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碑上镌刻历史

贡院碑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中轴线西侧,两座古朴典雅的四角攒尖顶碑亭坐落于此,亭中各矗立一通高大厚重的石碑。石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它们便是贡院碑。

这两个碑石一先一后地建起,先是《改建河南贡院碑记》石碑,该碑石立于1732年,碑文由时任河南巡抚田文镜所撰写。《改建河南贡院记》石碑的碑座图案,前面是小的二龙图,后面是大的单龙头。后是立于1844年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石碑,其碑文是由时任河南巡抚牛鉴撰写。《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的碑座是一件带有单面二龙浮雕的替代品。两碑形制相同,碑帽前后是腾跃于巨浪之上的双龙石雕,方形碑座的四个侧面有腾龙浮雕,楷书碑文字体工整秀丽,堪称书法佳作。碑文虽经近几百年风吹日晒,仍无大缺损。

据史料记载,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銮,途经开封时昭告天下,将顺天乡试和全国会试的地点改在位于开封的河南贡院。而河南贡院承办1903年和1904年的全国会试原因有三:一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顺天贡院被毁,河南贡院地处中原,规模大,保存好,可举办会试;二是《辛丑条约》规定义和团运动波及的五省四十六道府州县停办科举五年,河南开封正好不在其列;三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宫回銮”途中曾抵达开封,与开封有缘。故而此二年的两次会试得以由河南贡院举办。1903年和1904年的全国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之后,历经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于1905年宣告结束。

贡院碑记载着自身的变迁。据一位教授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后,师生们整洁校园,将其从乱草丛中抬出,置于路边作为石凳,方便师生休息和学习之用。”1963年,贡院碑又被竖立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修建贡院碑亭。同年12月23日,贡院碑被开封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贡院碑历经世事沧桑,始终矗立于此。

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河南贡院旧址,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贡院碑同河南大学代代师生们栉风沐雨,在断壁残垣中新生、于时代新声中复兴,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脉动向前展望、迈向未来。

(作者:李军涛 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