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湘潭经开区篇丨九华奇迹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湘潭经开区篇

九华奇迹

马贵 彭欢 胡琼文

湘潭经开区管委会大楼。

高铁北站。

2005年,吉利来到湘潭,在九华一片荒郊野地建设具有国际化生产水平的现代化汽车工厂;次年,首辆“吉利金刚”轿车在湘潭经开区下线。自此,吉利汽车在九华开启了奋进之旅。近十年来,湘潭吉利汽车的发展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2年,湘潭吉利汽车月产首次突破10000台大关;2013年,湘潭吉利汽车年产突破10万辆、产值过百亿元,成为湖南省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完成整车产量6万余台,实现产值89.09亿元。

湘潭吉利汽车发展的传奇,就是湘潭经开区发展最好的注脚。成立19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湘潭经开区坚持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将湘潭九华地区从一个偏远乡村,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创造了湘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奇迹。

2003年,湘潭经开区成立;2011年9月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成为湖南省第四个“千亿园区”,并于同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湘潭综合保税区;2021年,成功获批湖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湘潭产业园)、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二。

多年来,湘潭经开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以占湘潭城区21%的国土面积、18%的常住人口,创造了36%的经济总量、24%的财政收入,实现了从“忽略不计”到“核心增长极”的跨越。

四通八达的交通。

产城人文生态融合发展新框架。

产业链群不断壮大

在湘潭吉利汽车“火车头”辐射带动作用下,众多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在此集结,湘潭经开区汽车产业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目前,湘潭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至50家,占湘潭市汽车制造企业总量60%以上,构建起了从研发、检测,到整车、零部件,再到销售、培训的完整产业生态圈。湘潭经开区成为全国汽车产业集群50强,全省重要的汽车整车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具备年产38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48%,汇聚了舍弗勒、埃贝赫、地通、肇民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零部件配套企业。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成市场宠儿,湘潭吉利汽车也加快了转型步伐。2021年4月,湘潭市政府与吉利汽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新SUV产品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在吉利湘潭基地引进全新的新能源SUV产品平台,预计今年底实现首台车下线。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并带动约50亿元规模的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

2021年4月,华研实验室正式开业运营,该平台是由湘潭经开区与上海交大联合打造的政产学研创新平台,旨在补齐我省缺乏以研发检测和实验检验为核心的汽车开发平台这一短板。运营一年来,华研实验室已完成涵盖发动机、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燃烧系统和混合动力等6大研发平台建设以及16个先进实验室调试。

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湘潭市成立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建立链长、盟长、行长、校长“四长”联动机制;搭建平台,助推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长株潭整车企业配套……2022年上半年,湘潭市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链逐步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逆势上扬,79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2.59亿元,同比增长22.4%。

产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十年来,湘潭经开区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兴产业、强园区,形成了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两主一特”产业格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宝德、蓝思湘潭基地相继投产,正着力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雨花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有序推进,江麓重工与山河智能合作项目即将投产,建设长株潭地区的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发挥好“国家新型工业化高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平台优势,统筹推进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托省药监局重点政策支撑优势,高标准建设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

华研实验室。

长沙市一中九华中学。

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现代真空镀膜技术长期被欧美和日本垄断,我国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2009年,落户湘潭经开区的宏大真空努力打破这一困局。经过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宏大真空自主研发的建筑节能玻璃镀膜、显示盖板玻璃镀膜等领域的6大系列30余种产品,创造出多个“中国第一”,触摸屏磁控溅射连续镀膜生产线、CIGS太阳能电池薄膜镀膜生产线等6项技术均达世界一流水平。

2021年,宏大真空研发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连续12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宏大真空稳居国内新型显示及光学领域、光伏及建筑节能领域真空镀膜装备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获得“国内真空镀膜设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称号。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发展到执国内真空镀膜装备“牛耳”的行业冠军,宏大真空用10余年时间实现“逆袭”,成为湘潭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写照。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湘潭经开区规上企业研发经费近五年累计投入58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高新技术企业达131家;新增国、省创新平台35个;开启时代、利欧泵业、凯利特、玉丰真空、振辉管业等1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激发涌现。

“招大引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五年,湘潭经开区累计成功引进蓝思科技、德国舍弗勒等18个三类500强项目。

湘潭经开区创新创业中心,并以此运营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

吉利汽车生产车间。(记者 罗韬 摄)

发展活力明显提升

“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这是湘潭经开区在成立之初就确定的服务理念。十年来,湘潭经开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政务服务的软环境,打造园区发展硬实力。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湘潭经开区在全省园区中率先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首个园区行政审批局,探索实施“一个机构统筹、一个大厅集成、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管理、一支队伍代办、一批专项操作”等“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操作法,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工建项目审批办理时限提速66%。

2019年8月,湘潭市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省药监局决定在湘潭试点,以湘潭经开区为“主阵地”建设湖南湘潭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园区。湖南省首个市州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服务站落户湘潭经开区。湘潭经开区切实落实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最优、时限最短、环节最少、资料最简、成本最低的“放管服”改革精神,为产业园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产品注册证办理、审评审批、体系核查、生产许可等“绿色通道”。其中,二级医疗器械审批速度比沿海地区快23个月。

湘潭经开区还为入驻企业搭建“三中心五平台”,以湖南迅佳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湖南省首家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一体化平台,借助社会资本为入驻企业提供专利孵化、研发设计、检验及注册、委托生产、渠道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通过改革,湘潭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从无至有,短短一两年时间,发展成效卓著。目前,已入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240余家,新增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1张。

同时,湘潭经开区建立一对一专属服务员机制、企业接待日,打造“营商环境你来评”线上即时评价平台等服务机制,分产业链安排园区干部联系园区企业和项目,通过联党建、联发展、联创新、联安全、联服务等,分类施策、精准服务进一步护航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发展。

因在改革上的亮眼成绩,2016年湘潭经开区获批为湖南省唯一的园区系统性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首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单位;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省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中,湘潭经开区多措并举为企业办事松绑典型经验做法获得通报表扬。

汽车产业园。

九华湖德文化公园。

融城发展加速推进

“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长株潭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湘江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九华片区纳入湘江新区统筹规划建设,并将“湘江新区九华片区一期”列入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了抢抓历史机遇期,湘潭经开区依托湘江西岸科创走廊、长株潭交通枢纽、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等规划部署,着力推进与湘江新区融合发展,高品质推进“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开发建设,着力将片区打造成为湘江湾制造研发科创集聚区、国家级区域医疗资源集聚区、长株潭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宜居宜业宜商特色集聚区。

在任务布局上,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着力推进全域统筹发展、先行片区合作、首开片区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四大板块发展。在合作机制上,双方创新了城市开发运营模式、投入分担和收入分享机制、规划统筹实施机制、土地收储和出让交易机制、征地安置模式、跨行政区域统计核算制度、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七大跨区域合作开发建设机制,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径。

当前,“长沙南、湘江湾”的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已进入实质化推进阶段。《湖南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建设方案》已出台,按照方案,九华兴隆湖片区(约10平方千米)、高铁北片区(约6平方千米)、黄家湾片区(约5.8平方千米)共计21.8平方千米纳入湘江新区核心区,实现新区与九华新片区重大规划全面对接覆盖。

省委省政府在湘江西岸布置规划了湘江科学城,将集中布置各类科研院所及各类大科学装置,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当前,湘江新区管委会正组织编制湘江科学城规划,其中九华新片区建设用地约18平方千米。

目前,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兴隆湖片首开区337亩居住用地正在推进项目一期建设,后期将同步启动湘江智创规划展示中心建设。该项目用地面积15亩,总投资约2.3亿元,将建设成为集规划展示中心、会议商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片区临江地区地标性建筑。

在交通方面,滨江路与长沙潇湘大道全线贯通,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通车;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建设正全面开展,全线共8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轨道铺设、绿化及附属工程施工、机电和装修工程正有序开展,项目有望于2022年底实现“试运行”,将进一步加快长沙和湘潭之间融城发展。

活力九华。

民生福祉有效改善

骄阳似火,在湘潭经开区砂子塘潭州小学、湘潭九华江声中学施工现场,依然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抢抓工期,全力以赴确保两所新学校秋季正常开学。

湘潭九华江声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是湘潭经开区顺应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高质量教育品牌的重磅举措。砂子塘潭州小学由湘潭经开区联合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共同创办,是一所6年制优质教育学校,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作为砂子塘教育集团唯一一所品牌市外输出的分校。学校将秉承长沙砂子塘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由砂子塘小学本部直接派遣校长、副校长和骨干教师进驻砂子塘潭州小学,以资源共享、研学共育、人员共通、文化共建的发展机制,将学校打造成一所融城教育标杆小学,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成长”的砂子塘教育追求。

近年来,湘潭经开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打造“湘潭经开区 这里好读书”教育品牌,聚集教育发展合力,保就读、强师资、提质量、塑品牌,促进全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区引进雅礼中学、长沙市一中、师大附校、砂子塘、麓山国际、江声、和平、金庭、风车坪等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办学,九华和平科大小学、九华风车坪雅爱小学、九华和平将军渡小学、九华湖师大步步高小学、九华金庭莲城小学、九华雅礼中学相继投入使用,2022年秋季又有九华江声中学、九华砂子塘潭州小学、九华富力湘江湾小学三所新校即将开学。近年来,湘潭经开区共计新增学位约16045个。

在强化教育的同时,抓好健康这个最紧要的民生,把“健康九华”放在优先地位,“三甲”九华中心医院开工建设,基层医疗和公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淘汰关闭退出一批高能耗、高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加强黑臭水体、农村面源污染整治,5年来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20%以上。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三无”创建连续四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表彰。

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湘潭经开区累计建成面积已达41平方公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完美融合。

未来,湘潭经开区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内一流园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