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旅行


旅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观望期待

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永远年轻

总是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上路

图/肖振铎

平时常看到有人发愿,等到一切恢复正常,要赶紧旅游,玩尽之前所有想去又没能去的地方。我总是微笑赞同。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灵性动物,天生就追求不受外力拘囿的个性化生活,生命意义是由一个个独特故事组成的,旅行就是让人去洞察世界、了解不同的区域文化,于思想叛逆与现实循轨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时刻。

但旅行和人生一样,驱动力也不是恒定的,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旅行也有着不同的样式。人生早期,多追求成长和自我实现,对物质条件和舒适度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年轻人出去旅行,经济上多是拮据的,却从不缺乏探索和冒险精神。很多人背上背包说走就走,一瓶水加一个汉堡或热狗,就能对付一餐,累了找个空地搭帐篷,或者直接在车站的长凳上过夜,都司空见惯。

被无数青年引为精神图腾,堪比“超人”和“蝙蝠侠”的切·格瓦拉,出身名门,又早早考上了医学院,有着光明美好的未来,但他却选择休学一年,与同伴骑摩托车环绕南美大陆旅行。中途摩托车坏了,二人就沿途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食宿:乞讨、在麻风病人村做义工、跳入湖水中打捞死鸟……我少年时与同伴骑单车去桂林,每人口袋里也就一二十元,哪有余钱住旅店?沿途都是找个桥洞或尚未完工的建筑,席地而卧。早上起来找个水龙头胡乱洗把脸,买个包子衔在嘴里,又可以继续上路。

这样的经历让人毕生难以忘怀,直到今天,我仍然向往这种完全遵从内心、谛听生命节律的旅行方式——人如何阐释一段旅行的价值,是直接影响自己内心幸福构成的,只要你觉得从中获得了快乐,那就是真的快乐。

人随着年龄增长,经济有了改善,或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旅行更多是想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大多数人都削减了探索和体验未知的时间和努力,缩小了活动的范围,开始“穷家富路”,尽可能让自己在旅行途中更为舒适,会提前做好“功课”游览名胜景点,按照攻略去品尝各种网红美食,不再容忍没有具体目的地的旅程。

我有一个同学经商略有小成,曾与几个人开一辆旧面包车出门穷游,晚上搭帐篷住在海边,不料遇上暴雨,帐篷被风雨吹垮,几个人被迫用手支举着帐篷坐了一夜。回来后,这事成为了他鼓吹旅行万万不可省钱的“有力例证”。我好几次听了都独自在心里嘀咕,这种能让人惦记一辈子的经历,不是也很有意思吗?但我知道,这种“小资情怀”很难煽动起中产阶级的感官怀旧。

到了人生的后半期,一些人又学会了从简单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开始返璞归真,旅行更多是想要遇到一些有趣的事,领悟一些之前未能明白的道理。他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街一巷,都能随时吸引人们停下脚步,去感受一种安逸的滋味。好莱坞电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一个走路已需要拄拐的美国老头,没有驾照,花了一个多月,开剪草机走了数百公里,从爱荷华到威斯康星看望中风的哥哥。剧中那些让人看了心情激越不已的场面,会令人想到“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港媒曾爆料,梁朝伟遇到有心事,就买一张机票到国外,坐在露天广场的长椅上喂鸽子,然后又买机票返回,既不造访名胜,也不在咖啡馆或酒吧逗留,整趟旅程除了喂鸽子什么也不做。颇有《世说新语》里王徽之雪夜乘舟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韵致。

多年前看了有些难以理解,等到自己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就知道享受旅行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寻找到让自己感觉安逸、舒适的东西。旅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观望期待,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永远年轻,总是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上路。

发于2022.8.8总第105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花样旅行

作者:青丝

运营编辑:肖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