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是首支到达中国最北彝寨磨岗岭的国家队

微信图片_20220908165739.jpg

受地震影响,泸定县磨西镇磨岗岭村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中断,成为“孤岛”。村里房屋受损,还有人员被困,仅靠村民自发组织救援,情况比较紧急。

——信息“孤岛”,救援刻不容缓,必须深入了解灾情。磨岗岭村是中国最北彝寨,3A级景区,每年7至9月是旅游旺季,景区百姓和游客受灾情况始终牵动着外界的心。9月7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雅江大队、康定中队接到指挥部的指令后立即组织70人,携带撬镐等简易工具,前往磨岗岭村运送生活物资,抢通道路转移受灾群众,寻找被困人员。

——打通“通道”,即使是人背马驮,也要确保救灾物资尽快送上寨。磨岗岭村离磨西镇并不远,导航显示只有7公里,但由于道路阻断,支队政治部主任李志东只能和队员们徒步爬上海拔高1200米的山,运送物资。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他们在山下集合。眼前的路,在记者眼里,并不能称之为路。当地村民说,这里是燕子沟唐蕃古道,在进村的公路通车之前,村里出山就靠这条古道,但多年来都没有人通行了,基本上已经废弃,道路是曲折的,但受困群众是必须要去救援的。

早上8点30分左右,队伍集结完毕,队员们两个一组,背上120斤重的帐篷,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向村里出发。

这条古道,已经废弃多年,原本只能供一人行走的路上,已经长满了杂草,横亘着杂七杂八的树枝。尽管队员们已经将帐篷打包,但是仍有1米多宽,队员们背着帐篷和各种物资,再加上是爬接近70度的陡坡,行走异常困难。10点多,队员们遇到了前来接应的第一批村民,村民们热情地拿出刚刚摘下来的生核桃给队员们补给能量,短暂休整后,队伍继续前进。

11点多,向导告诉大家已经行程过半。这时,第二批接应的村民来了,一同来的,还有四匹骡子。12点多,终于来到了一段水泥路上,“我们终于上到高速路了!”队员们乐观地开起了玩笑,同时又遇到了骑着摩托车来接应的村民。直到中午1点半,大部队才将物资运送完毕。

磨岗岭村副主任、二组组长董祖斌说地震发生后,这是组里接到的第一批物资。“这两天,我们自发组织救援,受困的有265人。村里很多房屋都损毁了,大家就集结到村委会的小坝子里,晚上老人孩子席地而睡,年轻人就坐着熬过来两个晚上。如今帐篷来了,缓解了大家的难题。村民们都拿出一些粮食、蔬菜,一起做饭吃,解决了这两天的温饱。”董祖斌说,就在今天上午,直升机还空降了八顶帐篷。“今天一共有28顶帐篷,基本上可以满足村民们的需求。今晚可以在帐篷里睡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