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莲,为官处世之道

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出自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他以莲喻“廉”,把莲的气节高度概括为:为官之品与为人之德,代表着他对高洁品德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并伴随着他的大半生特别是仕途人生,同时他的言传身教对后辈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后人中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五世孙周必达及六世孙周迈便是“爱莲”文化的践行者。

周必达(1130年—1214年)字端三,登宋绍兴丁丑科进士,历任武义知县、袁州太守。

两宋之际,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而后接踵而来的金兵南侵,致使北方人口出现大规模南迁。在此次移民浪潮中,周敦颐曾孙周铭因慕武邑俗朴民强,遂徙居武义东隅绿埜坊车门。

建炎四年(1130年)周铭之孙周必达出世,他天资聪颖,又得家学启蒙,孩提时即能日记数百言,《周氏宗谱》记载:“公生而聪慧有机警、明炳机先,不落奸人坑堑”。从师后,更加勤奋学习,造诣益深。1157年周必达登绍兴丁丑科王十朋榜进士,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以右通直郎知武义县事。

古代的自然灾害以水旱为主,因此历朝历代很重视水利设施的兴修。武义县城位于熟溪北畔,原先未有河堤,所以时常遭遇洪水冲毁城区,百姓深受其害。周必达在任期间,视民犹子、无间内外,发动乡民在城南熟溪边创筑防洪堤,以阻挡洪水侵入县城。《武川备考》记载:“熟溪堤,绍兴间知县事周必达筑”,乡民感恩其德,亦命名此堤为“周公堤”。

隆兴二年(1164年)冬转任袁州府判官,淳熙六年(1179年)以朝散郎升袁州府太守。农业是立国之本,劝课农桑自然是考核地方官的一项重要指标,周必达为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与民休养,以致“囹圄空而年穀丰”。《袁州府志》中记载称赞他:“所至有惠政,得士民心,袁人至今相传为之美谈云”。

淳熙八年(1181年)致仕,二十载的宦海生涯,他不贪金钱,不积家私,遗表恩泽皆还之,只以琴鹤自随留家。归武后与旧治士民怡游于壶山熟水之间,徜徉忘返。嘉定七年(1214年)以寿命终,葬于本邑香山寺,获宋宁宗赵扩钦赐“晋勋”二字为本家功德院门额。

周必达不仅自身继承和弘扬了“爱莲”的精髓和本质,也对其子周迈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周迈(1171年—1265年),字克训,登宋淳熙甲辰科进士,历任定海、松阳知县、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奉议大夫,著有《经书解》六卷。

受先祖周敦颐高尚清白君子情操的浸染,与父亲周必达树立了言行身教的良好榜样,周迈从小便笃志苦学,且敏而早成。《周氏宗谱》记载他:“天资英迈,才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屹然如成人。不从群儿嬉戏,尝游于乡先生陈桌之门,而从者虽众,陈独器之”。他自身也没有辜负父亲与陈先生对他的期望,淳熙十一年(1184年),周迈得中进士,淳熙十四年(1187年)授明州定海知县而后又以通直郎转授括州松阳知县。

松阳地处浙西南偏僻山区,瓯江上游,周迈上任伊始,恰逢境内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周迈一边上疏奏请朝廷救灾,一边日夜与百姓一起引水抗旱。为救济受灾百姓,他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薪俸,一连几个月,自己却仅靠吃红薯、糠麸度日。史料记载:“全活者甚众,时论翕然称之”。旱灾过后,他又组织百姓大力疏通渠道、修筑塘坝,大大提高了松阳县的抗灾能力。

淳熙十五年(1188年)宋孝宗赵眘听闻此事,遂召见周迈对其称赞道:“为宰者,众声闻者鲜。朕今召汝、用汝,何耶?乃汝作县有声。汝到任未几,百姓未附,即能捐掷几俸,周济贫乏,此邑宰虽多,而贤于汝者实少”。周迈为官一心为民,而后又因政绩突出,嘉定七年(1214年)被擢升为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加奉议大夫,未及上任因父亲周必达离世而持服回乡丁忧。

不论在官在乡,他始终谨遵“谦恭逊顺,不以自贵轻人”的祖训。当宗族、乡闾中有人遇到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遇到大灾之年,他担当注重实干,尽责见诸行动,无偿租佃土地或给予粮食、钱财,自己一家却以粗粮度日。他著作颇丰,有《经书解》六卷、诗集若干,居家时教导诸生勤修功课,为子孙与乡间学者起到了榜样作用,使敬教劝学蔚然成风。

周必达、周迈父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仁爱至公、清廉为官、勤政利民的为官之道。就是恪守周敦颐为子孙定下的规矩方圆,遵循着至善、至诚和不贪不悭的道德准则。

古今尘世知多少,沧海桑田几变迁。“爱莲”文化是我们每个时代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品格,继承和弘扬“爱莲”文化便是确立起来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美好品格,这无疑是与当今的时代和潮流

作者:陈朝升,字兆阳,浙江武义人。民俗文化研究者、文史爱好者,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武义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报刊及微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