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宝 | 十大文物,触碰连云港的历史脉动

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下,在2022年8月至10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宝物奇旅”融媒体行动。在各市区文旅及其所辖博物馆的联动推荐下,经过网友票选和专家遴选,最终选拔出具有江苏文化标识意蕴的“十三宝”。

连云港,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独特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此次评选中,连云港市博物馆选送了10件宝物,涉及音乐、文化、宗教等领域,从多个维度展现历史脉动。

1、北宋海清寺阿育王塔银函

连云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通长20.5cm,通宽8.8cm,通高10.5cm。银函出土前用银丝绕扎,形制仿同真棺,前宽后窄,是用来瘗埋舍利子的容具。函首有二执兵器的天王力士像,函盖上为佛涅槃像,两侧为十大弟子哭泣像,底部为模压的缠枝如意纹,下连须弥座,四周为镂空云纹,函后部刻有施主姓名及年款七行九十四字。采用棺椁形式的容器来瘗埋舍利是唐代以来佛教与中国传统的丧葬思想结合的重要表现。

阿育王塔坐落在连云港市云台公社大村水库之滨。塔原建在海清寺正殿前,明《隆庆海州志》里描述它说:“峻宇修廊,万山环拱,浮屠九级,矗兀层霄。”我们可以想见当年古刹、浮屠的规模和气势。旧日的海清寺已荡然无存,但阿育王塔依旧耸立在花果山脚下。

2、北宋海清寺阿育王塔石函

海清寺阿育王塔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大圣湖(原为大村水库)旁,现存塔身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1974年,在对海清寺塔进行修复过程中,于塔心柱内发现一长方形砖室。砖室正对塔的南门,南北长107厘米,东西宽80厘米,高195厘米,方向南偏西12°,出土了27件佛教艺术精品。石函是其中重要的一件。

石函置于砖室正中,用整块青砚石雕成。连盖长90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盖为顶,边坡四周浮雕四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石函下连须弥座,浮雕四力士肩扛舍利函,手托函底。石函两侧分别有浮雕画面,“前半部是诸天降十二部天乐迎佛入涅境。前导者掌伞,第二人击钹,第三人执幡,第四人吹法螺。后半部两面各有二小人架扶一顶冠长袍的长者,一为帝释,一为梵天,帝释和梵天后面是佛的十大弟子。有的仰天长哭,有的俯首哀泣,形态各异,极其生动。架扶二人头扎双髻,其余人众头部皆有项光,著宽肩大衣”。

最初时,音乐供养是与释迦涅相联系的。到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随着平民文化的兴起,中原佛教世俗化加深,把音乐供养与释迦涅相分离,音乐供养成为民间法会的重要形式之一。

3、战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铭文青铜戈

援长14.2,宽2.4,内长8.2,宽2.2,通长22.7,穿长1.1,宽0.3,欗长10.6。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出土。该件青铜戈保存基本完整,有完整的援、内、胡,有一道穿。边缘有使用过的磨损痕迹,表面有铜锈。内上镌刻铭文两行,右起竖读为“都寿之岁,襄城楚境,尹所造”共十一个字。

这柄青铜三戈戟一柄,当为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戟”,属于楚军下层军官,也标志着战国晚期以后,楚国势力进入连云港地区。楚铭文青铜戈刻有清晰的铭文,是一件有着确切纪年的标准器,对研究战国时期的铜戈的形制、楚国文字及疆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清嘉庆紫铜琉球炉

琉球炉,原为连云港市法起寺“镇寺之宝”。通高20.5,口径17.7cm,腹径31.0cm,缺口长11.6cm,宽6.8cm。缺口下方正中刻有“琉球炉”三个较大的篆字,左右两边分别刻有“朝议大夫知海州事,韩城师亮采题”和“嘉庆丙子秋月”两组竖行篆字。另有71字隶书记述了此炉的来历。此外还有“三品金,一瓣香,航海来兮波不扬”的篆字题刻。此炉质地为紫铜,造型古朴简洁,给人以威严庄重之感。

该铜炉记述的来历,见证了了清代中国与琉球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1816)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清代琉球国八品巡官毛朝玉遇风浪搁浅在海州湾鹰游岛(今东西连岛)附近。适逢巧合,知州师亮采正在主持巨型宾兴大礼,设宴款待即将赴乡试的读书人。师知州闻讯后,一面上报巡抚,一面派人帮助修船,他还邀请毛朝玉一行赴宴馆里。毛朝玉对于海州人民的及时搭救感激涕零,席间,他将一只紫金铜炉赠予师知州,以作永久纪念。

该铜炉是反映清代中国与琉球友好关系的重要物证,对于中外交流史,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5、西汉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木牍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简称《兵车器集簿》,1993年出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书写在一片牍的正反两面,正面分六栏书写,反面分五栏书写,字体隶书,长23厘米、宽7厘米,一级文物。标题为原牍所有。内容记载了西汉王朝设置在东海郡的一处大型武器仓库的库藏情况,逐项详列兵车器等各类军用物资的名称和数量。标题上的永始四年,就是公元前13年,汉成帝时期。

《兵车器集簿》第一次为我们展现了西汉时期大型武器库的详细情况,是我国迄今为止有关汉代武库建设的记载中,时代最早、内容最完备的统计报告,而且是发现在内郡政府文书档案上,其文献价值非同寻常,对我们深入了解汉代武器装备的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

6、西汉神龟占木牍

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出土。通长22.1cm,通宽8.3cm,通高0.3cm。木牍为长方形,呈黄褐色,质地疏松,保存较完整,稍有弯曲变形。正反两面皆隶书,正面右起第七行,第八行字迹模糊不清,上、中段的内容为神龟占。中段绘一神龟图像,上段是说明文字。下段为六甲占雨,将六十甲子按六甲排列于一图形上,下面标有“占雨”两字。木牍反面为“博局占”内容,上图下文,分五段,每段十行。第四段与第五段部分字迹模糊不清。汉神龟占木牍记载了汉人实用的几种占卜技术,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7、西汉《神乌傅》竹简

《神乌赋》出土于1993年的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汉晚期的尹湾汉墓6号墓,原简上标题为“傅”,与“赋”相通。单简长23厘米、宽0.9厘米,全赋共有竹简21支,全文664字,一级文物。赋体为四言韵文,换韵自由,语言通俗,是一篇典型的民间故事赋。除“神乌傅”标题为隶书,正文通篇为章草,章草书法用笔奇丽,神采飞扬,字字若行云流水,又蕴含古朴凝重,堪称一绝。自从在《文物》1996年第8期发表后,即引起轰动。该赋是目前唯一的一篇保持着原始状态的汉赋作品,在文学、史学、语言学、书法学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古汉字学家裘锡圭先生曾说:“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在现存的汉赋里连一篇同类的作品也找不出来。”

8、西汉长寿绣丝衾

局部

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出土,全幅残长154厘米,宽约47厘米,棕色真丝绢地,图案自下而上展开。经省内专家鉴定,这幅汉绣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发现的年代最早、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汉代刺绣品,是一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底料为真丝,呈朱红、棕、褐、土黄等色,残缺严重。针法为西汉绣件的典型技法——辫绣针法,经粗纬细,织纹清晰。纹饰色彩鲜艳,图案细密,内容丰富,其中主体纹饰为三条悬缀的球形饰物,在这些球形饰物两侧及其下方还有羽人、凤鸟、仙人、神兽和茱萸、流云、星辰、瑞气等地纹。西汉存世至今的丝织品较为罕见,该件长寿绣丝衾的出土对于研究汉代纺织史及刺绣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9、西汉彩绘漆木尺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双龙汉尺,出土于2002年7月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汉墓一号墓,长22.4厘米,宽1.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M1为两椁四棺土坑竖穴墓,平面呈“刀”字型,其中在北椁室三号棺内出土一具不腐女尸,根据在三号棺内出土的一枚龟钮铜印,该印上用篆书阴刻有“凌氏惠平”四个字,得知三号棺的女尸叫“凌惠平”。并在三号棺内,出土一把漆绘木尺,出自一件方形漆奁中,所以这把漆绘木尺应为凌惠平之物。

彩绘木尺两面均线描彩绘,主题纹样为车马人物出行图。左侧系孔处,正反两面各绘一男一女,凭几而坐。整个汉尺画面被云气纹填充,是一副仙境的画面。也许就是墓主人对于升仙的追求,想象自己能在未来升仙,把这美好的愿望以人物形象的方式绘制于尺子之中。汉代由于社会物质生活空前的丰富,人们对现世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加之“黄老学说”的盛行,产生了对上古神话所描述世界的向往,如《山海经》里的仙境和神仙,追求升仙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

10、西汉兔毫毛笔

该笔为木质笔杆,长21.2、宽0.75厘米(脱水后),合乎王充《论衡》中“一尺之笔”的规格(汉一尺约21.35至23.75厘米)。其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笔头为兔毫毛所制,制作方法与现代毛笔略有不同:先将兔毫嵌入木杆底端,然后用细线缠绕固定,再用生漆粘固。该毛笔的出土对于研究汉代毛笔的形制和制作工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推测该毛笔原先嵌在竹管笔套内,出土时笔套已缺失。

根据随葬品判断,该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偏晚,墓主人西郭宝曾任东海太守。查《汉书 · 地理志》可知,东海郡的面积在全国的103个郡国中算是中等,但人口则为全国第五大郡,郡治在今天山东郯城境内。而他的墓葬距离郯城大约200里之遥,应是故乡所在。这件毛笔保存完好,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也是寄托了主人思想感情的心爱之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编辑:秦小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