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洪义:在画画的同时拽着“书法”这根线

文| 盛洪义

当今画坛,很多中国画画家都忽视了书法。其实,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如果一开始就不注重书法的修炼,将来必定会直接制约自己的艺术走向。

李可染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山水画大家,主要与多种艺术的滋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书法。李可染五十多岁时曾说:“有机会我要补上素描这一课。”可见李可染先生的苦学精神。

李可染晚年的书法写得刚劲有力,金石味儿十足。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完善了自己的山水画艺术。李可染的山水画在用笔上,特别是画山、画树的线条与他的书法线条是一致的,可以说书法是李可染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早年是画人物的,后来改画山水画。而他以牛为题材的作品,更是影响深远,并且打上了“李可染”的烙印。所以,画坛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之美誉。试想,如果李可染画牛题材的作品没有那些美妙的书法题跋和生动的牧童在画面上“助阵”,其作品是不是会逊色很多?从这一点也体现出画家多方面修养的重要性。

我想,李可染的书法写得好,主要与他的老师黄宾虹、齐白石都重视书法有关。傅抱石曾说:“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么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说是绝了因缘。”画家,特别是一位画中国画的画家,一定要在起步学画的同时埋下“书法”这颗种子,使它与你手中的画笔同步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中国画艺术健康向上地发展。纵观历代中国画大家,一个个也都是书法大家,如赵孟頫、徐渭、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他们哪一位不是书画并举的艺术大家呢?甚至有些人还是篆刻大家。

值得庆幸的是,我很早就在画画的同时拽着“书法”这根线。现在,我虽然还不是什么大家,可在齐鲁画坛也算是一位被认可的“书画并举”的书画家。在书法上,我师从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而且,为了更系统地学习书法,2001年我入中央美院书法篆刻专业跟着王镛教授深造了一年,这使我的书法路子比较纯正。

此外,李可染先生曾是中央美院的教授,而我的老师王镛先生是他的研究生。而且,1992年我研修于中央美院国画专业时,为我们授课的教授多数都是李可染先生带出来的门生。根据艺术传承的理念,李可染先生的艺术理念自然会影响到我。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另一位当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他也是一位书法大家,曾任教于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他的专著《山水画刍议》,是我早年学习山水画的重要读本之一。而后来我又于中国美院研修山水画专业,接受的正是陆俨少先生的教学体系。

所以,在我的书画里,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北派李可染和南派陆俨少的艺术血脉。李可染先生认为,对于中国画的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陆俨少先生说的学画十分法:“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这两位山水画大家对后学们的教诲,也成了我的座右铭。(附图为盛洪义画作)

盛洪义,1963年出生于山东莒县。现为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美协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出版有《盛洪义中国画集》《盛洪义书法篆刻集》《中国画名家丛书·山水名家盛洪义》《盛洪义书画集》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