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西生态行(黄河篇)”第十一站乡宁(2)覆土培绿 修复大地疮疤变沃野

关王庙乡后窑村附近的遗留废弃矿山经过平整、覆盖,种上了玉米和油松。

乡宁,有煤,质优。
  

全县面积2029平方公里,

煤田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

探明储量153亿吨,

可开采130亿吨。
  

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

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境内现有煤矿24座,

总产能3360万吨,

均居临汾第一。
  

2021年乡宁财政收入排临汾市第一,

煤炭贡献巨大。
  

另一方面,

乡宁是山西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属于太原西山—汾西—霍州—乡宁—河津矿区片区。

这一片区属吕梁山东麓中低山,

采煤活动强烈,

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
  

生态修复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乡宁迈开了生态修复的脚步。

罗毕村就建在黄土沟的两侧。

  

煤矸石上种上了金银花
  

乡宁县东北部的台头镇,距县城33公里,煤、铁、石灰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乡宁县煤炭主要开采区,煤矿及洗煤厂有几十处。309国道过境,为煤炭运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桥上村、沙坪村、陡坡村都曾有空地被煤矸石占据,造成了环境污染。2020年3月8日,乡宁县对台头镇桥上、孔家煤矸石治理正式提上了议程。这一治理项目区域面积共25.95亩,堆放有煤矸石14.67万m3,分别位于桥上村委与沙坪村交界处和孔家村、陡坡村。
  

在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股工作人员带领下,“美丽山西生态行”采访团记者来到了位于台头镇桥上村与沙坪村的交界处,这里是自然形成的一道冲击沟,人们曾把大量的煤矸石堆放在这条沟里。如今这里修筑起了两道挡渣坝,形成了三层台地,曾经堆放于这条沟的煤矸石与陡坡村的煤矸石全部被掩埋在了台地下,主要集中于台地的高处。
  

乱堆乱放的煤矸石经过平整压实,上面覆盖了大量黄土层,一侧修筑了排水渠,另一侧是场内道路,可容农用车辆通行。这项修复工程从2020年7月25日开工建设,3个月时间完工,整个项目治理面积为36.34亩。经过平整后的台地上,种植了5000多株金银花,边侧种植了一些油松。
  

曾经暴露在空旷处的煤矸石场就这么被掩埋了,人为可做的生态修复也暂告一段落,其余的就交给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了。

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墙壁涂满彩绘。

  

村里填沟修路煤矿掏钱
  

从台头镇出来,奔向另一处与煤炭企业相关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8月1日11时30分,前往乡宁县西坡镇罗毕村的路上,一辆接一辆拉着黄土的大型翻斗车驶过。这些翻斗车来到罗毕村的村边,停在了路边,将拉来的黄土全部倾倒进一处深沟里。深沟的东侧路边有大树,村里七八个老人坐在树下聊天,深沟的北侧也有一条村路,但是已经塌陷掉一段。
  

杨满珍是村里的会计,正站在日头下,张罗着倒土填沟的活。“一村的水都从这条沟下呢。”杨满珍说的这条沟呈“V”字形,经雨水冲刷而成,沟底宽度在30-50米,沟深在100米以上,罗毕村就坐落在这条黄土沟高处的平地上。
 

沟底有一辆大型压路机在工作,半坡瘫着一辆大型货车,车厢部分有损。
  

“去年和今年的雨水多,大水把路冲塌了。”杨满珍指着深沟说。半沟里的货车应该是从路上跌到半坡的。这条深沟东西走向,沟的南北两侧共有八户人家居住,北侧的房舍距离深沟的位置更近一些,就在路边。
  

“把这个沟填平了修成村里的一个小广场,再把路修好。”杨满珍说,今年村里招标了一家企业做这个项目。村集体每年的收入只有两万多元,工程造价需要400多万元,显然村里是掏不出这笔钱的。修路和改造广场的费用由王家岭煤矿支付——这是一家年产600万吨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
  

“我们预计11月份完成工程。”郑浩是项目的负责人,他说,未来这条沟将被修成数阶台地,台地上再进行绿化,最终形成一个小广场,塌陷的道路也将一并修复。
  

为推动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2019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办法》将基金提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治理恢复工程验收等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至矿山所在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截至2022年6月底,乡宁县矿山企业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提取基金62117.4651万元,预存土地复垦保证金50981.42万元。距离罗毕村不到3公里的地方就是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土地复垦项目就位于西坡镇,也包括罗毕村。这里的生态恢复主要采取了表土剥离、底土平整、外运客土、田坎修筑、地裂缝充填夯实、土地翻耕、栽植油松和花椒等工程。在前往罗毕村的路上,两侧农田里的花椒已经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有农人顶着烈日正在采摘花椒。

罗毕村外正在摘花椒的村民。

  

新成立的部门和59个图斑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乡宁经济开始活跃;之后的10年,更是飞速发展。在此期间,乡宁县的矿山开发也达到了旺盛时期,然而对环境破坏也相当严重,尤其以采煤导致的采空区的危害最为突出。
  

“对于一些有主体的开采单位,政府部门还能起到监管作用,要求其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开展修复工作。最麻烦的是前些年私挖滥采的情况较为突出,很多废弃的矿山没有主体单位,这种情况就只能由政府部门开展生态修复。”乡宁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股的赵全保介绍,生态修复股是在2019年新成立的部门,生态修复这个工作,乡宁也刚刚开展不久。
 

乡宁境内的煤层埋藏厚度较浅,南部的双鹤乡、尉庄乡最小,其次为管头、台头等地,西南部的枣岭、西坡镇煤层埋深大多深于200米,但西部多为土层覆盖,其灾害的危险性也不小。
  

“早上家里没有煤,下午出去挖两下就有了。”这句话是乡宁人形容自家煤多的一句玩笑话。听上去很是夸张,但10多年前,在乡宁一些煤层浅的乡镇,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采访团记者在前往关王庙乡后窑村的路上,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度。这里曾是私挖滥采后留下的废弃矿山,坡度较低的一处地里堆放着煤矸石,山体的一面遭到了破坏,被垂直刨开了表皮,裸露在外的煤层清晰可见,果然是扛着镢头就能刨出煤。
  

目前,这片被废弃的无主矿山,已经经过一定的治理,堆放煤矸石的地方进行了覆盖,上面种上了油松,靠近山体的位置也经过了平整,农民已经在上面种上了玉米,但垂直裸露的山体,只能等待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了。
  

赵全保说,国家自然资源局通过卫星监测,在地图上标注出了乡宁县有59个图斑,也就是遭到破坏的地表,这些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景观破坏、压占土地、粉尘污染等。这59个图斑涉及的面积达3809.25亩,其中关王庙乡的图斑就有30个,面积几乎占到了一半。说着,他打开手机上的地图进行着浏览,地图上可以看到一块又一块棕黄色的图斑,那些都代表着被破坏的生态。
  

“这是县里开发的软件系统吗?”记者问。
  

“不是,这是我根据国家给的监测情况,自己在地图上研究出来的,这样就能随时监控到修复情况。”赵全保说。
  

很多历史上遗留的废弃矿山都在深山里,都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在对这些地方进行修复前,赵全保和他的同事们都要到现场进行实地探访,但是3000多亩需要修复的地表,靠着有限的人手,常有看不到的地方,为了确保监管到位,他就琢磨出了这么一个监管方法,通过卫星地图可以实现随时监管,确保治理措施能够按照要求全部到位。
  

目前,针对这些遗留的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乡宁县的治理措施,主要就是清理废渣、场地平整和覆土绿化。
  

人类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是以大量消耗和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未来的绿色文明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距离这处废弃遗留矿山不到15公里的地方,是乡宁县的5A级景区——云丘山景区。那里浓荫蔽日、云雾缭绕,越来越多的人们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当地的民宿预订也变得十分火爆。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雅丽

摄影:山西晚报媒体记者 胡续光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秦小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