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抓紧时间预约观看南山博物馆古埃及木乃伊展

如果说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那木乃伊昭示的就是古埃及人对永生的迷恋。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若想继续享受这个精彩的世界,就一定要让尸体得到完好的保存,于是古埃及人将逝者的肉体做成木乃伊。

今天,木乃伊被视为人类历史的珍宝,世界各大博物馆都以拥有埃及木乃伊为荣。以古埃及藏品闻名的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大型国际巡展“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来到深圳南山博物馆,吸引了大量关注。该展将于9月11日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倒计时,有兴趣的市民要抓紧时间预约看展了。近日,南山博物馆还将推出《“消失的神祇”沉浸式剧场》等几个有趣的公共教育活动,虽然这个展览以难预约闻名,但说不定在最后会有幸运降临。

▲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 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木乃伊曾是

争相服用的“神药”

进入展厅,暗色调的空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不同展区中的6具闪闪发光的黄金木乃伊,它们皆来自公元1世纪左右“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埃及。

木乃伊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各种谜题,许多人都想揭开裹尸布,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这次南山博物馆展出的一大亮点是木乃伊CT扫描展示屏,显示从木乃伊棺、到裹尸布、到肉体到骨骼的样子,还可以从尸体的智齿发育情况来测算年龄、从皮肤褶皱推断逝者生前的体重。展厅里还有一段视频,介绍木乃伊的制作过程,揭秘千年不朽之谜。

▲市民观看古埃及木乃伊展。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木乃伊实际上是人死后被做成了干尸,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要专门的工匠操刀。很多当代人都以为“木乃伊”这个词等同于“干尸”的意思。实际上“木乃伊”是英文Mummy的音译,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

古代伊斯兰世界的医生们都认为天然沥青对于治疗各种人体疾病有奇效,虽然古埃及的干尸和沥青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由于木乃伊表面的黑色硬壳很像冷却后的沥青,当时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沥青,于是“木乃伊”的意思就被偷换了。

在18世纪,木乃伊的头比黄金还贵。那个时候的人们看到木乃伊,不仅不会害怕,反而是看到“仙丹”一般地欣喜若狂。相信木乃伊“神奇疗效”的,不仅仅只有普通人,更还有国王以及贵族富豪。中世纪的欧洲宴会上,常会有主人命仆人从木乃伊的身上取下一小块磨成粉,分别添加到每个人的红酒里,客人们都如获至宝地吞入腹中。

直到1985年,欧洲政府正式出台了相关条例,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再售卖木乃伊。后来,欧洲人对木乃伊的狂热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木乃伊》。

“永恒的面孔”

震撼大文豪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数幅罗马时期的木乃伊画像——“法尤姆肖像”,而本次展览命名为“永恒的面孔”,那么,为什么聚焦在“面孔”上?

1888年,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奥斯卡·王尔德在伦敦国家肖像馆内首次看到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且极富现代感的法尤姆木乃伊肖像。在与肖像眼神对视之际,他被这穿透灵魂的永恒凝视所震撼,回去之后他把这些肖像带来的灵感写成了他的名作《道林·格雷的画像》。这些历史悠久的木乃伊肖像究竟有何等魔力,竟能够打动狂傲著称的天才王尔德?

罗马时期的木乃伊画像即所谓的“法尤姆肖像”,是古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肖像画之一,它们在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发展的看法。尽管这类木乃伊彩绘画像在埃及各地都有发现,但来自法尤姆地区的尤其多。这些肖像都是用热蜡和颜料混合,在一块薄木板上绘制而成,呈现出符合现代品味的逼真效果。画像中的人物发型精致、双唇饱满,瞳仁中流露出忧郁的神色,有着古典希腊自然主义风格的静穆与深邃。

▲这具木乃伊有镀金面具。 主办方供图

据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统计,大约每百具出土的木乃伊中,只有一两具带有画像。它们被用于固定在木乃伊的棺椁上,显示出墓主人的容貌,根据现在CT成像等技术可以得知,画像也并非追求真实,比如某个墓主人原本体型较胖,画像上却是个棱角分明的帅小伙。

木乃伊的融合文化

这次展览不只展示印象中的古埃及,更是把古埃及放到世界发展史中去展示:各展柜中陈设着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社会中古埃及人、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肖像、面具、陶罐、首饰、玻璃容器、莎草纸文件等等。

原来欧洲与非洲的交流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明确开始了。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马其顿帝国统治了埃及,埃及有了“希腊-罗马”时期,呈现出浓重的希腊-罗马神色彩。对埃及女神伊希斯的崇拜风靡整个罗马帝国,展览中,一尊伊希斯半身像呈现出古希腊的风格;一尊浅蓝绿色玻璃瓶十分引人瞩目,正是罗马时期埃及最有特色的产品之一。

观众们还会看到一张希腊莎草纸记载着伊施里翁之子普卢托因的部分遗嘱。遗嘱是古埃及 “幸存”下来的最常见文件类型之一,它是规定财产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转移的法律文件。而一个装芦苇笔的笔盒,相当于是当时人的文具盒。这类笔盒是当时人们拥有识字能力的标志,也是“书吏”象形文字的一部分,笔盒上用埃及世俗体文字铭刻了所有者的姓名和头街。

整个展览逛下来,观众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跨时空之旅,沉浸在古埃及文化神秘氛围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