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男子借35000元不还,“44444”手机号被法院拍卖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4日讯 近日,一男子因借35000元不还,其尾号为“44444”的手机“靓号”被东阿县人民法院成功拍卖。

根据东阿县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及中国裁判文书网,2011年3月,赵某某向王某某借款35000元,并出具借条一份。借款到期后,赵某某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王某某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令赵某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王某某借款35000元,并承担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赵某某未按生效判决履行法定义务,王某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东阿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夏绪军团队收到案件后,依法向被执行人赵某某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但赵某某仍未履行义务,亦未向法院申报财产。此后,执行干警又进行多次调查,并发现赵某某名下有一个152×××44444的手机号,遂将该手机号冻结,后依法裁定拍卖。

根据根据法拍网显示,这个尾号为“44444”的手机号码使用的套餐为5G智享套卡198档7折(12个月),评估价和起拍价为18000元,加价幅度为100元。这次拍卖有22人报名, 173人设置提醒,6765次围观,经过23次叫价,最终以598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闪电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个人财产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现金、存款、车辆、房产等,从PC端和移动APP端衍生的手机号、网络账号、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范畴。虚拟财产变现,打破了常规有形资产处置的思维模式,为法院查控、处置财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拍卖手机号码使用权成为法院查控、处置财产的常见做法。在法拍网上,有不少尾号为连续号码的手机号被拍卖,价格大多在几千到几万之间,而个别手机号码的拍卖金额能达到数百万。如在2017年4月,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曾拍卖过一个尾号为“77777777”的手机号,成交价格高达 3,910,000 元。

闪电新闻记者 商凯军  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