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术大佬玩儿B站,如何看待“学者网红化”?

近年来,有许许多多的学者们活跃在年轻人喜爱的bilibili上,如每天都在迫害张三的罗翔老师、疯狂输出文学理论的杨宁老师、“别人家的老师”戴建业老师以及教大家如何脱单的沈奕斐老师......

这些老师们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获得了众多喜爱,网友表示:这样的老师请再多多来一点!这不,小铎盘点了一下咱们新传界的活跃在B站的“网红”老师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玩转B站的!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老师

⭐B站名字:人大刘海龙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传媒文化。

刘海龙老师在今年的6月1号入驻B站,到7月31号发布了7条视频,更新速度还是不错的~而且开了传播理论通识课程,小伙伴们有兴趣可以进行学习交流。

刘海龙老师更新的内容跟考研关系也比较密切,老师经常分享书单,例如《public opinion》Vincent Price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皮肤》北大出版社、《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著、《舆论学概论》许静著、《中国新闻舆论史》林语堂著、《用数字说话:民意调查如何塑造美国的政治》......喜欢读书、热爱新传的宝子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起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董晨宇老师

B站名字:董晨宇RUC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中的人际关系、数码民族志。发表CSSCI/SSCI论文十余篇,著有《英国新闻传播史》(与陈力丹教授合著),并翻译多本英文学术著作,其中包括《舆论的结晶》《宣传》《剑桥美国史》《交往在云端》和《脸书故事》等。

董晨宇老师在3月15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截止到7月31号,共发布了13条视频,视频播放量也比较可观。视频的内容除了常规的书单分享、论文写作技巧等,还有一些视频,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小董老师的研究方向,而且小董老师也偶尔会进行直播,董得都懂!

小董老师还跟“不普通人类实录”合作(小铎一整个梦幻联动),以新闻学讲师的立场,给了大家上网冲浪的三点建议,而这个视频也成为了小董老师播放量最高的那个。

中国传媒大学——黄典林老师

B站名字:黄典林CUC

黄典林,副教授,硕士生、博士留学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双博士,研究方向为传播基础理论、传播思想史、传媒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等。担任《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特约作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和专家智库成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黄典林老师在今年3月18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分享雪景,感性美散发),截止到7月31日,共发布了5条视频,老师要努力更新哦,这样粉丝量才能逐渐赶超前两位老师。

视频内容除了学术研究,而且会有日常话题,例如“为什么说出谢谢很重要”、“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怎么办”等,大家可以一起来喝暖暖的鸡汤呀~

武汉大学——陈铭老师

B站名字:陈铭CalvinChen

陈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2010年代表武汉大学获得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冠军;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全程最佳辩手,被余秋雨先生誉为"可能是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 ;2012年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湖南卫视《少年说》主持人 ;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主持人;CCTV-4《世界听我说》导师;深圳卫视《最强辩手》导师;CCTV-2《时尚大师》主持人 ;2015-2018年网综《奇葩说》第二、三、四、五季主力辩手,第五季“奇葩之王”,被誉为“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正能量代言人”。

作为是新闻界比较出圈的老师之一,陈铭老师经常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在B站的更新视频只有2021年的6条,而且全都是与非正的合作。(偷偷安利一下,非正有梗有知识,入股不亏)其实B站上关于陈老师的视频非常多,大家从一些节目中也可以经常看到陈老师的价值输出,铎子很难不被这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的魅力所折服。

复旦大学——张志安老师

B站名字:张志安教授

张志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年7月起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曾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安老师在2021年5月26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截止到7月31日,共发布了75条视频,不过播放量不太高,内容多围绕在社会民生等热点方面,例如大数据杀熟、苹果手机隐私新规、平台显示账号IP属地、996、青少年保护模式等,可见老师还是对热点比较关注的,大家可以看看,写评论的时候可能会多些发散思维。

北京大学——戴锦华老师

B站名字:戴锦华讲电影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87年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1992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5年10月,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化研究室。1997年10被北京大学聘任为教授。2008年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4月,担任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评委会成员。

黄典林老师在2021年6月11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截止到7月31日,共发布了48条视频,而且播放量都比较高,甚至有破百万的。喜欢电影、真题中涉及电影方面以及影视传播方向等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一下,戴老师的视频质量真的很高,能学习到很多知识。

以上up,入股不亏,一键三连,小伙伴们都看起来!

如何看待学者网红化

国内比较早的一批“学者网红化”概念大概是由十多年前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诞生的,但是那时候也没有“网红”的概念,而是”学者明星化“。不管是是讲述“清十二帝疑案”的阎崇年,还是“品三国”的易中天、讲《红楼梦》的刘心武、分享“《论语》心得”的于丹等等,在当时引发了一番热潮。

现在在互联网时代,学者们也不用借助电视媒介了,可以通过开通自媒体账号来打造自己的个人频道,也更加促进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发展。学者们在新的舞台上,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在说话方式和讲述内容上迎合年轻人的趣味。

(小伙伴们对于刘海龙老师入驻B站的热情)

一位学者曾说,“学者明星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隐藏在“学者明星化”背后的问题,如“知识阶层市侩化”,即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并制造一些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应只停留在书架上、故纸堆里,也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在与大众对话的同时,也应接受民众的审视与评判,学术才更有生命力。反过来说,整个社会大众学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才会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让学术走向大众也是一种潮流。

小铎认为,随着自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在今后能看到很多“网红学者“。但不难想象的是,TA们不仅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具备与网友对话的能力。专业+对话,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学术与专业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仅促进知识传播,而且我们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大佬进行对话,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值得注意的隐患是学术“脱口秀”在促进知识阶层和大众直接对话,让学术放下架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有可能给大众催生出专业门槛可以轻松跨过的幻想。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科普领域,受众不太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但在人文社科领域,这样的谨慎并不是所有公众都会有的。就此而言,人文社科的“科普”比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要更加复杂,也更加困难。

董晨宇老师自身对此事的看法:

前些日子一个学生微博私信我,说自己正在写“学者网红化”的毕业论文,希望把我作为访谈对象。今天我们通电话聊了半个多小时。他很感谢我愿意抽出时间,其实我也很感谢她,给我机会来反思这两年来我做的事情。

坦白来讲,我的确不喜欢这个称谓,因为“网红”这个词的所指是模糊的,我更愿意用一个更朴素的说法,即”学者在互联网中得到更多的曝光与关注”。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都有。

好的地方在于,社会科学研究者更多出现在社会视野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关注的研究议题,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分享。Afifi在称谓Communication Monograph的主编时,写了一封卷首语,呼吁传播学者应该to make our research matter。其中一项,便是让传播学研究更多地传播出去,而不是停留在小圈子中的自娱自乐。

当然,一个不能避讳的好处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或许因此可以获得收益。例如我在得到APP做的《董晨宇的传播学课》,便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收益。生而为人,五谷杂粮、养家糊口,都是些世俗却必要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我觉得挺好。

坏的地方同样可能有两件事。第一是科研时间受到压缩。在公共空间的曝光,带来的一定是文化资本的进一步积累,文化资本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转化为经济资本。这一过程并不复杂。对于普遍收入微薄的大学老师而言,这也会带来相当的诱惑,甚至会因此怀疑研究工作的价值,产生职业认同的迷失。

还有一种坏,是因为人在受到关注和追捧之时,往往会产生自己无所不能的幻觉。当人们喊你男神,说你yyds时,你其实不过是在互联网中隐藏了自己的缺点和无知。这会带来的其中一个结果,就是研究者开始逐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指点江山”。当然,这种傲慢大概率的结局,就是你会在某个时刻,从人们眼中的男神,变成人们眼中的男神经病。

我大概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做事的时候,也会秉持着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是做自己,自然、真诚地表达。有朋友私下提醒我如何经营个人品牌。我实在不会,也没有这个心力去琢磨,因此大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阴差阳错,被关注的多了,有些不能说了,有些不能直接说了。我懂这些,想必各位也懂。

第二,明白自己的斤两。比如说,明白“关注不等于粉丝”,明白自己和其他博主一样,不过是大多数人一天中微不足道的调剂。从没有什么男神,也没有什么yyds,都是靠五谷杂粮生存的普通人。因为生存,各有各的烦恼;为了体面,各有各的滤镜。

第三,要站着挣钱。不论是课程还是讲座,不论是收费还是免费,不懂的、违背知识逻辑的,绝不参与。用知识换面包,不可耻。为了面包扭曲自己,可不可耻难说,可悲可叹大体是一定的。输出思考。欢快大体是我的性格所致,但不越界、不迎合。

第四,做好本分事。好好对待自己的学生,教好课,把自己想做的研究做好。一方面,不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去帮我赚钱;不拿学生的作品,署上我第一作者去发表。另一方面,能和他们其中愿意做研究的,一起读读论文,想想题目,或许还能有一些成果。能做到内心无愧,有一点小的学术成就,以我愚钝的资质,就心满意足了。

下午说了这么多,也是我自己内心所想的事。发在这里,首先是自己的梳理和警醒,除此之外,如果日后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各位尽可以通过私信和我交流,我愿意听。鞠躬感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学者网红化”可能会有一些争议,但正面评价占大多数,老师保持分享知识、平等交流的初心,不要“异化”就可以了,相信老师们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