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东山:文化“赋能” 产业“输血”

漳州市东山县古港村深耕文化底蕴的“厚劲”,攒足经济发展的“后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赋能” 产业“输血”

⊙朱春燕 陈曦 朱斌 林博俊 文/图

古港村推进全村渔业经济发展

走进东山县古港村,蔚为大观的家庙、沧桑古朴的村落小巷、西式风情的南洋建筑,无一不蕴藏着古港浓厚的文化魅力。“石板留苔迹,灰砖刻旧痕”,这里的一景一物都与“故事”相关。

在这群历史的“老人”里,有不少藏匿在“新装”下的“老顽童”,他们骨子里是数百年的明清底蕴,却以南洋番仔房的“新包装”展示于人前。“骑楼”优雅细致的外墙雕塑还带着些斑驳的痕迹,仿佛向世人娓娓道来当年“下南洋”的热潮。今年已经87岁的古港村民叶炉发是“南洋风”历史的见证者之一,他告诉笔者,当时番仔对生活品质已经颇有讲究了,建筑里的每个细微之处都“暗藏玄机”。

“这个建筑有一个特点,他的梁柱近百年了依然完好,柱子上添加的贝壳,可以让柱子更坚硬牢固。”叶炉发说,这些贝壳是在海边捡来的,经过淘洗再粘贴上去的,有特色。

张氏家庙“慎终追远”,石龟庙“吃古港,放林步”,兴鼓寺“龙峰保障”……古港村的每一处“历史”都如同一位老人在低声吟唱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古调。近年来,古港村加大了对“古文化”的保护修缮力度,“以文载道,以文聚力”,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让文化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而产业则为乡村振兴“输血”。近年来,古港村通过不断优化结构,推进水产品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海蛎、鲍鱼育苗、南美白对虾基地养殖,推进全村渔业经济发展,形成海上、岸上齐步走模式,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海上,古港村的石头海蛎远近闻名。养殖海蛎是当地渔民致富的好路子,洁净的水质,适宜的温度盐度以及丰富的基础饵料,让这里养殖的海蛎肥美可口。再过两个月就是海蛎最为鲜美的季节了,也是村民最期盼的丰收季了,海蛎因其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喜爱。

养殖户叶连福这两三年和别人一起承包了270多亩海域养殖海蛎,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岸上,致富希望也在这里孕育而生。养殖池里实行“轮作模式”,实现“一方池子,两份收益”,助力村民增收。

“我这里有60多池,冬天是养鲍鱼,夏天就养虾,如果遇上好年头,一年可以赚二三十万元。”古港村民张国顺说。

如今的古港村,深耕文化底蕴的“厚劲”,攒足经济发展的“后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邓文忠 陈 岩 吴辉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