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中追鲟踪迹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裸腹鲟灭绝。

如今白鲟消失匿迹,然而它们永远活在古人的笔墨之中。

古典里的白鲟

长江白鲟,又名象鼻鱼、琴鱼、朝剑鱼,在古代又被称为鲔。春秋时期,《诗经·周颂》有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鳣鱼、鲔鱼、鲦鲿和鰋鲤都是用来祭祀,求得福祉的。而鲔正是白鲟。

《礼记》中记载,“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鱼品多矣,荐必以鲔,为其特大者,谓之王鲔以此”,王鲔就是一种体型特别大的白鲟,是作为特供品,献祭给祖先和鬼神,以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可见最早的时候,鲟鱼多是用来祭祀,足见其珍贵。

对于鲔鱼,三国吴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解释道:“鲔鱼,色青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在颔下,其甲可以磨姜,大者不过七八尺。大者为王鲔,小者为叔鲔。”

鲟鱼在古代还被称为鱏鱼,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不仅博览典雅,精核数术,还性好音律,鼓琴吹笛,曾写下了《长笛赋》,其中就提到过鲟鱼,“鱏鱼喁於水裔,仰驷马而舞玄鹤。”

在《淮南子》中也有记载,“瓠巴鼓琴,鱏鱼出听。”后来《淮南子》另外版本将“鱏鱼”写作“淫鱼”,汉代高诱为其注释,“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余,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颌下,似鬲狱鱼,而身无鱼鳞,出江中。”在《后汉书·马援传》中注鱏鱼口在颔下合﹐故《论衡》作鱏鱼。

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也写道,“吹洞箫,发櫂讴,感鱏鱼,动阳侯。”西晋刘逵注解说:“鱏鱼,出江中,头与身正半,口在腹下。”清李元《蠕范·物名》也记载,“曰秦皇鱼,长五六尺,腹胃有胡鹿刀塑之狀,出东海,与鱏鱼同名异种。”这些名人笔下的鱏鱼也是指鲟鱼。

白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春季溯江产卵。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概括了将白鲟的生态特征。白鲟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小,有细小须一对,位于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缩性,位于头部腹面。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文人笔下的“鲟”迹

鲟鱼种类很多,除了长江里的白鲟、中华鲟,还有匙吻鲟,其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和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更能达到汾渭盆地。

俗话说:“千斤腊子,万斤象。”千斤腊子指的是中华鲟,“万斤象”指的是白鲟。白鲟最大个体可达到7米,体重908公斤,被列入“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

到了宋代,鲟鱼更是频频出现在文人的视野中,大诗人苏轼有《渼陂鱼(陂在鄠县)》一诗,写道:“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其中有“长鱼如卧剑”,写的就是白鲟,因为白鲟的吻就犹如长剑一般。而后面所写的黄鱼,则是指长江的中华鲟。“早岁尚为荆诸客,黄鱼屡食沙头店。”苏轼在嘉佑四年(1059)冬,同父苏询、弟苏辙自眉州顺三峡出川,取道荆沙、襄阳而赴汴梁,在荆沙逗留时,正是中华鲟溯江而上,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的时期,苏轼在荆沙多次吃到了这种鱼,即是硕大无比十分珍贵的中华鲟。

南宋大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1170)被朝廷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他顺长江而下入川任职时,曾写了著名长篇日记《入蜀记》,其中他明确记载了自己两次看到长江里的鲟鱼。

陆游在九华山附近的海根港(今安徽贵池县江段名),见到“巨鱼十数,色苍白,大如黄犊,出没水中,每出,水辄激起,沸白成浪,真壮观也。”根据陆游的记载,这其中的“巨鱼”便指的是中华鲟,因为中华鲟最大体长可达七八米多,青黄色、腹白色,的确像陆游所看到的“黄犊”。中华鲟这是近代的一种学名,在古代不叫中华鲟,而且它的地方俗名颇多,如黄鱼、大腊子、玉版鱼、含光鱼等。晋代郭璞曾为《尔雅》作注:“鳣,大鱼,似鱏而短鼻,口在额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

陆游离开鄂州后,“过谢家矶、金鸡洑……洑中有聚落,如小县。出鲟鱼,居民率以卖鮓为业。”陆游两次看到鲟鱼,可见在宋代时长江中华鲟已经很常见了。据陆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载,这种鲟鱼,身形似龙,大者千余斤,肉可蒸为肉羹,又可为鮓,鱼子可以为酱。所以,陆游看到的是当地人们以捕捉鲟鱼,制作鱼子酱为业。

从古至今视作珍品

白鲟与中华鲟一样,个体大,肉味鲜腴,且富含脂肪和高蛋白。正是由于其营养丰富,所以历来被人们视为食用珍品,江苏、上海一带把鲥、枪(白鲟)、鮠和甲(中华鲟)列为淡水四大名鱼。此外白鲟与中华鲟的药用价值也很高。

明医学家李时珍对鲟鱼有专门的记载,有《本草纲目·鳞四·鲟鱼》专条,其中写道:“其状如鳣而背上无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长与身等,口在颌下,食而不饮。颊下有青斑纹,如梅花状,尾歧如丙。肉色纯白。食之补虚益气,令人肥健。”

清代的诗人王士祯曾顺江而下,游历三峡,看到当地有捕卖鲟鱼的习俗,他在《西陵竹枝词》其中一首写道:“金钗系接髻丫枋,叉系年年聚此乡。江上夕阳归去晚,白苹花老卖鲟鳇。”这“枋”便是捕鱼的木栅器具,中华鲟每秋末冬初上溯西陵峡,到重庆以上江段和金沙江下游产卵,而后又顺江而下,白苹花开的季节正是捕卖鲟鱼的大好时机。

清代作家罗宏备《峡中竹枝词》也提及此现象,“九月鲟鳇上峡游,千钱一夜买矶收。家家解食生鱼子,一丈身长五尺头。”可见在古代,捕卖食用鲟鱼,并制作鱼子酱是寻常之事,说明那时的鲟鱼是很常见的,易于捕捉到的。

古代白鲟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汉画像石及绘画上,在成都博物馆藏汉画像石上刻画了一条白鲟,形态逼真,特别是尖尖的、长长的鼻子。这证明在汉代,当地老百姓已对这种长鼻怪鱼非常熟悉了。而出土于距今3000多年的金沙遗址,也有两件刻画着鱼纹的金带,长长的吻部,前端往上翘,是夸张化的白鲟形象。

明代画家郑重,是今安徽歙县人,长期居住在南京,他有幅名画叫《搜山图》,其中就生动地画出了白鲟的形象,因为他是长江沿岸的人,常能见到江中的白鲟,所以能生动画出白鲟像。

现存的白鲟第一张照片是清同治十年(1871)外国人约翰·汤姆逊游览长江时拍摄的。1994年3月,我国曾发行过长江白鲟纪念邮票,一套四张,最大一张的票面是50分,这说明在28年前,白鲟在我国还是常见的。

最后的露面

2003年1月24日,人们最后一次见到白鲟是在四川宜宾。这尾白鲟是在长江涪溪口一个乱石头积水处,被渔民刘龙华误捕。游到渔网中的白鲟受了惊吓,四处乱撞。

当时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工作人员听闻后立刻赶到现场,看到三米多长的白鲟宛如一头牛,被套在渔船旁边,头部有一道二十公分长的伤口,尾鳍部分有擦伤。他们立即向长江水产研究所报告,协助从武汉而来的专家开展救助工作,在进行一系列的医疗救治后,第四天白鲟已恢复精神,专家们亲手将它放回长江。

为了科研需要,他们在这头白鲟的鱼鳍上安装了声呐跟踪器,开始不断有信号传来,再后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1983年开始,我国已经禁止商业捕捞,同时为了解决中华鲟无法繁殖的问题,葛洲坝集团所属的中华鲟研究所当年起实施人工繁殖放流。1989年,长江白鲟、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2年,长江下游地区开始试行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期。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政策法律相继出台。

我国禁渔政策自实施后便有了成效,2021年11月第五届中国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论坛”发布的相关初步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常见鱼类资源有恢复的趋势,长江生态环境尚存的小型受威胁鱼类种群有恢复的迹象。

抚今追昔,白鲟作为长江特有物种,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的灭绝的确令人非常惋惜,同样也启示着人类必须尽心尽力维护长江野生鱼类的安危,否则,今后我们也只能穿梭至文人墨客的文字与绘画中寻觅它们的踪影了。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刘永加

责编:邹雨轩

审核:洪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