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宝藏课,其他高校的同学也能上!

破碎木炭、矿石如何成为金属?

古代金属工匠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古代冶金活动如何进行?

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考古文博学院

2022年实验考古暑期课程

“冶金实验考古”中

来自北大和全国其他高校、机构

师生、工作人员

在安溪、弥渡两地

从矿洞、泥炉开始

开展别具一格的

古代工匠“身份体验” 

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

PART01

用双手捕获新知

从校园转移到田野,会使既有知识得到极大拓展。

目前,对古代金属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通过金属器以及生产遗物的科技分析,但对大部分考古专业学生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过于抽象且生涩难懂。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冶金实验考古”课程通过模拟古代冶金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金属生产过程。

讲解炼铜坩埚制作方法

我们平常学习的主要是一些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但同学们很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冶金的复杂性。

此次暑期课程主要任课教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介绍说,“比如围绕一个炉子的冶炼需要多少个人,通过实操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需要多少人来进行这项工作。”

在实地考察中,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冶炼遗址的空间关系如何,分布如何,以及这些冶炼设施、原料和炉子废弃之后的状态等,会使既有知识得到极大拓展。

考察黄矿厂遗址矿洞

通过亲临“第一现场”,从理论学习到真实操作,自己亲手修建炉子、进行冶炼的过程中,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考古活动本身,更能亲身感受到“考古工地上的防晒手段”“范上的纹样与所铸器物纹样应是镜像”等细节。

在先前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冶金考古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文献阅读和田野发掘的基础上。这次课程的亲身体验,解决了许多我从书中无法获得解答的疑问。

冶炼结束后学员对块炼铁炉进行解剖

走进矿坑矿洞,亲身体验从破碎木炭矿石、和泥铸炉到冶炼浇铸的全过程,武汉大学硕士生杜舒懿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多疑问得以解答。对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黄雪芮而言,亲手和泥、垒炉子的动手实践则让她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原理的了解更为“清晰直观”。

PART02

与真实活泼的生活相逢

“浪漫”“辛苦”和“成就感”,是课程给学员们留下的印象。

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北大“冶金实验考古”课程还留下了缤纷难忘的记忆。

炎炎夏日,冶金实验在室外进行,面对陌生的操作流程和一千多度的高温作业条件,对大家的意志力与耐心皆是考验,“冶金”变成了“冶心”的过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管文韬“密密麻麻画了许多定位线”却依旧难严丝合缝,深刻体会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吴佳箬所在地炉组“光是鼓风管就换了四种方案”……面对这些挑战,学员们从未退缩和迟疑。

“在安溪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我们还要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做工作,而且一边晒太阳一边还要面对一场暴雨。”陈建立教授回忆说,“但是同学们一直坚持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中工作,没有半途而废。”

修建方形坩埚炼铅炉

“面前被炭火熏烤,后背被太阳炙烤”的经历自是难忘,但亲身参与到冶金实验的每一个过程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也让学员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四川大学本科生邱添在与课程师友的交流中收获颇丰:

我们在不同的纬度,用不同的维度观察着古代社会,通过冶金考古的视角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思考着不一样的问题。

辛苦实验背后,也有着不期而至的浪漫。杜舒懿记得打磨墨鱼骨的那个夜晚:

那晚弥渡的月亮又大又圆,我们借着皎皎月色在路边打磨和雕刻自己的墨鱼骨,风也温柔,夜也温柔。

在安溪、弥渡当地居民和工作者眼里,课程学员是一批可爱又坚毅的“威武之师”。北京大学对口帮扶弥渡县挂职副县长陈贵兵、勤劳村第一书记田定方记得“拎黑炭,敲矿石”的师生们出入古矿洞、“灰头土脸”烧炉却依旧兴致盎然的模样;许多当地的儿童和青少年被吸引进入课程现场与师生们一起学习。

增进当地人对本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安溪、弥渡两地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和研究,也是参与课程师生的心愿。

PART03

实践与理论共生长

以扎实的实践支撑理论的生长。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已有开设实验考古的传统。课程除了面向北大师生,也吸纳了其他高校和机构的师生参与。

本次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在福建安溪,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下草埔冶铁遗址进行冶铁实验考古;第二阶段在云南弥渡,进行铁还原法炼铅及青铜器铸造实验考古。

实验考古不能仅仅满足一阵热热闹闹,它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要对实验成果进行仔细分析、思考和系统的总结。

正如陈建立教授所言,以扎实的实践支撑理论的生长,是课程的重要目标。

“实验考古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并与考古现象结合,”课程助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毕业生胡毅捷说:“而考虑实验中的得失,这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训练。”

用探究古代的遗迹丰实有关世界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土地和历史,这正是考古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冶金实验考古”课程师生甘于在酷暑烈日中钻研不辍的缘由。

从安溪到弥渡,视野和学识更加纵深开阔,学员们期待着继续用热爱与考古相伴,用考古回瞻人类文明的过往,以更好地迈步追光、开拓未来。

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图片:受访者提供

采访:李煜憬、孙小婕

文字:冶棠

封面制图:黄昭华

排版:李芮迪

责编:昭花花、戴璐瑶


大脑有性别差异吗?北大Dr. 魏为你揭秘!

开航母的王心仪,即将重返北大!

北京如何规划发展?北大教授有话说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一起动手实践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