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生态监督】从表面整改到系统治理,贵州这条“牛奶河”变成了清水河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洋水河从山上蜿蜒而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而几年前的洋水河是一条“牛奶河”,河里没有鱼,周围也几乎没有长势良好的植被。遇上雨天,道路泥泞;碰上晴天,一路扬尘。

  

  洋水河明泥湾段治理前。图片来源:开阳县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洋水河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跨开阳、息烽两县,主要流经开磷矿区(双流镇、金中镇、永温镇),经大塘口汇入乌江。由于沿线磷矿石开采企业外排废水和磷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洋水河水体常年呈乳白色,总磷严重超标。从2015年开始,开阳县组织实施洋水河降总磷整改工作。

  “毫不夸张地说,在前期治理的时候,我们到处找污染源,我的鞋子都走坏了两双。”贵州省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工作人员钟丽娟指着几年前的洋水河监测数据统计表说道,“大塘口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为2.11mg/L,为劣Ⅴ类水体。”

  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开阳县初步形成了以磷矿开采、磷煤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体系,磷化工产业更是成为全县主要工业支柱产业,解决了当地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但同时,磷产业的高速发展也给洋水河带来了不能承受之痛,原本清澈的洋水河变了。“大概在1996年,河里的水变浑浊了,看起来像是米汤,水也变臭了,在家里就能闻到臭味。河里的鱼死了,河边的草也秃了。”自小在洋水河边长大的廖波回忆起来还带着些惋惜。

  周边居民多次投诉,当地政府屡次整改,但洋水河的污染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2017年,贵州开阳县为解决洋水河总磷超标、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多项“举措”。其中一项是修建絮凝设施,即通过投放絮凝剂降低洋水河进入乌江干流前的总磷浓度。

  “絮凝治污”就是上文提到的开阳县在洋水河末段、大塘口监测断面前建设絮凝除磷设施,通过直接添加絮凝剂的方式降低洋水河进入乌江干流前的总磷浓度。

  此举虽然降低了进入乌江干流前的大塘口断面总磷浓度,但实际总磷通过絮凝剂沉降后仍留在河道中,并未有效清除。一旦遇到降雨等因素导致河道水量较大时,沉降下来的磷污染物仍将会冲入乌江干流。也就是说,洋水河总磷污染问题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次年,开阳县便因 “絮凝治污,表面整改”被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批评。随后,以拆除絮凝设施为标志,开阳县痛下决心,对洋水河进行系统治理。

  “其实在使用絮凝设施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问题。”通过在洋水河上下游取样检测,钟丽娟发现絮凝设施的降磷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源头治理做得比较好的时候,絮凝设施的降磷效果微乎其微。”

  在吸取第一次错误整改教训的基础上,开阳县打响洋水河治理攻坚战。依托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工作组入驻贵阳的契机,开阳县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指导。专家们在洋水河开展实地调研,开阳县相关部门和乡镇也没有泄劲,跟着环科院一起寻找污染源。

  4个多月,120余人次深入洋水河实地开展详细的污染源调查研究与分析,驻点工作组根据污染源解析结果,制定了《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在此基础上,开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整改工作攻坚实施方案》,提出矿山企业面源治理、道路面源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九大提升工程。

  5年时间,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洋水河的环境及整个开阳县正在发生着历史性转变。通过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三源齐控,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三水共治的系统化治理,洋水河由劣Ⅴ类变成了优于地表水Ⅳ类水体。

  

  蜿蜒而下的洋水河。图片来源:开阳县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如今,搭建絮凝设施的石墩上已经爬满了青苔,开阳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链正逐渐成形,一如清澈洋水河一般,奔腾向前。

  (透视社综合中国环境网、潇湘晨报报道)

  编辑:柒月

  校对:李煦

  审核:龚紫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