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入殓师:处理过上万具遗体,从不参加婚礼,亲妈嫌不吉利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十分忌讳谈论死亡,与死亡沾边的职业也会被视为不吉利。

入殓师这一职业,在普通人眼中更是异常神秘。 

90后山东女孩辛沙沙,就是一名入殓师。

她从事这份工作已近10年,处理过的遗体有上万具。

业内把她这种职业称为“遗体整容师”,他们自称为“职业送行人”。

“我见过全身腐烂的逝者,也闻过逝者身上的异味。

“有因车祸导致面目全非的,也有全身水泡而肿胀的,有时忙完回到家洗澡,觉得自己的手不再是自己的……”

“我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入殓师。”

高三那年,18岁的辛沙沙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临近毕业,班主任让学生多关注一下大学专业,以便高考后填报志愿。

在家翻报纸时,辛沙沙无意间看到一则招聘入殓师的广告。


她这才知道,入殓师又叫遗体整容师,说白了就是给去世的人化妆,整理仪容,让他们走得体面一些。

辛沙沙是农村出身,在她的印象中,人去世后,都是直接埋了。

即便是火葬,也没有整理仪容这一说。

好奇的种子就这样埋下,直到高考结束才发芽。

想法简单的辛沙沙,想找一个就业方便、压力小的专业。

“入殓师这个职业,不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吗?”

填志愿那天,辛沙沙对父母说了自己想报的专业。

父亲听了,吹胡子瞪眼地说:

“我不同意,女孩子家家的,给死人化妆成什么样子?”

母亲更是直言:

“女儿,这个专业太晦气了,我们不学。”

看见父母的态度,辛沙沙就知道他们是肯定不会答应了,转了转眼珠说:

“那好吧,不过我已经报过专业了,等入学了再换专业也是一样的。”

父母信以为真,但万万没想到,这只是女儿的缓兵之计。

她报的是北京的一所大学,所学专业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2010年,辛沙沙成了一名殡仪专业的大一新生。

这个专业只有两个班,加起来80人左右,是学校人数最少的专业。

开学第一课,老师播放了日本电影《入殓师》。

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讲述了入殓师的生活。

主人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充满爱意的人们。

图源:电影《入殓师》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结局。

尽管你已不在这人世,但我仍想让你以最美的姿态离开。

电影结束后,辛沙沙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当时,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

幻想是美好的,后来辛沙沙才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你见过被机器搅伤成两半的逝者遗体吗?”

辛沙沙不但看见了,还要在旁边给师傅递工具。

师傅见她一脸苦色,提醒道:

“别害怕,等你实习结束,可是要亲自给遗体化妆整容的。”

这番话对辛沙沙来说,不亚于天崩地裂。

动手操作跟理论知识完全是两码事。

当辛沙沙意识到这份工作并没有电影里描述的那样美好轻松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2012年9月,辛沙沙在深圳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

实习第一课,为逝者擦洗身体。

遗体容易腐烂,因此殡仪馆的遗体几乎都是冷藏着的。这样的遗体,也最难上妆。

在老师的指导下,辛沙沙鼓起勇气将手伸向冰凉的遗体。

当她的手落在遗体面容上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

“我以为我会哭,可是没有。不是不害怕,是太害怕了,人被吓傻了。”

当天晚上回去,她把手洗了最少20遍。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渐渐地,辛沙沙习惯了,并且克服了恐惧。

转眼间,来到了毕业季。

一切如辛沙沙最初想的那样,这个职业确实很容易找工作。

刚毕业,她就顺利进入济南市殡仪馆,成为一名全职入殓师。

“这份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真的要走这条路吗?”

从高考到整个大学生涯,再到步入工作,这些年来,辛莎莎一直觉得稀里糊涂的。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冥冥中安排着一切。

真正让她对这个行业开始产生敬畏之心、心态发生转变的,是这样一件事:

某天,辛沙沙接到了一位逝者,是一名24岁刚大学毕业的女孩。

因为遭遇车祸,她的脸上有几处划伤,头盖骨也因外力被掀了起来,看上去触目惊心。

家属拿出逝者生前的自拍照,含着眼泪说:

“我女儿生前最爱美,你能不能照着这张照片做。”

照片中的女孩,脸上化着淡淡的妆,笑容灿烂。

辛沙沙看见女孩笑容的那一刻,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鼻头发酸。

当她为女孩化完妆后,女孩的母亲止不住流下眼泪:谢谢,谢谢你……

那一刻,辛沙沙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不适感,突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的成就感。

“感觉自己仿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出了一份力。”

她真正感受到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的价值,那种被人认可和信赖的感觉。

入殓师存在的意义,既是让逝者体面地离开,也让活着的人记住他们最好的一面,同他们好好告别。

但入殓师这个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尊重的。

辛沙沙也经历过一段低谷期。

“房东知道我在殡仪馆上班后,让我立马搬走;

“大年初二我们开工,我打车回单位,司机一听是去殡仪馆,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大骂晦气;

“在告别厅,有位母亲指着我的鼻子教育孩子: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干这个工作……”

陌生人也就算了,但连亲朋好友也不理解她的职业。

“我从不参加别人的婚礼,因为大喜的日子,我这个职业的人去了不合适。”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健身房里,辛莎莎认识了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

在两人的闲聊中,男人得知了她的职业。

辛莎莎本以为他会像常人一样,投来异样的眼光。

但是,并没有。

男人笑着说:

“这份职业很神圣,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很少会有人能够选择这个,并坚持下去。

“莎莎,你很棒。”

后来,这个男人成了辛沙沙的老公。

婚后,两人有了一个儿子。

但是,他们很少回老家。

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老公和孩子遭受白眼。

2020年,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辛沙沙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她是全国唯一一位获表彰的入殓师。

获奖前,父母对她的工作总是遮遮掩掩;获奖后,父母嘱咐她:沙沙,好好干。

除了父母的变化,还有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

“他们都给我发微信祝贺。”

在这之前,她是人人敬而远之的辛沙沙;现在,她是老辛家最出息的女孩子。

在日记里,辛莎莎这样写道:

“入殓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影响着我对生活的感悟。

“整日面对悲苦的生死离别,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拥有却常常忽略的美好事物。”

入殓师这份工作,辛沙沙一干就是近10年。

其间,她为上万名逝者做过遗体整容修复。

她说:

“平时工作中,穿着厚厚的工装,因为上厕所不方便,所以很少喝水。

“可是当看到逝者的面容逐渐恢复,能够安详地离开,心里也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电影《人生大事》的导演曾经说过一段话:

“人生有两件最不光彩的事,一件是出生,一件是死亡。

“在这两个时刻,人失去了所有的自主性,完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所以,给你接生的医生和送你走的殡仪员同样伟大。”

认真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辛沙沙就像一个守门人,送走了无数人,并对他们说:

一路走好,来世再见。

“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逝者,他们也是一个个生命。

“只是我们在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我们要给他们最后的尊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