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大:代表动起来 工作实起来

“人大代表真不赖,听咱老百姓的意见,为咱老百姓办实事,村组路上都安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怕黑灯瞎火了!”近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二郎坪镇村民们站在新建的太阳能路灯下,为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赞。

这是南阳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代表工作机制,提升代表履职质效的一个缩影。

南阳市共有五级人大代表19706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9名、省人大代表87名、市人大代表626名、县人大代表3946名、乡镇人大代表15038名。如何发动这支力量,最大限度接地气、悉民情、聚民智、凝民心,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想了不少办法。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全市各级人大也竞相探索创新代表工作机制。替人民代言、代人民行权、为人民履职,已经成为各级人大代表的自觉行动。


注重理论武装 让代表队伍“强起来”


“布置代表‘作业’、委员‘作文’、机关委室和县级人大‘作品’。”

最近,南阳市的626名市人大代表正在做一份“作业”:聚焦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主任讲感悟、委员讲感想、代表讲感言”,要求本人讲、本人写,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讲出真诚、讲出担当、讲出人民心声、讲出能力水平,推动全体市人大代表在深学深悟中领会精神实质。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人大代表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能‘代表代表,会完就了’。”市人大常委会二级巡视员史文涛指出。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在提升代表理论水平、增强履职意识上下功夫:采取“请进来讲”,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对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坚持“走出去学”,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络站站长到全国、省、市人大培训中心学习,增长知识,交流经验,开阔视野;为代表订阅学习资料,建立智慧人大学习平台,以专门委员会为依托,把全体市人大代表划分为10个学习小组,规定每个学习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推动各级人大代表站位新时代、谋好人大篇,紧跟新时代、当好人大人,奋进新时代、干好人大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代楷模”张玉滚不禁感慨:“我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拓宽履职渠道 让代表真正“动起来”


居民小区治理、问题楼盘整治、中心城区停车难等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关键小事”、烦心难事,在主任与委员、委员与代表、代表与群众线上线下联系中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是市人大常委会为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而建立的“四联系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党员代表联系党外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全国人大代表、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率先垂范,坚持每周召开畅聊早餐会,与各领域的企业家面对面交流,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存在的问题,一起谈路径、想办法、谋良策。

在一次次主任和代表、群众的面对面中,社情民意知道得更多了,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

民心是一杆秤,能称出政府工作部门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民意是一把尺,能量出政府工作人员在群众心目中的长短。拓宽监督渠道,常态化评议政府工作部门,让“民生”来自“民声”,是市人大常委会压实监督实效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推动“政府干的就是群众盼的”,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常态化评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每年确定约800名五级人大代表,围绕政府工作部门依法履职、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办事效率等内容,一季度一评议。通过部门工作亮一亮传平台,代表互动促一促提建议,参评代表评一评表民声,推动政府工作部门形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行动迅速、善作善成、争先创优、廉政为民”的鲜明工作导向。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级人大代表评议政府工作部门征求意见座谈会。(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在南阳市“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中,代表参与对市直单位150个重点科室、科长开展的“群众评”活动。评议代表每两个月针对评议对象的履职尽责、依法办事、服务质量、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一次“背靠背”民主评议,督促有关单位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服务。

民主评议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前,因房地产类信访投诉量大、解决较困难、解决时间长,导致群众对市住建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满意度不高。该单位正视评议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措施打通堵点,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刘先生在顺利办完业务后高兴地说:“现在这里变化可大啦!服务态度好了,办事效率也高了。”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倾力打造市、县、乡、村四级代表联络平台体系——市级建代表联络中心,县级建代表联络总站,乡镇建代表联络站,村级建代表联络室。市县各专门委员会建专业代表联络站,拓宽服务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悉,目前已建成1509个实体代表联络站,249个网上代表联络站。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拓宽服务渠道,打造市、县、乡、村四级代表联络平台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图为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你好,我想问一下街上啥时候能给公厕建好投入使用,解决如厕难的问题,这是不少老百姓的共同心声啊!”不久前,南召县云阳镇社区居民吴先生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向接待他的代表询问镇区公厕建设情况。

负责接待的县人大代表张庆阁回复说:“大爷,镇区公厕建设已经列入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了,前一段我们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目前丽景名都广场前的公厕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三五库和火车站路口的公厕正在前期准备,马上就能开工建设了。”

这一幕群众与代表的温馨互动在每月的选民接待日都会上演。人大代表走进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办理和及时答复。

仅2021年,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就累计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受理事项5600多件,办理和转办群众反映问题4700多个。代表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校园、走进百姓中间,成为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脱贫的领航员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汇民意、解民忧,市人大常委会还着力挖掘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潜力,对代表联络站进行“升级”。6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一个专业代表联络站——南阳市制造业(研发)专业代表联络站在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成立。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行业人大代表的作用,提出各专门委员会分行业成立专业代表联络站的要求。制造业专业代表联络站锚定南阳建设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的目标,由行业相关的30多名省、市、区人大代表组成,通过平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凝聚行业共识,汇聚发展力量,推动产业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我们要把代表联络站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成为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站’、基层社会管理的‘减压站’、群众困难的‘倾诉站’、社情民意的‘汇聚站’和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起说。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行业人大代表的作用,提出各专门委员会分行业成立专业代表联络站的要求。图为南阳制造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完善激励机制 让代表工作“实起来”


“评出优秀人大代表、优秀机关委室、优秀县市区人大。”

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代表履职考评办法》,从考评内容、组织实施、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15条具体规定,把人大代表遵纪守法、出席人代会、提出议案建议、参加培训、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活动、联系人民群众、受到表彰等方面情况量化为分数,制定负面清单和扣分办法,每年考评一次。

有效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招商引资、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等工作中主动走在前、做表率。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带领企业持续为乡村振兴助力,“十三五”规划期间,牧原优先选择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加大投资力度,累计在102个贫困县完成投资575亿元,建成一大批现代化的生猪产业扶贫基地;市人大代表、河南省天曼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静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先后在内乡县6个乡镇设立加工车间15个,外县代工点40多处,为留守和残疾妇女传授一技之长,为她们提供谋生的技能和平台,带动了众多家庭增收致富;淅川县滔河乡20余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主动下沉一线卡点开展疫情值班工作,值守期间累计检查往来车辆2000余台次、人员5000余人次。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中,全市2000多名人大代表奋战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人大代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南阳这片土地上,从提升理论水平,到拓宽履职渠道,再到完善奖励机制,代表工作被进一步激活。未来,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代表工作做实做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 朱新慧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转载自“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