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还原历史与禅思叙事的文学演绎

 


还原历史与禅思叙事的文学演绎

——评吕啸天的小小说创作

□刘海涛

小小说作家吕啸天在《武则天的游戏》《万木草堂的秘密往事》等6部小小说专集中,对3类小小说题材进行过集中的有创新试验性质的艺术探索:一是以《一根鱼刺》为代表的反映改革生活的现实小小说;一是以《生死交锋》为代表的讲述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历史小小说;还有一类是以“引人向善”为主题的禅思小小说。他的那篇被选入大中学校教材的获奖作品《一根鱼刺》,我已在其它的专题评论文章里论及,这里我重点专谈他的历史小小说和禅思小小说。

一、历史小小说的故事内核与演绎方式

吕啸天历史小小说的创新探索触及了这一类小说创作的一个硬核问题——历史小小说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如何实现、如何统一?读了吕啸天的一批作品,感觉他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他的历史小小说几乎每一篇都有一个坚硬扎实的故事内核,和现实小小说的故事内核不同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命运是故事内核的主体内容,这个故事内核是真实的,符合历史典籍的记载、能获得学界的认同。当吕啸天把这个符合历史真实的故事内核提炼为小小说的核心情节,并用小小说特有的叙述方式来演化为一篇历史小小说时,这个演变过程就完全是小小说文体特有的文学虚构了。历史故事的内核是真实的,历史故事的情节则是想象的、虚构的,我们可在下列作品的分析、评鉴中来巩固这个印象。

《武则天的游戏》把武则天虚拟为第一人称故事讲述人,叙述了“我”是如何在宫廷的权力纷争中,打败系列的政敌、成就帝王霸业的。这个故事内核涵盖的内容是武则天真实的政治命运,涉及的事件是1400年前唐代最高权力的更替,人与事的最终结局均是真实的,经得起历史学界的检视与考证。这个涉及到很多历史真实事件的内核如何用小小说的艺术形式来展现为文学叙事呢?作家用了武则天的“玩游戏”的个性化人物语言,串起了武则天登上权力顶峰前的4次重大历史事件:她用闷死自己1岁女儿的“游戏”,嫁祸王皇后、萧淑妃;她玩“游戏”似地分裂了骆宾王与李敬业的兵变联盟;她“游戏”般的在百花凋零的冬天要群臣来赴宴赏花,而花匠秘密培植的花卉就成为她巩固权力的政治道具;她“耍弄”长孙无忌和杨执柔,逼迫他们“告老还乡”……4件历史大事件被作家通过艺术想象和虚构,演化成历史小小说的叙事细节,并用“游戏”这个关键词来进行串联,这恰当地代表着吕啸天历史小小说的一种写法:历史故事内核是真实的,有经得起史界检视的人物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而在这个故事内核的裂变、衍化中,用一个“物品细节”将围绕内核而展开的重大历史事件改造为历史小小说的叙事细节。这就是吕啸天历史小小说的基本构思方法。这也是实现小小说可读性、艺术性和展现作品魅力的重要手段。

《生死交锋》则塑造了年轻而威震漠北令匈奴军队闻之胆寒的一代名将霍去病。但这位将军在这篇历史小小说里从头到尾却没有出场,作家采用了侧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展现这个侧写方法的是从真实的故事内核开始虚构,采用典型的小小说“折叠+斜升”的模型来结构情节。故事是从战事的中间起笔:霍去病手下的叛徒魏中跑到匈军元帅呼韩武扬帐中密告,此时呼韩武扬正在帐中喝闷酒,情节从匈方战将的视角“折叠”进这次战役的缘起:他带了20万兵夜袭仅8万兵的汉营,结果霍去病让他折损了1万人马;此刻魏中传递的情报是:霍去病暴病身亡,呼韩武扬大喜立刻带4万人去攻打汉营,可是此刻霍去病却突然杀出,让呼韩武扬又折损了8千多人;呼韩武扬斩了魏中后听说汉军已撤,他带了2万人马去追,结果又损兵5千;到了高潮细节才点破:霍去病确实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了。他临死之前,安排好了撤军伏击的计谋,并让一个长得跟他相像的副将来假扮他。呼韩武扬惊叹: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将才啊。这篇历史小小说的叙述视觉出自呼韩武扬:经过“折叠情节”交代20万对8万的首次交锋;然后发展细节(1)是损兵8千的第二次交锋;发展细节(2)是损兵5千的第三次交锋;高潮细节则是“跳移情节”了:霍去病确实已暴病身亡;故事真相解密后,呼韩武扬才感叹自己与一个死去的人对垒还是打不过。霍去病在这篇作品里没有出场,因为是侧写,人物形象便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作家设计的情节结构是小小说式的“折叠+跳移”,把一个线性叙事的“1-2-3-4-5”的历史故事,改造成“3-1-4-5-2”式的小小说情节。这样看来,真实的历史故事的内核(霍去病是汉代抗匈的年轻名将),经过想象和虚构,艺术地衍变为典型的小小说情节,这个情节和细节所包含的内容,因为是从呼韩武扬的视角来侧写霍去病,其想象虚构的创造性空间大大扩展,因此就形成这一篇小小说历史内核是真实的,小小说历史人物是侧写的,而小小说情节模型又是典型的“小小说式”的,这就是吕啸天历史小小说的基本形态及成功的写法。

二、历史小小说的结构模型与创作方法

这样的“真实性的故事内核+虚构性的情节细节”体现的历史小小说的典型形态在《薛琼抚筝》里得到了较充分的印证。这篇作品写唐玄宗与杨贵妃处置宫女的私奔事件。吕啸天在作品结尾交代了这篇历史小小说故事内核的来源:“《岁时广记》第一卷《丽情集》记载:薛琼,本良家女,选入宫中,为教坊第一筝手,玄宗天宝十三载奉赦出长安东门踏青,适为崔怀宝所见,旬月私奔。事发,幸玉环言明,赦其罪,特赐为怀宝妻。”这一段关于人物爱情与命运的简洁记载可以看作是一个故事内核,可以用长中短篇的小说文体来展开文学叙述,但是当我们用历史小小说的文体和形式来表达它时,它将有一个什么样的文体形态呢?

故事直接从宫女薛琼和荆南司录崔怀宝踏上私奔之路讲起,这个私奔的场面有人物深情的对话、动作以及寒冷春夜的简略描述。接下来就是传奇故事的起因要“折叠”进来,这个回溯共折叠进5个发展细节:折叠(1)是薛琼10岁时就在湖州云贞寺跟随妙言大师学筝;折叠(2)是薛琼如泉的筝声感动得湖州城采花大盗王金发要“金盆洗手”;折叠(3)是薛琼的《剑萧行》让追杀仇家的侠客苗正风“回头是岸”;折叠(4)是15岁时薛琼的一曲《英雄行》感动了唐玄宗李隆基,她被召进了大唐深宫成为“教坊中第一筝手”;折叠(5)是深宫中寂寞的薛琼在弹奏《八声甘州》时遇见崔怀宝,两个人产生了冒死私奔的念头。5个回溯性的发展细节一结束,就续接上故事开始时的私奔场面。高潮细节:薛琼临刑前要求给唐玄宗、杨玉环奏一首《燕纷飞》,贵妃感动求玄宗开恩,于是玄宗大赦让他们结为恩爱夫妻。回首全篇,简略的史料中几句关于人物身世和人物命运的概述,确实包含着巨大的历史容量和人物命运再创造的空间,但吕啸天选定历史小小说的文体来衍化这个历史故事内核时,他想象和虚构的情节材料是薛琼在一生中的5次抚筝,弹奏《劳燕飞》《英雄行》等具体的古筝曲目,这就是一种虚构的小小说细节,一种和人物个性与命运紧密相联的小小说细节材料。

吕啸天在组合这5个虚构的小小说细节材料时,采用了小小说特有的“折叠+斜升”的结构模型,他将折叠进来的5个细节材料一步步向上延续发展,直至达到情节的高潮和人物命运的顶点。故事从中间开始讲述,这是小小说常用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眼球和阅读注意力的常用方法;而根据历史记载的内核事实,想像和虚构与人物个性及命运相关的小小说细节,用一种“斜升发展”的情节链把这些虚构的情节材料小小说化,按照作品的构思意图用小小说特有的结构方式将虚构的小小说材料组合起来,形成历史小小说特有故事情节。这个创作过程再次证明,吕啸天的历史小小说的文体形态与创作方法是:发现和提炼史料中的真实的故事内核,运用历史小小说的构思方法,把虚构的历史事件改造为小小说的细节链群,通过小小说特有的结构模型,将虚构的小小说细节材料,按照构思时的文学创意结构起来。这就是吕啸天历史小小说的叙事方法和结构形态。

吕啸天曾这样理性的表述他所理解的历史小说:“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文学与历史、小说与历史有隔不断的联系。在《左传》和《史记》这些名作中,都可以看到某些类似于小说那样的有趣片段,其原因是这些史书的作者往往能够虚拟或代拟出某些生动的历史场景,所以,一般称之为‘史籍诗心’。”(引自《万木草堂的秘密往事》后记 文心出版社)。

这个判断最明确地从学理上证明了历史小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史籍诗心”展开讲,就是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具有“史籍”般的真实品格;而“诗心”就是一种用文学的虚构方法来“虚构或代拟”某些具体的场景,把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相关的材料虚构、想象为小小说的情节链和细节群。这就是吕啸天创作历史小小说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三、禅思小小说的文本创意与人物形象

与吕啸天的历史小小说齐头并进的还有他的禅思小小说。除了文本形态仍然是具备小小说的文体优势外,禅思小小说的文学创意是我观察吕啸天这一类小小说创作的主要视角。

吕啸天研读佛学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他认为“所有佛学的要义归纳起来就是“引人为善(善待人、动物和自然)的心理学。”(引自2019年12月《佛山文艺》作家12邀专访答记者问)。他在《双峰寺传奇》《送不出去的祝福》等百余篇的禅思小小说创作中,都在努力向世人艺术地表达佛家的乐善、仁爱、舍得、孝德、宽容、慈悲等为人处事的美好品质,虽然这有文学的理想化追寻,但也表达了他的禅思小小说的创作动机,这就是:褒扬真善美,呼唤人间的爱与包容。这样的禅意小小说创意,既能促人深醒,也能净化人心。吕啸天这百余篇禅意小小说在创意以上究竟有哪些创新探索值得肯定和总结呢?

《送不出去的祝福》用了一个经典的小小说式的“反转斜升”的故事情节隐含地透露一种要与人为善的基本禅意。来福寺的喜福大师派弟子虚水下山给百姓送祥符,虚水来到丰城首富何有国的家,何有国认为自己家大业大、顺风顺水就没有接受虚水送的祥符;虚水再到城北最穷的村民喜莲家中,喜莲因丈夫暴亡生活困顿,她也没有接受虚水送的祥符。喜福大师令虚水第二次再送,虚水再次来到何有国家,何有国随手给了三两银子打发他;他又第二次来到喜莲家,将何有国随意打发他的三两银子给了正处在生活绝望中的喜莲;喜莲一家度过了难关后,将虚水送的祥符转赠给何有国以感谢他的大恩大德;正巧这一幕被来到何有国家中看戏的乡人看见,于是何有国乐善的美名在丰城不胫而走。此刻的何有国就一方面捐了百两银子给来福寺,另一方面继续帮喜莲家脱困。归纳这个故事情节的运行轨迹,可看到一种这样的小小说情节模型:一正一反的反转情节后就连续来了3个斜升式情节,将人间“善意”的推广,连续做了3次斜升式的放大,这样就把乐善改变人际关系、乐善促人行善的文学创意在这篇完整的小小说情节模式中得到了一种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揭示。这就是禅思主题不用在作品中直接点破,而是通过小小说特有的“反转斜升”情节模型来暗示文学创意。

在《一头鹿的生死轮回》中,作家透过一头幼鹿的视角,讲述自己鹿父鹿母被洛阳首富钱万有先后猎杀、喝尽其血的悲剧,而且眼看这样的悲剧又将降临在自己的头上时,幼鹿替钱万有挡住了仇家的利箭,钱万有从此将鹿视为神物,不再喝鹿血吃鹿肉,并用一半的家产将别人要宰杀的鹿购回放生。故事的意外结局体现了吕啸天创作禅思小小说的构思意图,他的禅思主题选择了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成分,提炼了引人为善的立意,这个引人为善的内涵有像《送不出去的祝福》那样,是善待人;也还有像《一头鹿的生死轮回》那样,是善待动物;还有像《龙盖寺的品茗盛会》那样的,善待竟陵城北天井山那颗珍贵的山茶老树,这就是善待大自然了。这种突出佛学教义中“引人为善”的内涵,在吕啸天禅意小小说的文学创意中,最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吕啸天这一批禅思小小说中体现正能量的文学创意依托着一个个精彩的小小说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小小说人物。

《火烧常平寺》里有一个扣人心弦的佛学大师与世俗商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一篇禅思小小说远超那种用立意留白式或物品象征式的方法来表达立意的写法,它通过一个“跳移式+全点破”的立意方式来打开读者理解禅意的心灵窗口。丰城的商霸商万震想逼迫常平寺搬入大山,腾出地来供他做闹市商铺;而常源大师2次点火焚烧寺院、用佛家的牺牲唤醒民众对商万震的抵制和反抗。到了作品的结尾,通过描写常源大师跪在如来佛像前忏悔,才将常源大师放了这两把火的真相“跳移”至此才最终揭开悬念。这是一个典型的最能体现小小说文体魅力的结构模型。依托了好的小小说故事,吕啸天禅思小小说的富有正能量的积极创意才容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

除了好故事,吕啸天的禅思小小说更是通过塑造一批鲜活、正直的“佛学大师”的人物形象来彰显正面积极的禅学创意。《天下无敌》里有个源德大师,面对着大刀门和金竹帮两派江湖来抢夺康熙手书的“天下无敌”的牌匾时,他竟然反常的、出人意料地将牌匾拱手让出,此时的大刀门和金竹帮为争夺牌匾互相打得血流成河,最后还是把牌匾送回给崇武寺的德源大师。故事的真正底蕴就是来自于德源大师“从反常到正常”的人物塑造。

《双峰寺传奇》里塑造的笑痴大师的形象,可以说是把佛学教义中的精髓人格化和典型化了,这是禅意小小说中难得的用典型人物形象来正面弘扬佛学正能量教义的审美案例。作品中组合写人材料的情节模型仍是小小说特有的“斜升反转”。在一个已有500年基业的双峰寺里,主持笑痴大师雷打不动地坚守着“只住两人”的寺规。富豪海万富想出巨资到双峰寺带发修行,被笑痴大师拒绝了;因为误杀了菜霸的中年男子来双峰寺,想“遁入空门”来躲避追杀,笑痴大师收留了他以后,就叫弟子了余下山当游僧;第三次是在街边卖肉的张屠夫也因失手把与之口角的韩屠夫打死了,走投无路只好跪求笑痴大师收留,这一回是笑痴大师自己下山当游僧,这样整个寺庙守住了“两人格局”的寺规;高潮的结局是反转,以上两个徒的先后上山都是海万富的策划,海万富为此深受感动,他请回了笑痴大师,并资千两白银重修双峰寺。笑痴大师最后以“万法归源,门规当守”点破了笑痴大师独特的反常地始终坚守“寺规”的行为动机。这个人物形象高度概括了佛学形象的基本特征,这个文学创意深刻地展现了禅意叙事的基本内涵。佛学之所以在中国土地上有较多信众,就是因为他关注人生,坚守戒律,能让普通民众听得懂,做得到,守得住,于是整个佛学中具有正面价值的戒律才传得开。

吕啸天这一批禅思小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用精彩的小小说故事形式和鲜活生动的佛学大师形象,将佛学教义中“引人为善”的积极正面价值的内涵,通过这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和演绎。笑痴大师、德源大师、常源大师等禅意小小说的人物典型,成了佛学教义的具体化身,他们用自己的个性化、故事化的行为内容、行为方式、行为动机、行为代价,真实地创建了一个关照人生、审视俗世、教人向善的佛学窗口,树立了一个可供人们学习和研究的小小说的佛学形象。

四、禅思小小说的叙事方法与立意技巧

吕啸天的禅思小小说在好故事、好人物、好创意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在故事叙述技巧上还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总结:

从历史小小说到禅思小小说,吕啸天的第一人称故事叙述人中的“我”并不全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人,相当多的是大千世界中各种具体的“物”。《一头鹿的生死轮回》里的故事叙述者是那只“小鹿”;《奔跑过三国的赤兔马》里的故事叙述者是那匹“马”;《一条鲈鱼的生死的较量》则从一条小鲈鱼的口来讲述鱼与人的生死搏斗;《青楼女子王翠翘的回魂刀》里的故事叙述者则是那把能护卫黄翠翘的回魂刀;《南宋一匹战马的生与死》则用一匹马的口吻来讲故事了……用无生命的物品做故事叙述人,就将出现很多超越人的叙述视角的创新之处。吕啸天在《万木草堂的秘密往事》的创作谈里说:“本书的所有作品的主人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而是景与物,一把刀、一把剑、一所房子、一座寺庙、一棵树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把这部小说称为“景物观人历史新视角小小说”,物是人非,在万年千年之后的今天再以艺术的手法还原事件,期望能给今人带来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权力无限命运无常,宝剑尚在人已易数代,在历史的天空下,每个人都是过客。站在历史视角下,通过景物观人,我们就会活得超脱一些,找到更佳的生存方式。”吕啸天的叙述视角从第三人称的“他”转到第一人称的“物”,并不是仅仅图个新鲜感,仅仅改变固化叙述人称而带来的程式化叙述,他大胆地创造性地把叙述视角交给客观存在的物,实际上也喻示着,他观察、体验现实生活和万事万物,视野已大大扩展,心灵已充分自由,这个时候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已经登上了一个创新的台阶和高峰,他创造的禅意小小说文本充满着一种巨大的创造空间,与禅意小小说表现的艺术世界是和谐匹配的。

吕啸天的禅思小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个明显特征:它的篇末常常会让作品主人公讲出一段点破本篇禅意和作品创意的金句。在《梅花十三手》里,梅龙禅师对手下败将龙一隆与四虎说:“天下之大,人心为大。天下最强,善心为强”。这个金句点破了这篇作品“以善待人”的佛理,也升华了梅龙禅师的习武境界。《一头鹿的生死轮回》里度源大师最后看着鹿被放生后说:“六度轮回,众生平等。人如鹿,鹿如人。”既总结了这篇作品教人们要善待动物外,也精辟地表达了佛学禅意中追求真善美的基本教义。《天下无敌》里的源德大师,面对江湖上的争名夺利,他最后说道:“放下仇恨,化敌为友。真正的无敌,就是心中已没有敌人。”这样的金句最简明扼要,也最畅快淋漓地把佛学追求的“宽容”说得明白和透彻。源德大师也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故事对这个已点破了的佛学禅意做了最生动的注脚。通过人物的金句式的语言,来点破本篇作品的文学创意,概括和弘扬一些具有正面价值的佛学理义,这就构成了吕啸天禅意小小说的创作个性和文本风格,也为我们研究小小说的创作规律和方法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成功案例。

五、人物群体和文体类型的塑造与创新

归纳吕啸天的历史小小说和禅思小小说的总体创作,可以获得一个这样的宏观印象:吕啸天对这两类文体的创作,有着自己清醒和系统的文体意识和创作理念。他擅长于用小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和故事讲述方法,塑造一批鲜活的历史人物典型,采用精致化的小小说情节模型,生动讲述精彩的历史与禅思的小小说故事;在人物、情节的文学精美化的过程中,追求在历史人物和佛学人物形象上体现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文学创意。

给吕啸天的小小说创作提出一个这样的建议:历史人物和佛学大师的小小说典型,可以有更多数量的追求意识。像霍去病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像德源大师这样的佛界正面典型;像“鹿”和“鱼”这样的能透射人生真相的动物形象……都可以用“群”的概念来创造他们、集合他们,他们几乎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暗含着时代意蕴的创意基础,他们不应该是孤零零的某一个人、某几个人,他们是由一个“群”带起的“系列形象”。因此,寄希望吕啸天的宏观规划和深度学习,用小小说人物典型的“群”和系列形象来支撑起自己的文体理念和追求意识,真正用文学化、精美化的文学讲述方法,形成一种渐次明朗、逐渐壮大的小小说文体类型。一个小小说作家创新性的文学贡献,莫过于他通过系列人物和精彩故事,创造出了一种小小说的文体类型。这需要吕啸天的韧性坚持和深度创新,需要吕啸天不断地总结创作经验,以鲜活的历史人物群和佛学人物群的大数量的集合,来鲜明展示历史小小说和禅意小小说文体类型的特定存在和审美魅力,这对吕啸天来说,都是对他的创作体力和读写能力的一种持续的、严峻的考验。

原载《佛山文艺》2022年第9期

责任编辑:史鑫 (邮箱:616851584@qq.com)


【作者简介】刘海涛,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评论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