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颐和园四时天光,百岁画家戴泽颐和园主题艺术特展开幕

8月18日,“期颐春和——戴泽先生颐和园主题艺术特展”在颐和园德和园开展,展览展出百岁艺术家戴泽先生的34件艺术作品,其中绘画作品32件、雕塑作品2件。展览以古建、风景写生为主体,汇集其笔下充满暖意与生趣的颐和园四季景致。

c8ea15ce36d3d539690ec0998b34395a342ab0fc.jpeg

戴泽是新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1922年3月,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为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时值戴泽先生百岁诞辰,“期颐春和——戴泽先生颐和园主题艺术特展”不仅展现了昔日皇家园林的四季景致,也展现了一位艺术大家眼中的岁月流金。

18d8bc3eb13533faa76eb76e01602d1543345bd7.jpeg

aec379310a55b319a3f08d44ea1a522ccffc1737.jpeg

以颐和园四季景观为主题,展览分为“颐和冬趣”“春和景明”“荷塘夏影”“秋境古桥”四个板块。

展出的展品最早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时间跨越近70年。其中,题为《颐和园之春》的中国画作品是戴泽92岁时依照20世纪70年代写生作品再创作的。作品画面中知春亭岛上一株羸弱的小柳树,而今已长得粗壮繁盛。

29381f30e924b8994bb9f772c1b5cd9f0b7bf636.jpeg

▲颐和园之春

展厅内最核心展品为《慈禧画像》,这幅作品尺幅巨大,在众多风景作品中格外醒目。颐和园党委副书记秦雷介绍,这幅《慈禧画像》为1979年戴泽临摹复制的油画作品。原件是1905年荷兰画家华士·胡博为清代慈禧皇太后绘制的油画像,画中慈禧端坐宝座,着金色寿字袍服,颈间围着寿字嵌珠花巾,头戴玉蝴蝶,耳饰珠坠,手持牡丹富贵团扇,指戴金护指。园史档案中记载,慈禧油画1933年汇同故宫文物南迁至南京,1949年北返。在动荡岁月中,画像受潮泛黄,画布松弛,多处有皱褶纹,亟待修复。为了展览需要,园方委托中央美院时任油画教师的戴泽复制一张等大作品,原画像则得以妥善保存。

9358d109b3de9c8244175ef7dc32500018d84392.jpeg

▲慈禧画像

为配合展览,颐和园还将与戴泽艺术工作室联合举办多场美育科普活动,传承戴泽的美术教育理念。开展首日,青年画家、戴泽的学生宁波为参观画展的小游客教授中国画绘画技法。展览期间,美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美育专家还将为公众带来专题讲座和学术直播活动。

aa64034f78f0f736f1e86043bae66313eac4139f.jpeg

▲颐和园冬日晨曦

2f738bd4b31c8701a32c10718dcc4e250508ffc9.jpeg

▲佛香阁

6f061d950a7b0208f82912acd56a22d9552cc8dd.jpeg

▲睡莲

1ad5ad6eddc451da4a09b7e8194e826cd1163270.jpeg

▲后溪河雪景之二

f7246b600c338744724423bcf9bc09f3d52aa0af.jpeg

▲紫气东来城关

d62a6059252dd42a2b0afb64b3888bbfc8eab838.jpeg

▲苏州街三孔石桥

2934349b033b5bb52ea5ce89f2600533b700bc92.jpeg

▲颐和园后山的雪

此次展览由颐和园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戴泽艺术工作室、戴泽艺术基金联合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

6c224f4a20a446237ab2d90f3791a2040df3d7a5.jpeg




  来源:光明网、颐和园官方发布

       图片:颐和园官方发布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陆正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