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护林人刘元生:二十年种树护林 绿了青山白了头

刘元生,男,1943年11月出生,莱阳市柏林庄街道办事处白藤口村村民,他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着山林,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者一位共产党员、一位护林员的誓言与忠诚。

2001年刘元生61岁,他所工作的厂子在两年前倒闭,刘元生回到家里的果园忙活了一年,第二年就被村支书叫来,让他当护林人,这一当便是20年。

他响应党的号召,在满是石头的荒山上种起了树。当时他的妻子刚刚摔伤腰部,需卧床照顾,刘元生考虑再三,还是义无反顾地担起了种树守林的重任。刚开始,他每天带人上山种树,还要照顾妻子,往往一天要在家和山之间往返多趟,他都没有抱怨过一句。在满是石头的荒山上种树,搬运树苗、挖坑培土大多情况下都需要人工,一次只能背10—20棵树苗上山,遇到石头多的山,挖好一个坑就需要近半个小时,最熟练的村民一天也最多能种40棵树。就在这种情况下,刘元生带头每天进行搬苗种树,日复一日,白藤口村四周的荒山上,多了一片片新绿。

要护林,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伐树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刘元生想到抓典型以警示他人。他抓的第一个砍树的人是个年轻人,当时正是天热的时候,年轻人趁中午到山上偷树,被巡山的刘元生发现了。刘元生扣下了他装满了树干的小推车,把他带到了村里。最后村里罚款30块钱。这件事出了之后,山上有了护林人的消息传开了,偷偷来砍树的人越来越少。

为了确保山林安全,刘元生每天至少用13个小时巡山,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山上巡查巡护,他工作没有时间概念,防火期遇到大风天气,他更是二十四小时值守,就怕火进林中。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司空见惯,忍饥挨饿习以为常。19年来,他与林为伍,以山为家,像扎根在沙子里的樟子松一样,勇于担当,默默奉献,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这片山林。

看着如今郁郁葱葱的后山,很多村民都感慨变化之大。提起山体的变化,大家都提到了刘元生所在的护林队。如今护林队共有5名固定成员,他们每天白天上山巡逻,晚上安排一个人值班,另外还有5名流动护林员。

刘元生是最早的那个护林人,也是如今护林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人。看着越来越绿的山,刘元生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他说,护林这件事,他打算一直干下去,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