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孤勇者:谁说平凡的人不是英雄?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艰苦的战役中,从党员干部到志愿者、数据筛查员、后勤保障人员等所有坚守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就如同《孤勇者》中所唱的那样,他们是一个个面临巨大风险挑战却毅然决然前行的“孤勇者”,让我们走进“逆行者们”的工作瞬间,见证每一滴汗水的故事。

十年老党员,二十四小时待命

“入党十年,受党教育这么多年,现在正处危急时刻,要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山秀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第一批报名的志愿者,山秀勇被任命为国康医院核酸检测点点位长,负责检验场地准备情况、组织检疫人员、检测样本收集、工作收尾等等。一天下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最忙的时候水都喝不上一口。这几天天气炎热,衣服贴在身上冒着水汽。

“中暑后,我让身边的志愿者往我头顶浇了一瓶水,浇完之后感觉好了一些,当时心想,可不能因为自己这点小事耽误工作。”山秀勇云淡风轻地说。

山秀勇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到任务,随时进入工作状态。“责任扛在肩,冲锋勇向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像山秀勇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每一个身影都那样平凡而又坚定。

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抗疫”成长记

本轮疫情来势汹汹,抗疫工作要马上组织起来,作为园区企业社工,黎广武说:“我们当仁不让要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奋战到底。”

作为希尔顿侧面核酸检测点位统筹负责人的他,将志愿者队伍分成引导组、信息采集组、物资组和后勤组……所有人开始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 广武,有批紧急物资需要送过来…" “广武,有群众对检测有异议……" 一个个又一个的电话协调组织,一次次又一次奔赴现场… 黎广武和伙伴们一刻也停不下来,布满血丝的眼睛、嘶哑的嗓子成了他们的“标配”。因工作时间长而身体不适的时候,他就去旁边静坐几分钟,之后继续奋战一线。

“我只是众多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一员,疫情发生后,大家都是舍小家顾大家,相信在共同努力下,疫情会很快结束。" 黎广武坚定地说道。

抗疫“老同志”“陀螺九零后”

三亚080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曾祥铃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一线。2019年入职到科技城的他,自2020年第一波疫情以来,已是一位抗疫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了,这次他的任务尤为艰巨:负责统一协调三个核酸检测点位。

夏季的三亚持续高温,加上此次疫情来得快、势头猛,少部分群众对防疫政策不理解,难免发生争执,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曾祥铃总能耐心地解释,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最大的感动,还是来自于群众。”曾祥铃笑着说,“遇到不理解或不支持的人,有时候我们还没说什么,身边的热心人就会帮我们解答。其实只要能有效沟通,把话讲清楚,大家都是能理解的。”

这几天,曾祥铃除了要确保三个点位的物资及时供应到位,还要组织志愿者、信息采集员,排查、追踪返乡人员,安排群众有序核酸……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全天候坚守在岗位上,像陀螺一样,被同事们戏称为“陀螺九零后”。

圆梦志愿者,平凡而伟大

做抗疫志愿者是陈俊任长久以来的心愿,在上大学时他就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志愿者,然而真正报名的时候,他却有些腼腆了。

“报名时,我的心情是激动中夹杂着担忧。激动的是,我终于可以圆自己做志愿者的梦;担忧的是,我能不能保护好自己,避免被传染“。最终,还是勇气战胜了担忧,怀着激动的心情,陈俊任报了名。

平凡与伟大原来是可以共存的,陈俊任被指派负责信息采集工作,收集核酸人员健康码、发放核酸棉签及软管,看似简单而普通的工作流程,却让陈俊任感到激动、振奋。

“当我真正承担防疫志愿者的工作,我才知道有多辛苦,作为一名健康码采集员,我的工作要仔细,每十个就要提交批次,有时候扫描核酸人员的健康码,会有没写电话号码的情况,这时候就要仔细辨别,并叫住他们填写好信息。”

陈俊任头发上挂着汗珠,衣服也浸湿了,然而仍耐心地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打开健康码······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时光,微光如炬,汇聚成守护的力量。

代买人:一万步数、150个家庭、400公斤

“您好,您的菜到了,麻烦取一下。” 接过科技城志愿者李宏睿送来的蔬菜包,李大姐满脸笑意。 

作为“代买人”,李宏睿的任务是帮助在农贸市场外排队的黄码居民,现场购买市场内的物品。手提重物,奔走在农贸市场的他,每天仅在市场内的步数就超1万步,一天要替近30个家庭采购物品,已为科技城群众配送蔬菜、肉类近400公斤。

凌晨三点半的食堂

守护居民“菜篮子”,也要守好大家的“胃”,距离农贸市场不到100米的距离, “崖州湾的味道”第五食堂负责给防疫人员、学生、附近工作人员、业主送餐的重任,食堂经理王所旺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统筹安排食品供应。

为保证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早上六点能用上餐,王所旺带领厨师、管理骨干每天两点多起床做饭,食堂阿姨们凌晨三点半打包好早餐,再送到核酸检测点。

由于疫情来得突然,不少送餐任务来得很急。“大家辛苦些,加快点速度,不能让订餐的客户饿肚子”,面对严峻的时间考验,王经理带领食堂团队用行动彰显担当...

你在“疫”线奋战,我在后方支援。安定的后勤防线,汇聚起涓涓暖流,源源流入群众的心田,升华成抗疫的希望与力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