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在保留特色基础上创新发展

  

  《澳门晨曦》巨幅广绣作品制作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麦婉华 刺绣是指在丝、毛、麻、棉等织物上穿针引线,组成各种彩色图案的传统手工艺,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多年历史。发展至明清时期,中国刺绣已逐步形成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南粤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简称广绣,与潮汕地区的潮绣合称粤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四大名绣各有特点,其中传统广绣以工笔画为主,颜色更为鲜艳,感觉比较喜庆。广绣还注重嘴爪眼的表现,就算是绣鸟的舌头也特别细致。”国家级非遗项目广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伍洁仪介绍道。

  广绣历史悠久,在唐代已有高超的技艺,明清时期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外销产品。经过历代手工艺人的不断传承和改良,广绣成为色泽富丽、针法多变、独具岭南特色的地方绣种,并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融合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绣厂”),从主楼的第三到第五层都是展示独具特色广绣作品的展厅。其中,在四楼的巨幅广绣作品《夏日海风》让人印象深刻。广绣厂销售经理张敬文介绍,这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定由广绣厂承接制作巨幅广绣作品,使用传统广绣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制作,使画面表现出祖国海疆夏日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湛蓝辽阔的景象。现《夏日海风》原作陈设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在广绣厂展厅展示的是缩小版。

  “正因为了有了刺绣《夏日海风》的经验,后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我们制作《澳门晨曦》巨幅广绣作品,如今绣画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厅陈设。作为庆祝澳门特区成立15周年活动内容之一,《澳门晨曦》运用了十多种广绣针法、数十种真丝色线精心刺绣而成,完全表现出澳门城市的独特风貌。”张敬文说。

  这些都是近年来广绣作品的精彩呈现,也表现出了广绣保留特色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近年来,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广广绣艺术和岭南文化,广绣厂还开拓了广绣画稿的题材和内容,尝试将岭南地区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作为广绣画稿制成刺绣品,并于2011年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初步达成合作,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授权,以院藏岭南地区历代绘画精品二十余件为画稿制成广绣精品。历时9年,由多位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制作的岭南绘画广绣精品在2020年的“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展览中全数展出。

  “比起过去,广绣的民众认知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更多新生的展览展示出了广绣的风采;另一方面,对广绣的普及教育也越来越多。政府、学校会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广绣。”张敬文说。

  挑战仍有但前途更光明

  在浮沉多年后,广绣对于传承更加重视。2011年,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开设岭南工艺美术专业(广绣方向),多年来陆续招收研究生,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分别获得广州市或广东省的工艺美术奖项。

  

  广州美术学院 “暑假广绣大师工作坊”活动中,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接受广绣厂师傅的教导。受访者供图。

  除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广绣的传承还体现在新一代学徒们身上。例如,80后的梁淑萍已坚持从事广绣超过10年。她从一开始的学徒,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广绣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能够坚持是因为喜爱这项工作,觉得刺绣出每一幅作品都非常有成就感。”但她也坦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去,有一些和她同期的学徒已经进入其他的行业另谋出路。

  “广绣有一个特点,就是产量低、刺绣时间长,这和现代的快节奏是产生鲜明对比的。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是那么容易沉下心来持续从事一件事,因为要成为大师,做出成绩实在需要太长的时间了。这是在广绣传承中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伍洁仪说。

  张敬文也有和伍洁仪类似的看法。但他也认为,如今广绣的发展趋势仍是良好的,还有很多前进的空间。“每个行业都有它的挑战,但总体来说广绣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从过去大家都不太了解这项非遗,到现在越来越多人认同其价值。我相信,未来广绣的发展将更光明。”张敬文总结道。

  编辑:余弘阳

  作者:麦婉华

  责任编辑:明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