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变美了,气质上来了


城市的发展,从“长大”开始。
3667项大建设工程,为城市强魄健体;
推陈出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规划引领,构建城市发展新空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十年来,
合肥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科学推进城市建设,
塑形铸魂,
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城市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强“体格”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骆岗公园内,锦绣湖公园、园博园项目正在科学开展“保绿护绿”工作。据悉,骆岗公园日均安排养护工人约400人,配备洒水车35辆、雾炮车21辆、养护水泵56台,细心呵护园区绿植。

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2023年在合肥举办。本届园博会将打造“永远有变化、永远不落幕”的园博盛会。目前,园区内配套4条市政道路基本建成,骆岗公园智慧中心已投入使用。景观绿化、地下停车场、航站楼加固和立面改造、水生态及配套等工程正在快速推进。此外,园博园景观绿化三标已经开始进场施工,计划2022年12月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8月9日,空中俯瞰骆岗公园建设项目(无人机拍摄)。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作为骆岗公园内“一纵两横”市政主干路网,全长约3公里的花园大道项目进展顺利,已经完成超过80%的工程量,计划在“十一”前实现主体工程贯通。

包括骆岗公园在内,东部新中心、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运河新城等五大片区已全面建设,城市空间格局更趋优化,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现代都市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长丰、庐江、巢湖城市副中心功能加快完善,肥东、肥西进一步融入主城实现同城化发展。

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实施“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据市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合肥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1年底的360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5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千万人,城区人口突破500万、增长42%,城镇化率从65%提升至82.3%。

朝霞映衬下的天鹅湖。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在城市“长大”过程中,合肥城建领域劲吹“绿风”。

8月初,合肥科技实业园A6楼整栋大楼的节能环保改造项目正稳步推进。“此次节能改造面积共26217平方米。改造的目标是通过空调、照明、供水、电梯等一系列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降低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林喜祥介绍,“比如,通过空调智能管控系统,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率5%左右,年节约空调用电量约1.5万千瓦时。”

近年来,合肥市强化建筑节能管理,2017年率先在全省实施建筑节能65%标准;今年4月开始,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提高至72%。

据介绍,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开工装配式民用建筑项目198个,建筑面积224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从25%增长到现在的80%。合肥还成立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率先制定绿色建筑、地下管线等地方性法规,31个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29个获得国优工程。


改旧焕新添“气质”

对品质的追求,合肥从未停歇。

如果说大建设构筑城市发展的骨架,那么,藏身于城市深处的一条条小街巷,就是一幅幅最具人间烟火味的民生画卷。

2020年7月,淮河路步行街作为安徽唯一街区,入选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随后全面启动改造提升工作,呈现一场万众瞩目的蝶变。

8月9日拍摄的淮河路步行街。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太震撼了!感觉科技感十足,巨龙都要冲出画面了!”华灯初上,淮河路步行街上,席卷沧海的金色巨龙“跃出”大屏幕,精彩逼真的3D立体画面吸引游人驻足观看。庐阳老城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杰介绍,2020年7月1日正式开放的3D裸眼大屏名为“庐阳之窗”,寓意庐阳在城市发展大潮中对外积极开放包容的理念。大屏面积达490平方米,由540块单体屏幕组合而成,屏幕呈L形,可呈现无缝衔接的空间裸眼3D感。

改造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据统计,2021年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全年客流量突破8103万人次、增长57.9%,实现营业额114.5亿元、增长17%,成为全省第一条百亿街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人气街区”。

8月9日,改造后的淮河路步行街。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为做好老城更新,2012年,合肥启动了小街巷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改造小街巷149条,扮靓了距离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改造中深入挖掘历史典故,赋予小街巷以新的内涵,让整个城市记得住乡愁,促进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城市更新也让老旧小区再焕新颜。

2021年,建于1995年的金巢花园被列入巢湖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总投资约700万元。为了把老旧小区品质提升这项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街道、社区挨家挨户收集群众需求、征求提升“金点子”,确保广大居民知情自愿,力求最大程度尊重居民意见。去年9月底,该小区改造竣工验收后,小区居民迎来了全新的生活环境。

金巢花园的华丽转身,是我市改造老旧小区的一个缩影。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我市充分征求居民意愿,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有效激发小区居民参与改造的热情,使居民从原本不关心小区建设的“局外人”,成为小区改造提升的“主人翁”。

金巢花园小区路面改造前后对比图。

2012年以来,我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265个,改造总建筑面积3804万余平方米、14113栋、48.71万户,惠及136.79万余人。2019年10月,合肥成功入列老旧小区改造全国试点城市。

我市坚持“能装尽装,多装快装”的原则,开工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938部,解决了412个住宅小区、809栋、12260户、3.5万人的“上下楼”难问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顶层规划打开“格局”

近日,走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工业长廊西段,位于和平路两侧的老合钢地块,不少老厂房已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被“重新激活”,散发浓厚的工业风和历史感。

这片钢铁结构的厂房由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承建,今年即将全面建成并启动招商,这也将成为东部新中心未来新兴产业的新空间。

“我们结合老合钢片区供地计划、工业文明长廊带建设计划,在此地块开发建设产业园,建成后将有助于老合钢片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东部新中心‘厂区-园区-城区’的新标杆,产城融合的新典范。”合肥宝地产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菲说,“项目建设计划投资约3.5亿元,计划于2022年10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8月9日拍摄的东部新中心宝武互联宝地·徽园项目。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十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完善产业地图,实行工业区块线总体管控和产业用地结构管控,保证产业用地数量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我市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推进闲置和低效用地处置工作,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

面对城乡统筹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市组织编制《“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1331”空间发展战略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形象。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了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定位。

2019年,机构改革后,通过组织编制《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编),结合城市定位和发展实际,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规划格局进行优化调整,提出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空间新格局。

锚定蓝图,通过多年努力,我市现代化都市的空间框架全面拉开,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合肥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