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震中救援|4岁男孩乘溜索被救出 无人机投送物资

“震后一个多小时,就有救援人员到了镇上,来得特别快!”今天,在四川甘孜泸定地震震中磨西镇临时安置点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18岁的当地居民邹仁溪回忆说。

9月5日12时52分地震发生时,邹仁溪在磨西镇自家商店里看店,“当时地动山摇,人没法站稳。我赶紧跑到镇上相对空旷的十字路口处,看到有房子垮塌,也有人被砸伤……”她说,“心里很急,但只有等待。”邹仁溪家住距离磨西镇5公里外的蔡阳坪村,母亲在家,地震后,回家的路不通,电力和网络全都中断,她内心十分焦急,但很快,她便看到了救援人员人手一把铁锹准备展开救援。

位于磨西镇的邹仁溪家因地震受损严重

生死时速,救援争分夺秒。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甘孜州240名特警就迅速集结,抢修道路、翻越山丘,成为首批到达震中的救援力量。在转移群众、维护秩序、运送物资的同时,他们陆续救出30余名被困群众。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消防、交通、医疗、公安等各路救援力量火速从四面八方向震区汇集。

邹仁溪在磨西古镇的商铺

“快!人在被压垮的房子下面!”9月5日15时,在磨西镇海螺沟景区一处断壁残垣发现生命迹象后,甘孜州公安局特警大队二大队负责人陆云涛大声呼救,众人合力抬开大石,用镐头刨开外围碎石。随着越来越接近被困者,救援人员抛开工具器械,徒手刨土救人,直至手套磨破、手指见血,才终于将失去意识的被困男子救出。随后,他们继续向山野废墟挺进。

然而,泸定救援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地震导致通往震中的公路多处阻断,救援通行受限。路没了,便只能渡河。在邹仁溪家村旁一处的河坝,湍急的水流已让人无法顺利涉水而行。于是,救援人员用树干搭建简易桥运输伤员,用手拉肩扛打通救援通道。同时,他们还利用无人机向暂时无法进入的“水中孤村”投送物资。

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向受困村庄投送物资

磨西镇共和村不具备直升机降落条件,溜索成为唯一的生命通道。今天中午,一名4岁的男孩第一个乘溜索被救出。河对岸,他的母亲从救援人员手中一把接过孩子,紧紧搂在怀中,喜极而泣。“妈妈,不害怕。”获救后的小男孩用小手为母亲擦去了眼泪。

视频:磨西镇共和村,一名4岁男孩乘溜索被救出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救援力量克服交通、通讯不便抵达灾区后,第一时间就展开了救援。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不到5小时便恢复了磨西镇通信;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紧急调集抢险力量于5日18时50分,在磨西镇临时安置点亮起了震后第一盏灯;四川省人民医院在震后90分钟内,派出两批共29名专业医务人员赶赴泸定,已与泸定县人民医院共同救治伤者30余人;就在今天凌晨1时,还有8名地震伤员从泸定县连夜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得到医疗救治……

四川省人民医院赴泸定县医疗队9名队员在泸定县田坝乡接诊直升机转运出来的伤员

“这里吃的用的什么都有,睡得也暖和。你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我,咱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磨西镇临时安置点在通电通讯后,无线网络覆盖也得以恢复,邹仁溪震后第一次在视频里见到了家中的妈妈,也在屏幕里看到了被震得七零八落的家,“很心疼,但这么多人在帮我们,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邹仁溪说。

受灾群众聚集在安置点充电处

截至记者发稿,救援人员仍然在忙碌。他们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救治伤员,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加紧打通救援通道,严防余震和次生灾害,加快抢修受灾地区基础设施……

“他们的极速救援让我们在灾难面前充满信心。”邹仁溪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降措)

相关新闻

泸定地震后首个“地震宝宝”平安降生

四川泸定地震已致65人遇难,最新消息汇总→

本期编辑:曲欣悦 车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