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为生活而拼

——“俺村.俺娘”系列之三十八

□ 李东红

昨天晚上遇见一件事儿,今天一直萦绕在心里。

昨天晚上忙完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小区里,碰见一位外卖小哥急匆匆地问楼号,怕他在夜色中跑步摔倒,我嘱咐他慢点,他说了一句“快超时了”便接着跑。电梯里,我又碰见了他,再次嘱咐他注意安全,他说:“超时一分钟了,要扣8毛钱”,问他这次送餐能挣多少钱,他说“8块”。突然,有点心疼他。我想,他可能也来自农村。

是啊,为了生活和生活的美好,多少人都在拼着。

俺村的人也是如此。

每次回到村里,我喜欢在村里走走,曾无数遍地走过村里的每一条小路,都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见到的多是年龄偏大的乡亲,还有妇女和孩子。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踏着这个时代的节拍,带着一种希望。

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已是中年的四安哥几年前就出去打工了,据说在浙江,用打工挣的钱在村里盖了两层小楼。表弟新建现在还带着他的建筑队在太原干活,用挣的钱在城市安了家,春节前还在村里给爹娘盖起了楼房。从小一起玩大的红立舅,先是出去打工,后来在荥阳办起了一家高科技企业,把他的孩子和侄子也带出了村子……

新的时代,给新一代的农村人提供了拼的舞台,他们走出村子,拼人生,拼生活。然而,曾几何时,村里的老辈人没有机会走出村子,但他们,都曾经在村子里拼过。

俺娘就是这样。

娘生性坚强、要强、勤劳,生产队的时候,我上小学,只记得每次集体出工干活的时候,娘都很拼,别人劝她少干点的时候,娘都会说:“多干点,能多挣点工分,多挣点工分,生产队能多分点东西,就能好好养活孩子。”

前院的妗子(舅妈)曾给我讲过一件事。有年生产队集体割麦的时候,娘不小心被镰刀割住了手,鲜血直流,队长劝娘赶紧回家,娘二话不说,扯下搭在头上的毛巾,三下五除二地包了手,继续割麦,等收工的时候,鲜血已浸透缠在娘手上的毛巾……

平时里,生产队不上工的时候,娘大多是在家里纺花,织布做衣。

后来,实行了土地承包制,俺家分了5亩多地,当时我在上学,大哥当兵,二哥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娘带着已经不上学的大姐在耕种,大嫂嫁到俺家后,才增加了一个劳动力。

犁地,播种,浇地。春天,是麦子,秋天,是棉花、玉米和红薯……一年的四季,在娘拼着的手里轮回着。

当时,父亲已经不在了,看娘、大嫂、大姐几个女人家如此辛苦,前院和东院的妗子都劝娘:“姐,别这样拼了,少种点地吧,转包出去点,这样恁能少辛苦点。”

可娘说:“那咋能啊?地是咱的命根子,一家人要吃饭,再说了,还指望着种地供东红上大学呢!”

两个妗子不再说什么了,于是就在农忙的时候让舅舅来俺家帮忙。

那年从郑州大学回家,正赶上犁地种庄稼,犁地的时候,娘让我在前面牵着牛,她在后面扶着犁粑,一个上午整整犁了两亩地才回家。

有时候,娘真的像一个男人。犁地、种地、割麦、打场、磨面……

那年收玉米,掰完玉米后装了一大架子车,娘推开我,拉着架子车艰难地走向玉米地外。倔不过娘,我只好在后面推着。往返10多趟,我们才把玉米拉完,此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

晚上,吃罢晚饭,娘又坐在了织布机前。夜晚的农家小院里,又传出了织布机的声音……

【作者简介:李东红,河南扶沟县人,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曾历任《河南日报》编辑、记者,新闻特稿部副主任,新媒体部副主任。现任《河南法制报》总编辑。曾出版《想去看雨》《反贪在行动》《我是警察》《生命的追问》《写给母亲的52封信》等5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其中《生命的追问》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