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祺:8000万粉丝“跨文化”交流 共筑网络社会文明

  中国青年网天津9月1日电(记者 刘尚君)在短视频的窗口里,一群在中国生活的外国青年去采访、去体验、去记录、去传播,让中国当代的发展成果、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借船出海”,在世界青年的眼中“火热”起来,并在全网收获8000万粉丝。

  这,是种怎样的体验?

  @歪果仁研究协会 联合创始人刘祺说:“我们改变能改变的,真的慢慢改变了很多人。”

  @歪果仁研究协会 自2016年在北京创立以来,通过长期在网络上发布短视频、测评账户、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形式,关心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帮助外国青年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生活,从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刘祺表示,跨文化是@歪果仁研究协会的内容优势,“我们对它更核心的理解是,打破过去因为传播不畅给国家带来的刻板印象,破除信息茧房。比如,在前互联网时代,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数是熊猫和中国功夫,中国人也在单一的视角中为外国人下定义,严谨的德国人、浪漫的法国人等等……我们现在想做的是通过‘歪研会’这个账号,用当代自媒体的方式,去除对某一群体的固化标签。”

  目前,超过5000个视频在@歪果仁研究协会 的海内外平台矩阵上传播,涵盖街头采访、记录片、vlog等多种形式,随着团队社交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平台对内容的打造也从“有趣的生活化”向“时代的深度化”转变。

  刘祺介绍,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展现中国当代发展成果,是近两年@歪果仁研究协会 正在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我们发现,中国当代发展成果在国际传播比较‘冷’,不是概念的‘冷’,是传播形式和内容上的‘冷’。”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歪果仁研究协会 的内容生产端,团队会根据每一期的主题开展“头脑风暴”,结合弹幕热点、观看数据寻找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前期进行扎实的资料调研,后期坚持深入基层走访拍摄,力求不断拓宽视频的制作形式与传播路径,让中国发展更立体、更真实地被看见、被理解。

  得益于逐渐被打开的创作思路,刘祺和他的团队挖掘到了许多新奇发现。

  他们聚焦中国供应链出海,将中国许昌的假发村与非洲连接在一起,“非洲85%的假发是从中国进口,只要带假发的非洲人,一定有一顶是中国制造”;他们受到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启发,自创自导记录片《中国工厂》,驻扎在山东的铝制品厂,观察记录中国工厂的组织形式;他们与新疆的百姓同吃同住,展现新疆普通牧民家庭的真实生活。4期视频在海外平台的播放量超过200万,收获了2万余名外国网友的评论,刘祺还记得,“有一个英国小伙看了视频留言,他想放弃外卖员的工作去新疆放羊、种棉花。”

  从这些视频中不难看出,在跨文化理念的推动下,刘祺和团队站在“他视角”,把目光转向外卖员、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街头的小商小贩、留学生等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我们很少在海外听见他们的声音,我们始终在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真实声音补全,展示不同视角下不同人所关切的问题,希望以此打破中国人在海外的刻板印象。”

  刘祺表示,跨文化交流是当代青年开放迎接世界的重要方式。他借用“镜中我”的社会学概念加以阐释,“人对于自我的定位和认知,不是单纯来自自我,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反馈,对外环境的定位是什么样的,镜子中形成的自我就是什么样。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本身就是找到镜子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外国是什么样的,通过外界的评价和真实体验,打破中国人对世界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世界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青年人不断看到世界、平视世界,如此就形成了丰富的青年群体画像。”

  在网络直播的浪潮中,@歪果仁研究协会 正在构建自己的MCN机构,旗下30余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友人利用形式新颖的镜头语言,持续推进跨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刘祺表示,网络社会文明也是全球化的,未来,@歪果仁研究协会 将继续在海内外营造建设网络文明的氛围,推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