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辉九十九间”古厝重生!厦门这个闽南红砖古民居建筑群基本完成修缮

东辉九十九间

“东辉九十九间”是位于灌口镇东辉村的闽南红砖古民居建筑群,古厝建筑群始建于清朝,总面宽60米、进深54米,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大厝坐西朝东,由南、北两组并列的建筑组成。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青石为基,红瓦为顶,一间间古厝整整齐齐、比肩依偎——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位于灌口镇东辉村的闽南红砖古民居建筑群“东辉九十九间”近期基本完成修缮,重现古朴大气的古厝风韵。

“修缮是好事,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74岁的林仁慈在古厝出生、长大,十几年前才搬离,她的曾祖父就是大厝的第一任主人林水佳。“东辉九十九间”始建于清朝,由林水佳兄弟合建,林水佳是位秀才,弟弟常年在缅甸经商,漂洋过海寄钱回来建了这片大厝,作为家族宅邸。

在厦门,闽南红砖古厝或许常见,但有“九十九间”这样规模的古厝建筑群却不多。大厝坐西朝东,由南、北两组并列的建筑组成,左大厝(北大厝)为七间张两落大厝,右大厝(南大厝)为三间张两落大厝,前部有大砖埕庭院,院前、后界各有横屋。

建筑群总面宽60米、进深54米,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堪称豪宅。东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艺景说,大厝始建时有106间,但因当时民居不宜过百间,才低调称为“九十九间”。

外面是盛夏的炎炎日头,记者站在古厝的堂屋内,却感受到阵阵凉爽的山风吹来,让人不得不叹服先人的建造智慧。“大厝的排水系统也做得很好,排水沟是鹅卵石铺的,小时候雨下得再大水都能排掉。”林仁慈回忆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厝被分给十几户村民共同居住,最多的时候有百余人同住在大厝中。由于修建的时间久、住户大多搬离,“九十九间”逐渐破落,部分墙体倒塌。为了保护抢救古厝,集美区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东辉九十九间启动修缮保护项目,由灌口镇作为主体对其进行修缮、活化保护。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我们对屋面及木构坍塌、屋面漏雨、木构件损坏变形、墙体开裂等进行修缮,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原有的石材、木头等物料,还原古厝面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苏楠说。

古厝的一砖一瓦间,藏着回忆,也寄托着乡愁。这些年来,林仁慈老人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大概十多年前,有一个台湾人专门找来东辉村,拍下大厝的照片。“我当时没在现场,是听亲戚说,来人是一位90多岁老人的秘书,老人小时候在大厝住过,后来搬去台湾,一直很想念家乡,自己腿脚不便,就派人回来拍照留念。可惜当时客人来去匆匆,没有留下名字和联系方式。现在古厝修好了,我们很想邀请台湾的亲人再回家看看。”林仁慈说。

王艺景介绍,目前东辉村已申报了乡村振兴项目,对修缮后的大厝开展活化利用,计划在东辉九十九间门前建新时代广场,作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打造乡愁记忆馆,融入包括华侨文化、农耕文化、当地风俗等在内的东辉发展史,真正让大家看得见、摸得到“乡愁”。

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