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小吃皆美味

如今在大城市,店租和人工成本越来越高,那种夫妻店很难生存,越来越多的是连锁店,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由骑手送餐,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预制菜。只有家乡小城,才有浓郁的烟火味,吃到不同小店不同风味的小吃。哪怕都叫猪脏粉,都叫糯米饭,放的配料都一样,不同的小店做出的风味也是不同的。

夏天我一般会回家乡小城瑞安,图的是游泳馆开两个月的早场,价廉物美。今年夏天江浙一带很热,我跟孩子说,在瑞安游泳虽便宜,但是来回机票钱够在北京游泳了。孩子说你可以回去吃好的。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我开启了饕餮之路。

王开岭在其书《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中说道: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而瑞安小城是靠海的鱼米之乡,自然囊括了草木味和荤腥味。

提到草木味,最令人难忘的是青草腐和九层糕。台湾风味和广东的烧仙草都缺乏瑞安青草腐里特有的青草香味,加上薄荷和马屿红糖,自然是解暑佳品。

靠海吃海,休渔期结束万舸齐发带回来的海鲜,不需要高超的技能,自己在家简单烹调即可。怕的是手作,温州著名的鱼丸鱼饼敲鱼等等,既麻烦又考验技术的,自然让家务劳动社会化。前些年我刚回来,问老邻居,过去那家阿生鱼丸还在吗?我儿时的记忆中温州人来瑞安也喜欢买他家鱼丸带回去的。邻居说,还在呢,你到南门海鲜市场去看,店主长得跟他爸一模一样。南门店铺写着“阿生鱼丸”,自己的门面房,现做现卖。去年南门海鲜市场统一到“棚下市场”,他家后人没有继承这门手艺,老人不想在新市场租摊位,于是经营几辈人的阿生鱼丸关门大吉。虽然市场上很多做鱼丸鱼饼的后起之秀,但是没有一家鱼饼让我满意,因为加的肥肉太多,不如阿生家的鱼饼纯粹。

我家楼下的光荣烧饼还是儿时的味道,小门脸,夫妻老婆店。每天早晨六点我去游泳馆路过烧饼店,老板已经点燃了炉子,在揉第一批面。他家的烧饼随做随卖,从不见堆着。刚出炉的烧饼外焦里嫩,咬一口,里面腌过的肥肉合着葱香在口腔里四溢,齿颊留香。我跟老板聊天,当年是三分钱一个,老板接了一句:还要半两粮票。这个半两粮票,可真是勾起了满满的回忆!

满载着许多老瑞安人回忆的还有八角饮楼,很多人是吃着八角饮楼的猪脏粉和鲜肉汤圆长大的。原址在老瑞安最繁华的八角桥,因为老城改造迁到了虹桥北路,店里忙碌的仍然都是大婶们,瑞安很多大型高档饭店也去八角饮楼买酱油鸡做冷盘。仓前街的糯米贴,每天上午半天就售罄。天气这么热,学前老陈家的梅菜饼和马蹄松客流还是络绎不绝。

李大同家的糕点花样慢慢恢复到原来那样多了。记得过去出远门,亲戚朋友都会买些李大同家的糕点当路菜。尤其是双炊糕,考上大学离家时亲朋好友送了不少,寓意好。

高长发在新修的大沙堤开了间古色古香的门帘,各种糕点现做现卖。要是数量多就预定。新店开业时我就预定过多次给朋友们分享。看到蒸蛋糕很亲切,同学在家给我做过。高长发品牌原属我同学的父亲,他在上海做糕点起的名字。他后来回到瑞安,在家做蛋糕卖。我还记得去同学家看她父亲做蛋糕,三分之一面粉三分之一白糖三分之一鸡蛋,一点也不掺水。同学家没人继承手艺,于是这个非遗商标由堂兄弟姐妹继承。如今这姐弟俩做得风生水起。同学说,只要他们经营得好,也算对得起这块老牌子。

有趣的是尽管现在很多新店新口味崛起,这些老店仍然很受年轻人的青睐,大众点评上经常看到年轻人的好评,或者一些像我一样的游子带着回忆故地重吃。

作者:林娜

编辑:蔡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