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斗乌骓,秦琼追关公——刘向东的马钱军团(壹)



厌胜钱、又称“压胜钱”。“厌胜”意即“厌而胜之”,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避邪品。有后人把所有花钱统称“压胜钱”。花钱因其与民俗内涵天然的紧密关系,如今,也被称为民俗钱。

马钱是民俗钱币中重要的一个类别,马钱亦称“打马格钱”。或面或背铸有骏马图像;钱文为武将或良马名,马钱为宋代前后作打马游戏用,格局类似棋牌,惜今已失传。



打马是盛行于宋元两代的赌博游戏,两宋最为流行,陆游诗云:“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元代散曲中经常提到此游戏,入明后,打马仍然流行于南方,但北方对此游戏显得比较冷落,明代中叶,南方有“走马”游戏,据说与打马有关,但是“其制略与宋异。今俱废矣。”见(清)张德瀛《词征》。


著名诗人李清照在《打马图经》中介绍了“依经马”的玩法,基本形态是大家轮流投掷筛子,棋盘为打马图,棋子则是后代的“马钱”,马钱图形上是名将名马系列,为花钱收藏者所喜欢,藏家多有以“马王”称道者,当时古人以打马为赌博,一贴多少钱临时决定,最后按所得贴算钱。

考量两宋博弈流行的社会背景,在市民社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的背景下,社会欲望膨胀,赌博活动起了“呼应与慰藉”的作用。宋代的“彩选”赌博,“选仙图”、“升官图”,博者在一张列有各种仙位、官职的纸或棋盘上掷骰,博前各出相同的银两作为赌资,每人根据自己所掷出彩数的贵贱,来决定升黜赏罚,最先达标者为赢家。升黜在一掷之间,胜负在弹指一刻。宋王珪有诗云:“尽日闲窗赌选仙,小娃争觅倒盆钱。上筹得占蓬莱岛,一掷乘鸾出洞天。”


对这种现象,李清照甚至说“谁能致千里,但愿将相过淮水。”这就是以打马赌博来慰藉偏安国民的文化道德焦虑了。元末明初时,杨维桢对此种博戏的骰彩重新立谱,撰有《除红谱》一书。其中彩选和打马至明清时期仍流行不衰。


——老赵《花钱的收藏故事》(故宫出版社出版)



马钱风格鲜明,在民俗钱币中独树一帜,为藏家所钟爱,马钱不仅在画面要素上涉及宋金时期人们对名马名将的观念,也在具象中,对宋金时期的骏马体格种类,戎装特点等提供了别样的文化样本。乐艺会专门整理了马钱大家刘向东的马钱收藏精品,与广大爱好者分享,刘向东收藏丰富,马钱品种繁多,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是选择了部分代表,不能反映刘氏马钱收藏的全貌。


马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有将有马”,一种是“有马无将”。所谓将者,都是古代著名军事将领。如“吴将孙武、魏将吴起、齐将孙膑、齐将田单、赵将李牧、赵将廉颇、秦将白起、秦将王翦、汉将彭越、魏将徐晃、蜀将马超、梁将张彝、秦将王猛、唐将尉迟”等。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坐骑,为赤兔名马,本钱既不显示关羽长髯,也不显示偃月刀,只显示盔甲持兵奔马,与其他马钱武将系列保持一个协调性,钱正面赫赫标识“汉将关羽”,完全呼应了关羽对汉朝的忠诚,也照顾了刘备蜀汉的汉字。属于点题之笔。


同样是关羽将钱,有标为蜀将关羽者(见下图),三国一般称魏蜀吴,所以蜀将是其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归属判断。由此更可见上述汉将关羽的春秋笔法。云长九泉之下也该笑醒。



唐将尉迟,明确指尉迟恭。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勇武善战,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于显庆三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因为尉迟恭封鄂国公,所以马钱中又有鄂公特勒(如下图)。应指尉迟恭。


鄂国公,中国古代公爵第一等。历朝封鄂国公者仅六人,其中著名者有尉迟恭、常遇春。


特勒,《周书·突厥传》谓:“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而《新唐书》却说“特勤”乃是对可汗子弟的称呼,不是爵位,不在二十八等之内(因可汗子弟垄断这一官爵,才有此一说。)掌内典机要,处理邦交,常奉使谈判军国大事。最初皆由突厥可汗家族(阿史那氏)成员充任,因担任该职务需要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渊博的学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非突厥人所长,故后世渐由粟特人充任。史籍中“特勒”为传写之误。以后北方各民族沿用此称者,如回鹘的“狄银”,契丹的“惕稳”,即其异译。


此处特勒,颇值得探究,尉迟本非汉族,或鲜卑,或龟兹,所以门神称胡敬德,并非无因,唐太宗本身为草原民族奉为天可汗,其手下亲信有特勒之意,也自成立,只是未见于史料,不能断论。



白起,《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之为将,并非以匹夫勇力著称,而以统率大军,战略决胜得名,所以马钱中的将钱,也多为宽泛之名将,未唯战阵之中取上将首级一条件也。马钱中,另有孙武、诸葛亮、韩信之类,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书生典兵,运筹帷幄,决胜万里,更有风采。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在吴为将,故称吴将。


项燕,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


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占了楚国大片地域。



韩信,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此钱称西汉为前汉,一般说来,在宋以前称西汉东汉为“前汉”“后汉”。 但宋朝又一些人又将蜀汉称为“后汉”。 当时将东晋称后晋,但又和五代后晋混淆,“后汉”和刘知远的后汉混淆。 于是宋朝时候就有东汉、西汉的称呼。




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于秦二世元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 汉高祖六年,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胜任去职,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次年,丞相陈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罢相,太尉灌婴接任丞相。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此钱形制特殊,周勃戎装而立,钱穿人中,周勃两字横写,格外别致,马钱中罕见同类。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到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


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 ,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秦将之秦,乃前秦也。


王猛出身贫寒,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他拒绝桓温之聘,与苻坚一见如故。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辅佐。在军事上,370年统兵消灭前燕,留镇邺,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选贤任能,法简政宽,使燕民各安其业。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呈现小康景象。


王猛临终犹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但未被采纳,因而有淝水之败。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死后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孔明并非武将,而是军事统率,钱中以戎装出场,殊为罕见,因为诸葛本非武夫,所以马前配军卒牵马,也属于马钱中将军们罕有的待遇。 


唐将千里,或有两解,其一,乃指唐将宗室李千里。

李千里(646年-707年8月6日)字仁,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吴王李恪长子。武则天掌朝期间,李千里明哲保身,数次进献符瑞事,竟得免祸。长安三年,充岭南安抚讨击使,历迁右金吾将军。唐中宗复辟,受封成王,进封成王,拜左金吾大将军,领益州大都督。三年,兼领广州大都督、五府经略安抚大使,后随节愍太子参与景龙政变被杀。唐睿宗即位后,平反昭雪,追赠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葬于长安铜人原。


但是如果是指李千里的话,应该是一个将钱,按照马钱中将钱的规律,须体现将军的本身,但是此钱图形之中,唯见一马,不见人影,可见从图形类别归属 ,应该属于马钱中的名马系列。


由此,其二,唐将千里,也或可理解为唐代的将军,所骑的千里之骏。马钱中,有千里之马,千里(日月)等马钱可以作为参照。






散骑,名义上是散从,古有散骑常侍一官,散骑常侍,官名。汉有散骑,为皇帝侍从,又有中常侍,性质同。东汉省散骑,改以宦官任中常侍。魏文帝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如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资深者称祭酒散骑常侍。魏末增加员额,新增者为员外散骑常侍。晋武帝令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共同轮流值班,称通直散骑常侍。


马钱中另有散马,所以,散骑也存在散马之意。


散骑,为皇帝近臣,并非武将,且钱中无将军图形,所以还是马的类别。无论散骑还是散马,大家需要注意到,既不是名马系列,也不是名将系列,这么一个突兀的散马品种,完全可能是作为打马格游戏的规则之中,作为独立存在独特功能的一个棋子。与名将系列(有将有马)、名马系列(有字有马)、将军名号系列(有将有马无所指)等等共同构成一个多功能的游戏子系列。



镇东将军,古代重要军事职宫名称,为四镇将军之一。掌征伐背叛、镇戍四方。三国时期开始设置镇东等四镇将军以征伐、镇戍四方。魏四镇将军位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资深者为大将军。



龙骧将军是中国古代武职官名,主要见于南北朝时期,龙骧将军地位高下不一,北魏、北齐均第三品,南朝梁有将军号二百四十以上,龙骧叙次在一百七十以后,远较西晋初置时低。隋代以后无。


征西将军,东汉置,因西进征赤眉军而得名。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有”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三国时沿用。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三国时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四征将军: 为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将军的合称。东汉始置。三国时魏、蜀、吴均沿置之。魏制秩第二品,黄初中位次三公,资深者为大将军。晋与南北朝时为优礼大臣的虚号。



虎牙将军,汉魏晋南北朝将军名称。汉宣帝本始二年始置,田顺任虎牙将军,掌征伐。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沿置,位第三品。晋代改称武牙将军。南北朝沿置虎牙将军,是安置勋戚的虚衔。



宁朔将军,三国时魏置,秩第四品。南朝时为加官、散性质的将军,南朝宋秩四品,齐时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以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五将军代旧宁朔将军,秩十三班。北魏与北周亦置宁朔将军,用以褒奖勋庸,北魏秩从四品,北周秩六命。隋时为散官将军,秩正七品下。




镇东将军,古代重要军事职宫名称,为四镇将军之一。掌征伐背叛、镇戍四方。三国时期开始设置镇东等四镇将军以征伐、镇戍四方。魏四镇将军位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资深者为大将军。

八镇将军,南朝梁、陈时期对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将军(前已介绍)与镇左、镇右、镇前、镇后将军的合称。前者只施行于地方,后者只施行于中央。镇左、右、前、后四将军,均为梁始置,秩第二十二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字者进阶一位,优者加同三公。陈制同梁,秩第二品。



桓氏之骢,典出避骢,指回避侍御史。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附《桓典传》:“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用“避骢马”为回避侍御史典故。亦省作“ 避骢 ”、“ 避马 ”。


因为桓氏有此典故,所以桓姓宗祠往往有类似:“功高夹日;威著避骢。”之类的对联。


上联典指唐代丹阳人桓彦范,字土则,以荫袭调右翊卫,后为中丞,长安年间官司刑少卿,曾多次上疏请求昭雪冤案,又官羽林将军。中宗时任侍中,正直敢言,封扶阳郡王,出任濠州刺史。后为权臣武三思诬陷被害。夹日,在太阳两旁,比喻辅佐天子。下联典指东汉谯郡龙亢人桓典,字公雅,顺帝时太傅桓焉的孙子,能传家学。举孝廉为郎,灵帝时官侍御史,当时宦官专权执政,他正直而不避,因常乘骢马(青白色的马),京城人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建安年间官御史中丞,封关内侯。


由此可以看到,马钱中额主人公,并非完全是名将名马,历史上与马有关的典故,事件,都可以入列,也可以看到,马钱的核心是马,只要与马有关,就可以罗织入列,如果名将无马骑(不管是历史上无马骑还是设计师不给马骑),他再厉害,也不能入列,换句话说,名将名帅,只有在图形上配了马形,才能荣登马钱之列。马钱马钱,马字提炼准确,名至实归。


与此同类的马钱,另有大宛金马钱。



大宛金马 (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大宛名马,本来是汗血宝马,所谓金马,只是汉武帝赠送的礼物。此钱不去表达汗血宝马,而去陈述了一个马的礼品,真可谓是买椟还珠,但是这也佐证了此前的一个观点,即马钱的核心是马。只要与马有关,哪怕是金做的马,也能入列。



騕褭(念作“咬鸟”),古骏马名。《文选·张衡》:“斥西施而弗御兮,絷騕褭以服箱。” 李善注:“《汉书音义》, 应劭曰:‘騕褭,古之骏马也,赤喙玄身,日行五千里。’” 唐鲍溶 《暮春戏樊宗宪》诗:“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褭狂。” 清纪昀《物产》诗之三六:“騕褭经过浑不顾,可怜班固未全知。”《汉书音义》曰:騕褭者,神马也。赤喙黑身。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骅骝 )、绿耳。郭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




的卢:《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云的卢非也。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以为不利主,劝市之。亮曰:“岂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金喙,指马嘴为金黄色,《格致镜原》提及“飞兔金喙”马名。《尔雅正义》提及马“金啄赤色”。


相马术中,马啄也是重要要素,如名马騕褭。应劭曰:‘騕褭,古之骏马也,赤喙玄身,日行五千里。’” 可见是红唇,特勒骠,是李世民昭陵六骏之一,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



骐骥, 是千里马的别称,出自《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荀子《劝学》有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绝影,其实含义等同于超影。顾名思义,跑起来快得连影子也跟不上。绝影是曹操坐骑。《魏书》记载:“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三国演义》除毛本外,嘉靖本、黄本都提到了绝影,而毛本则称之为大宛良马。




蹑影,即蹑景,秦始皇七匹名马之一,《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赤骥:火红色的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传说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主要有: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穆天子传》卷一)


白(上减下木),音义,合背。即白义,为《穆天子传》所列八骏之三。传说周穆王驾车用八骏,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主要有: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穆天子传》卷一)




乌骓,楚霸王项羽的坐骑,“乌骓”出自于《西汉演义》,在项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


一说张飞坐骑也是乌骓。另有乌骓之骑马钱。




即骅骝。骏马名。 周穆王八骏之一。出于《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郭璞 注:“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骝;骝,赤马也。”


媒龙,本应是龙媒。


指骏马,指土龙。唐御马厩六闲之一。《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宋·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 皖城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散马(背面),谓把战马放散回山中。意谓战事不兴。一为游散之马。 南朝齐王融 《上疏请给虏书》:“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绝驱禽之欢。”


二为散差马。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 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应付大差》:“须先探听官员几位,跟随若干人,乘马若干匹,以便预备官坐,散马扣除去。”




越影,骏马名。 明邵璨《香囊记·琼林》:“[末]怎见得好马,有多少名色?[净][西江月]只见赤电、超光、越影、奔雷、蹑景、逾辉。”《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越影,出自《拾遗记》,是周穆王的八匹骏马之四,“四名越影,逐日而行”,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



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曰腾雾,八曰挟翼”




家给千兵:指公卿将相的待遇异常丰厚。"户封八县,家给千兵"。每户的封地都有八个县那么大,每家的亲兵卫队都有千人以上。


背追马,据周公解梦,梦中的马是一种财富与成功的象征。家给千兵背马追,或许有此关联,亦未可知。




白蹄乌,昭陵六骏之一,是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为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据《全唐文》(卷l0)收录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记载,“白蹄乌”是武德元年九月至十一月间,李世民与薛仁杲(薛举之子)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作战时的坐骑,列于祭坛西侧三骏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由刘向东提供,图片均为作者藏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