们政策扶持和关心帮助,让他们一家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百善孝为先。在刘玉山看来,孝心无价。如今已年近70的他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他的岳父岳母见人就夸:“俺女婿就跟亲儿一样,我们有福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刘玉山却用至诚至孝的行动证明,久病床前也有孝子!实习编辑:于江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