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这条路承载了不少肇庆人满满的记忆......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整理

肇庆有一条路,集人文底蕴与自然风光,传统与现代结合一体,承载了不少肇庆人满满的回忆,它就是——宝月路。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宝月路起于忠勇路,止于城北路,全长约500米。

如果说天宁路、宋城路是老肇庆街巷的灵魂,那么宝月路就是肇庆老城区的精华所在。这里,流淌着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包拯修建的星岩书院、宝月台;这里,还流传着唐代诗人李绅的夫人亲手所种植的荷花池,被称为古端城“八景”之一的“宝月荷香”。

星岩书院的诞生标志端州文治教化崛起

据史料记载,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担任端州知军州事时,端州还未修筑城墙,也没有筑起宝月台。任后第二年,为改变端州蛮荒之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在今端州区文化馆附近建起一间星岩书院。

宝月湖畔的星岩书院是北宋名臣包拯修建,是肇庆最早的书院,即肇庆市第一中学的前身。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星岩书院不仅是西江地区最早的书院,也是广东省较早的书院之一。星岩书院的诞生,也意味端州文治教化的崛起,并最终确立了儒家文化在端州的正宗地位,地处偏僻的端州因此得以融入中华主流文化圈。不仅如此,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地的文人学士,方便了普通百姓读书识字,大大缩小了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教育差距。

星岩书院后来历朝历代多有修缮,曾改称“龙图书院”“端州书院”,直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又复称“星岩书院”,此时书院内设有院长室、众绿厅、强学堂和斋堂,而且这四处建筑的楹联都由当时的朝廷高官、书法家题写。

图中的汉谋图书馆的前身便是星岩书院“众绿厅”。

肇庆史料记载中,星岩书院众绿厅楹联共有两副,一副是晚清学者、岭南近代四家、大藏书家梁鼎芬题写:“招邀数君子;沉醉万荷花。”另一副是光绪三甲进士、大儒陶邵学题写:“千顷绿波坐思叔度;此中嘉植宜说濂溪。”

旧时星岩书院是肇庆的最高学府,清末废除科举考试,星岩院改称为“高要县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高要县立中学搬迁,星岩书院大部分被毁,只留下由众绿厅改建的汉谋图书馆。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星岩书院自建立以来,为肇庆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涌现出梁斗南、苏廷魁、冯誉骥和吴桂丹等许多进士,在肇庆史册中写下了千古流芳的一页。

那些关于宝月台的传说......

宝月路因宝月台而得名。有关宝月台的来历,肇庆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宝月台原称“补月台”,由人力运土夯筑而成。

北宋皇祐年间(1051年),端州开始筑土城墙时,原计划城墙取东向西,城郭要建成“月”字形,取“日月穿城”的吉利含义。本来,城墙的设计的图纸将城东的石头岗(今阅江楼处)、城西的龙顶岗两个制高点也划入城内,不料施工中,竟将石头岗和龙顶岗置于城外,将设计为“月”字形的城郭建成了“日”字形。

端州城墙竣工后,新城图样呈送到北宋皇帝那里。那些军机大臣看后不禁大惊,认为这座新城垣已失去军事防御价值。因为新城在石头岗和龙顶岗之间,一旦遇上战事,敌方只要占领这两座山冈,就可以俯视城内动静,在这两个制高点用强弩炮石攻击,端州府城很快将被攻破。

宋代时期宝月台由人力运土夯筑而成,此处为宝月台一带。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一些懂得“天命”的钦差大臣到过肇庆府后,也连称端州这座方城要不得。理由是方城为日字形,有日但无月,城的北面有七星(岩),有星无月,言下之意是方城像日,日出时,七星(岩)就没有光彩,没有光彩的地方就不能地杰人灵。端州的筑城官员听罢唯恐皇帝治罪,只好在北门的池塘中筑起一个“50余丈宽广的土台”,形如圆月,这样便是“日月合璧,七星耀彩”。这座“补月”台后就改称宝月台了。

如今宝月台遗址仍可辨别,历史上的宝月台建在今端州区文化馆及其周边一带,虽然肇庆史料中没有记载宝月台的具体高度,但是在宝月台的遗址地,仍可发现它比周边的宝月公园等地面要高出两三米,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

宝月台经过近千年的地理变化和风雨洗礼,现今仍然能够保持如此高度,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的宝月台的建筑是何等高大和巍峨。

带你了解古老的菩提树和汉谋图书馆

在宝月台西侧,有一株古老的菩提树,约有几层楼高,树杆粗大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完全合抱。这棵原产印度的菩提树是佛教树,一般种于寺庙。宝月台之所以生长着这棵菩提树,是因为古时这里曾经建有一座庙宇。

相传此菩提树又被称为“添丁树”。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肇庆知府张一栋在此修建了一座庙宇。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庙宇的“僧人逆事”,肇庆知府郭汝诚取缔了这座寺庙,此地便留下了这棵古老的菩提树。距离宝月台菩提树几米之遥,还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古建筑。

据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汉谋图书馆旧址》碑文上记载,汉谋图书馆旧址建于1934年,彼时肇庆籍的国民革命军军长余汉谋参观高要县立中学,发现学校图书馆残旧、缺少图书,余汉谋几次捐款捐书,还动员达官贵人捐款捐书,并在高要县立中学内的星岩书院众绿厅处改建了这个图书馆。

汉谋图书馆面对宝月荷塘,周围环境清幽,今为端州区文化馆所在地。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盛夏的宝月荷香令人沉醉

“宝月荷香”是古端城“八景”之一,每当夏季荷花盛放时,宝月荷塘总是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拍照。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曾经,这里是百亩鱼塘。据资料显示,宝月荷塘面积比高峰时缩小了三分之二,现面积为32亩。在20世纪60年代,宝月荷塘塘水清澈,还有很多小孩在塘里游泳,当时的鱼塘面积很大,周围还没有水泥路,现在的城北路就是当时的塘基,连着周围几个鱼塘。

盛夏酷暑,宝月荷塘满池荷叶田田,簇拥着娇艳的荷花,仿佛湖上铺了绿底粉花的毯子。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1985年,改造后的宝月荷塘迎来了“荷花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肇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重现昔日肇庆“八景”之一的“宝月荷香”,于是出资租下仍是鱼塘的宝月荷塘,并投入资金改造。

梁亮 摄

宝月荷塘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荷塘一东一西建起了迎曦亭和集瑞亭。这两座具有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凉亭为双层亭,六角攒尖顶,起翘较高,是当时较好的公园景观小景之一。2015年,这两座凉亭入选我市第一批肇庆市历史建筑推荐名录。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2000年,政府对宝月荷塘进行了大改造,进行清淤并放置水泥沉管,让荷花的种子和根茎有更好的生长环境。这二十多年来,荷塘的荷花都能够正常绽放,花开灿烂,深受市民喜爱。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宝月荷香年年如此,这里的人和事永远都是惬意的,悠闲的。盛夏的宝月荷香是端城的一大美事,赏荷的同时,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在和现实的融合下也展现出了独特的美……

◆编辑 黄舒婷

◆二审 王雯倩

◆三审 郭杏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