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跳舞机、恶补历史知识,明方钊:3年贴心聊天成为患者“有爱”朋友

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艾滋病防治科科长明方钊投身防艾工作9年,亲自协管着区内每一位HIV感染者,并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与感染者沟通方面有“天赋”的明方钊说:“防‘艾’更需要‘爱’,只有与艾滋病患者建立‘有爱’的联系,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明方钊接受患者咨询。

武昌区疾控中心是最早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和随访工作的区级疾控中心之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明方钊接触到众多因艾滋病夺去健康、夺去笑容、夺去生机的患者,他对他们充满同情和关爱,每个新发病例他都尽量做到亲自谈话,做好心理支持和政策倡导。

在与每一位HIV感染者交心的过程中,明方钊会习惯性握住对方的手,像亲人、朋友一般与对方平等交流。正是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握手动作,让很多患者从内心服从明方钊的管理。

2018年,一个年轻小伙感染HIV后自暴自弃,拒绝一切沟通,整日沉迷于网络。尝试与小伙沟通受挫后,明方钊没有轻言放弃。通过小伙的社交动态,明方钊了解到小伙非常喜欢跳舞机和历史故事,于是“85后”的他在网络上四处搜索了解跳舞机的热门玩法,恶补历史知识和故事,只为能多和小伙聊上几句。长达3年的“贴心”聊天,小伙最终放下心中的防备,将明方钊视作“贴心哥哥”,主动与他谈到未来职业规划,并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

明方钊与HIV感染者谈心聊天。

明方钊坦言,在面对部分感染者过激的行为和一些工作中无法避免的职业暴露场景时,自己的内心其实也很怕。但他从不后悔选择这份工作,“看到患者因为我的心理辅导,情绪从消极变为积极,我也感到欣慰。因为我的小小努力,有时能让患者‘脱轨’的生活回归正轨,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在明方钊的亲身参与和管理下,武昌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干预措施覆盖率≥95%,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95%,治疗满一年以上的病人病毒抑制率为99%,成为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面旗帜。

(记者刘越 实习生徐港洲 通讯员田彩明)

【编辑:余丽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