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行时)100份爱心手工面暖胃更暖心

“在千里之外的他乡,能吃上一碗手工面,对有着河南胃的我们来说,是久旱逢甘露,不仅暖了我们的胃,更是暖了我们的心。”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酸采样队领队李楠说,“这些天,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东岸村委会为我们送来了精心制作的100份爱心手工面,感谢我们的千里援助,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8月12日,按照前方指挥部部署,郑大二附院核酸采样队自三亚市吉阳区岗门村委会转战至吉阳区东岸村委会进行核酸采集工作。初与吉阳区东岸村委会交接时,核酸采样队了解到,这一区域内人口分布密集、高风险区域众多、核酸采样任务艰巨。随后,队员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通过与社区防疫人员的密切配合,改善了原有点位设置不合理、消杀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了社区防控人员工作意识,保证了点位采集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开展。    

援琼工作期间,郑大二附院核酸采样队与三亚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阿姨,您辛苦了,谢谢您”“谢谢你们,你们保重身体啊”“谢谢,谢谢”在采集工作中,队员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据李楠回忆,核酸采样队正在三亚市吉阳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时,一位当地热心市民送来了自己的一幅书法作品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当队员们看到“白衣辛劳,人民安康”这几个字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8月6日接到援助海南省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的紧急通知后,郑大二附院迅速集结100人核酸采样队,驰援海南三亚。抵达三亚后,郑大二附院核酸采样队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随后,以党建为引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先后召开4次会议,统筹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号召党员干部要铭记抗疫精神,学习先进典型,提升自身能力,践行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用“党旗红”在援琼一线筑起坚韧的“红色堡垒”。(本报记者 郭娅妮 通讯员 汪冰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