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心”传承,从一粒种子开始

民以食为天,酒以粮为重。依托于农业而生的中国白酒,其质量水平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都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将目光聚焦在原粮基地建设与前端种子的科研创新上。

从马场到“大麦之家”

祁连山北麓,麦浪在夏日微风中一波推着一波,荡向远方。收割机在这片绿色海洋中行驶,吹响丰收的号角。被整齐收割的大麦黄中带青,去掉糠皮,一把塞入嘴中,麦子清甜在舌尖绽放。

兼具南国气韵和塞上风情的张掖因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大麦产量高且品质优良。拥有两千多条冰川的祁连山更提供了纯净雪水,灌溉了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7万多公顷农田。正因如此,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内许多粮食生产基地,其中一个便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山丹马场。

山丹马场面积2195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军马繁育基地,也是重要的粮油肉生产基地。它哺育的一代代牧马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牧马人精神”,将这片土地上的主导产业不断扩展,从养马到养牛、养羊,从种植青稞到种植菜籽、大麦。如今,它的潜能得到更多开发,酒类的原粮生产基地建设便是开发方向之一。

山丹马场与酒的缘分可从两千多年前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段传奇说起。相传,公元前一二一年,来自山西且年仅20岁的霍去病在击败匈奴混邪王主力后,在窟窿峡(现位于山丹马场一场驻地的东南面)大宴三军。酒后,他立于山峰上,放眼望去,沃野无边无际,恰是一片适合养马的宝地,便上奏获准在此地设堡屯兵,训练战马。时光流转,大宴三军的宏大场面已逝,但发生在山丹马场上的故事仍在流传,精神也在延续。如今,山丹马场已成为河西走廊大麦的主要产地。随着收割季节的到来,大麦被送往工厂,经过一道道工业程序,成为用来制作各种食物的原材料,或是用来酿酒的酒曲。

据山丹马场大麦种植技术员王佳伟介绍,海拔在2700米的山丹马场,所处位置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所产的大麦籽粒大且饱满,淀粉含量高,适合作为酿酒的原材料。也因此,山丹马场于2012年成为山西汾酒的原粮基地之一,至今已有10年时间。在白酒行业内,汾酒率先具备创建原粮基地的意识并将其付诸实践,其在全国范围内优选各类优质粮食产区,自建汾酒原粮基地,实现清香品质的进阶。

以种为基,构筑品质产业链

一粒种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瓶白酒的品质?

曲为酒之骨,大曲原料直接关系酒体本质。在山丹马场汾酒原粮基地,一粒大麦种子是这样成为酒曲“预备军”的。一粒“甘啤7号”扎根土壤,经过充足日照、雪水灌溉和肥料滋养,达到蛋白球、谷蛋白、胚乳含量要求,成为一颗天然有机原粮之后,再辗转千里前往山西。这粒“甘啤7号”连接了山丹马场与远在山西的杏花村镇,建立起一条品质可信、可控的品质线。

纵然酿酒的流程工艺繁多,任何一个细微的操作都能影响白酒最终的品质,但优良的种子能在源头上就为一瓶好酒的诞生打下基础。因此,一直以来,汾酒将前端种子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2018年,汾酒与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大麦育种人周元成研究团队开展科企联合攻关,即以选育汾酒专用“制曲”大麦为目标进行大麦新品种鉴选,并通过几年试验,鉴选出了大麦新品种“汾酒大麦30”,现已在农业部登记为“汾麦30”。

据周元成介绍,山西是大麦需求大省,但育种水平在全国却一直相对滞后。其团队自2012年开始正式开展大麦育种工作,期间也几次调整育种目标,最终才于2016年确定以山西省的特色产业酒、醋需求为大麦育种目标。因此,这一合作对于汾酒而言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大麦育种的研究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通过比较实验,“汾麦30”优质曲率比现用大麦品种高16%;出酒率高于现用大麦品种0.9%;原酒酒样感官评分优于现在所用大麦品种。此外,汾酒与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鉴选出了高粱新品种——汾酒高粱30,拟定农业部登记为“汾粱30”。“汾粱30”出酒率高,商品性好,且产量高、稳产性好,拥有极高的耐瘠性强和养分利用效率,目前,已通过了汾酒原粮基地种植试验。这“两粒种子”,让汾酒在清香品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也让汾酒品控到源头,真正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清香美酒。

“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相比于对前端种子的培育,汾酒自建原粮基地的工作早在十年前就已展开,在白酒行业内也颇为领先。除了甘肃张掖,汾酒在山西、河北、吉林、内蒙古、甘肃等地规划建设原粮基地,今年种植规模达到120万亩。从源头出发,汾酒建立起了一套贯穿全产业链的统一标准,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为品质酿造提供原料基础保障。

从“第一车间”看白酒高质量发展

“清”和“香”二字勾勒出汾酒基因里的品质韵味。除了大麦,高粱和豌豆等原粮也为汾酒的清香品质承担了一份责任。

汾酒根据这三大原粮农作物生长与轮作特点及区域环境优势,选择在国内原粮主产区、核心区、优势区进行空间布局。其中高粱基地主要布局在东北松辽平原、山西汾河流域、内蒙古黄河流域等地;豌豆基地主要布局在甘肃永登地区、河北张北地区。

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原粮基地是汾酒生产的“第一车间”,是推动汾酒高质量发展的起始点,也是汾酒践行复兴总纲领的前沿。去年10月,汾酒在山西沁县汾酒高粱基地首次举办“走进汾酒第一车间”,今年,这一IP在走进甘肃张掖山丹大麦原粮基地中得以延续和强化。

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更加趋于成熟和理性,品质消费正引领着白酒消费转型,这也决定了白酒行业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在今年5月份,汾酒召开的“践行汾酒复兴纲领,全方位推动汾酒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汾酒董事长袁清茂也强调了汾酒已经到了必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节点。

抓好全产业链的管控,以更高标准和要求,用品质美誉度提升品牌忠诚度:这是袁清茂在复兴纲领中提出的汾酒对于品质的要求。以绿色原粮基地为生产的“第一车间”,坚持绿色发展,追求品质卓越,将是推动汾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将成为汾酒深入贯彻复兴品质纲领的重要路径。

汾酒拥有6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蒸馏酒史和300年的品牌史,文化底蕴深厚。从过去到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一粒种子在清香汾酒的诞生以及汾酒文化的延绵上扮演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角色。如今,汾酒将“第一车间”敞开于公众视野之中,通过其在粮食安全、原粮基地建设、生态循环产业链等方面的努力,展现出不变的“粮心”和品牌自信。

每一代汾酒人都有两大历史使命:一是继承、弘扬、创新6000年汾酒传统文化和酿造技艺;二是抓好汾酒事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当下,汾酒正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为目标,向白酒行业第一阵营进军,全力实现“汾酒复兴”。在这一过程中,汾酒希望能吸引更多优质产业、优质资源要素集聚汾酒,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

汾酒发力绿色原粮基地建设,持续加大原粮生产过程中的科研力度,与各合作方形成紧密供应链联盟,通过后向一体化战略有效控制关键原材料等投入的成本、质量及供应可靠性,助力长期目标突破性实现。这些实践是汾酒在行业内深入探索的表现,亦给行业发展带来启发。未来,汾酒也以开放之姿携手更多行业力量共同筑牢中国白酒品质高地,让世界看到中国白酒的品质与实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