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交通一路“开挂”,为幸福生活“提速”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廖永涛

想到城外看山山水水,开上车来一趟自驾游,1小时内就可轻松满足;要跨区就业,可以选择地铁前往,不到2个小时全城通达……大桥飞架、隧道穿越、地铁飞驰、路网纵横,伴随武汉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置身于江岸,往来荆楚大地皆为坦途。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民生大事。“十四五”期间,武汉市提出加快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江岸区正着眼于打基础、破瓶颈、补短板,加大投入,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改善区内交通,一个庞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在形成。

“我回家有三条路可以选了”“没想到地铁出站就是公交站”“开车出门越来越方便了”……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江岸居民感受到了身边的交通巨变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三桥四隧相连,一路飞驰过长江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家住二七滨江某小区的邱武都会打开手机里的导航软件,了解路况,以便从附近的长江二桥或二七长江大桥中挑选一个车流量少的,开车前往单位。

邱武是武昌一所高校的工作人员,两年前,研究生毕业的他选择留汉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后将家安在了与单位一江之隔的江岸区。“相比之下,这边居住环境更优,生活品质更高。”还有一点让邱武动心的,是便利的交通,“江岸的路网四通八达,家门口便是二环线或武汉大道,特别是上班,无论开车走哪座桥,都能方便快捷地抵达单位,在江岸开车出行真的感觉挺方便的。”

十多年前,很多老武汉人都会调侃,生活在武汉,最远的距离不是异地恋,而是我在武昌与你隔江相望。

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坐拥三桥二隧的江岸区,彻底解决了居民过江的难题。

如果说大桥的建成是实现不再“隔江相望”,随着多条过江通道的陆续建成,现代化、成体系路网的形成,人们可以选择最方便的出行路线,享受高品质桥隧建设带来的福祉。

“受长江限制,江岸区存在东南向与青山武昌联系通道稍显不足的问题,未来将建设两条过江通道,形成三桥四隧的交通格局,让居民的出行更为方便。”江岸区建设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通“大小动脉” 回家的路顺畅了

烈日下,周平胜手握方向盘,驾车缓缓驶过建设大道与二七路交会口。瞟向窗外,他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意。路旁,新建的两个大大的立交桥墩已比相邻的二环线高出“一头”。“快了吧,这座高架桥通车后,那可大不一样。”周平胜语气兴奋地表示。

周平胜家住后湖大道上的二七星城小区,工作单位则在十公里外的硚口区。多年来,他每天早晚都会驾车穿过建设大道二七路铁路涵洞,这儿离家只有不到1千米。但就是这短短两百米的涵洞,却让他烦恼不已,因为这里常常遭遇“肠梗阻”。

为何堵?一言以蔽之,人多、路窄。二七小路铁路涵洞是后湖和百步亭近30万居民进出主要通道之一,涵洞上方为京广铁路线,由于历史原因,涵洞只有窄窄的双向两车道,加之行人、非机动车“走捷径”,导致原本不畅的道路更为拥堵,“出门五分钟,堵车半小时”成为了常态。

急居民之所急,江岸区积极申请,将(二七路—兴业路)工程项目列入年市级城建计划,该项目显示,二七涵洞将改建为跨铁路高架形式,道路规划红线宽50-85米。项目完成之后,将彻底解决该片区过涵洞的拥堵问题。

不仅如此,高架还设置了数条连接二环线的通道,建成后,从建设大道两端上环线车辆不必再绕行匝道或者辅道,将极大节省车主时间。

目前共有文博路、中一路、金桥大道以及解放大道下沿线等4条通道,连接后湖片区与中心城区,未来还将以跨铁路通道方式,再兴建5条通道。

打通“大动脉”的同时,也要畅通“微循环”。近年来,不少江岸市民发现,家门口的路越来越畅通了,这背后正是江岸区不断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的结果。

近日,在解放大道黄家墩路上看到,1个月前摆放在路口的蓝色围挡已拆除,露出一条黝黑平整的沥青路面,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汽车各自行进在自己专属的道路上。

“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还只有不到1车道,早晚高峰时行人和电动车都能把路堵瘫。现在道路拓宽到两车道,还有了人行道,很舒服……”作为黄家墩社区的老居民,江月秦对整修后的黄家墩路竖起了大拇指。

市民所点赞的正是黄家墩路微循环道路改造工程,今年7月,该项目正式建成。近年来,江岸区已完成包括永清街、怡和西路、华泰路等在内的10余条微循环道路建设,并改造提升了百花路、后湖四路等20余条主次干道。

六条地铁齐发,武汉三镇通达

8月1日,正值周一,早8时20分,武汉地铁香港路站内熙熙攘攘,人潮涌动。30岁的白领胡媛熟练地刷完卡后,乘电梯从D站口出来转身进入一旁的浙商大厦。胡媛是该楼内一家大型金融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多年前从武汉某高校毕业后选择去深圳工作。2020年,胡媛选择回武汉发展。“除了与外地有着同样良好工作机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江岸区便捷的交通出行对我的吸引力。”胡媛说道,毕业后也曾想过留在武汉工作,但家住阳逻的她,到市区上班,公交通勤时间太长,自己开车也需要近1个半小时,成本又太高。

2017年底地铁阳逻线的开通,在江岸与黄陂、新洲之间增加了一条便捷通达的新通道。2019年2月,江北快速路段正式通车,江岸与阳逻之间交通距离和时间大大缩短,这让恋家的胡媛有了回武汉发展的想法。

“回武汉工作后,我坐地铁从家门口的阳逻开发区站到香港路站,最快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听听歌刷下剧就到了。尤其是上了一天班后,坐在地铁上放空心情,真是太舒服了。”胡媛说,她偶尔也会开车上下班,“从阳逻上江北快速路,行驶到江岸区二七路高架下桥,再沿着建设大道直行到公司,最多也就半个多小时,真是太方便了。”胡媛感叹道。

在江岸,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不仅让很多跨区的上班族的地铁通勤梦照进了现实,也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经常去武昌和汉阳跟朋友逛街、聚餐,只要上了地铁,无论约哪里,碰面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儿了。” 家住黄浦路的市民朱晓云高兴地说。

2004年7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轻轨)一期建成通车,11个站点贯穿江岸,实现了“一线牵东西,汉口若比邻”。此后,地铁3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以及阳逻线相继建成,如今,江岸区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49.3公里,居全市之首,36个站点“六线齐发、三镇通达”新格局。

“记得1号线开通时,全城沸腾,很多乘客排队尝鲜,大家都激动万分。”家住堤角的陈志荣说道,18年来,自己见证了地铁从1条变6条,从“一”到“多”,从单线运营到多线路换乘,也见证了江岸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现在出门只要登上地铁,武汉三镇绝大多数地方都能到达,甚至包括远城区。”

目前,地铁12号线已进入施工阶段,14号线也已纳入规划,这些地铁线路将让江岸区的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路网变多、马路更宽、拥堵变少、出行方式选择更多了……近年来,随着武汉市道路交通品质的飞速提升,江岸的交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及越来越丰富的出行方式在便民利民的同时,彰显着城区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强化了居民的归属感,优良的交通环境也俨然成为了展示江岸城区魅力的一张新名片,进而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