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艺术的气息在城市里涌动

松花江畔正在倾情歌唱的中老年人。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夏日的松花江畔,凉风习习,业余中老年合唱团在百年老街的舞台上演唱,“音乐之城”哈尔滨市涌动着艺术的气息。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把把乐器记录着黑土地上悠久的音乐历史。千百年来,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歌舞艺术。中东铁路通车后,西洋音乐进入哈尔滨,为这里赋予了独特的音乐基因。

20世纪初,大批欧洲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移居哈尔滨,很多中国顶尖古典音乐家曾在哈尔滨接受训练。“传统与西洋碰撞,现代与古典交汇,哈尔滨是一个艺术集散地。”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说。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作为中国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盛会——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如今已举办35届。2010年6月,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

“哈尔滨有着中西交融的音乐底蕴,我们希望发扬这个传统,并把它推向更高的层次。”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沙晓冬说,近年来,哈尔滨市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相结合、文化活动与经贸旅游相结合,让音乐文明惠及城市建设。

哈尔滨大剧院夜景。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2016年3月,哈尔滨大剧院开放。这座城市新地标线条流畅,如同银色绸带飘扬于蓝天碧水之间,又像两座洁白雪山在江边屹立,与周围湿地融为一体。这里曾在一年的时间里,举办演出近200场。

2016年3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松花江北岸落座,致力于音乐人才培养、研究教学和国际交流。“我们引进了高质量的教学设备,建造了一流的音乐厅,还经常组织音乐会免费供市民欣赏。”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李雷说。

哈尔滨音乐厅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的民族音乐会上,笙、月琴、古筝、编钟等30多种乐器交相辉映。在哈尔滨音乐公园,巴洛克风格的音乐长廊别致典雅,演奏乐器的小天使雕塑造型各异。在中央大街,林立的西餐厅,缀满鲜花的阳台,整洁的街角,隔几步就有一个音乐舞台,演奏者们手持小提琴、萨克斯、手风琴等,时而在橱窗里,时而来到街上。

“广大市民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具有很好的音乐品位,他们既是音乐的演绎者,又是音乐的聆听者。”沙晓冬说。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公益广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