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圆三不做,家兴财富多”,是指哪三件事?

导语:八月十五中秋节, “月圆三不做,家兴财富多”,是什么意思?指哪三件事?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无论身在何处,最美的月亮在家的方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热闹和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了。从我们现在过的节日中你会发现,给月亮过得节还真不少,像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还有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古人实在是太喜欢月亮了。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可是到了中秋节有些人真的很难团圆。身处外地,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路途遥远,都使我们的团圆不那么容易。如果,真的团圆了,希望咱们能够珍惜一下,不只是吃吃喝喝完了之后各回各家。

苏东坡有一句诗词写得非常好,其中一句是这样说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所以,今天的团圆是来之不易的,明年身在何处,生不生病,谁都不知道,还是要珍惜每一次团圆的时刻。

中秋节除了团圆,祭拜月亮和吃月饼以外,还有一项活动对人们很重要,就是拜土地爷。当然,有些地方已经没有这些讲究了,老传统正在慢慢消失。

在古代民间,八月十五这天是要拜土地爷的,因为八月半的节恰好是丰收的时候,要用丰收的粮食做成美食来祭拜土地爷,感谢土地爷让自己的粮食过得了丰收。

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土地爷成仙的日子,所以,民间为了祭拜他,举行了很多活动。其实,土地爷在道教中级别是最低的,权力最小的。但是,土地爷离人间最近,最接地气。所以,土地爷最得人们敬仰和信奉。古人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地方叫作“社”,像“春社日”和“秋社日”等。

在古代民间,每到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和酬报土地神,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感谢土地神对我们一年的保佑,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当然,土地神是古人虚构出来的,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仅此而已!

在过去民间有一句俗语说“月圆三不做,家兴财富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是拿三件事呢?

一、中秋不做婚宴

现在每人讲究这些了,特别是年轻人,只要高兴,哪天都可以登记结婚。但是,在过去民间却有很多讲究,认为在中秋节这天是不能做婚宴的。

不做婚宴,一方面是和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他们认为嫦娥一个人奔月太过于孤单,而新婚是两个人最美好的时候,所以,认为这天举行婚宴不好。还有一方面,古人认为月亮代表阴,特别是满月的时候阴气最重,世间的气场比较动荡,容易发生大事。所以,不适合这天举行大的婚宴活动。

其实,这种说法,只有在古代才有,和当时人们的认知有关,我们要是用现代人的认知去看待,会感觉一点道理也没有。另外,中秋节是和团圆的日子,大家好不容易放几天假,是很不情愿去参加婚礼的。所以,还是要避开这天举行会更好,也别为难人家对吧?

二、中秋节送礼送双不送单

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中国自古就崇尚礼尚往来。在《礼记·曲礼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但是,送礼也是有讲究的,“单”和“双”对赠送者和接收者来说,想表达出的愿望和传递信息并不一样,要多注意一些,别送礼还惹到别人不高兴了,还不如不送了。

像咱们过节送礼一般都是喜欢双数的,代表着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等。而在中秋节这种团圆的日子里,要讲究十全十美的,送礼送双数更适合一些。

三、男不拜月

在古时候中秋节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拜月亮,当然,祭拜月亮可不是谁都能祭拜的,只有天子才能在中秋晚上祭拜月亮。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朝日”指的是早上拜日,“夕月”指的是指祭拜月亮。

我听过最美的拜月亮的故事,就是钟无盐的故事,她虽然长得很丑,但是智慧超高,最后成了齐宣王的王后,使齐国安定繁荣。

为什么说男不拜月呢?

古人认为月亮上面住着美丽的嫦娥,而男子拜月就显得很轻浮。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没道理咱们心里都有数,不过,常听老人言还是有好处的,都是老祖宗用经验总结的智慧。

写到最后:

过去俗语农谚都是过去那个年代的总结,毕竟离我们太久远了。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过年,想亲朋好友团圆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团聚了,就要避免争吵。不要老是一聚到一起就议论他人,难免会产生摩擦,弄得不欢而散。

对一个家庭来说,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家族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您说对吧!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