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草科乡的孩子们 | “9·5”泸定地震记者手记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9月6日,震后第二天,我跟随医疗队伍,徒步挺进石棉县草科乡。当晚,住在草科乡中心小学安置点。这里还住着119个孩子。睡下两个多小时左右,就经历了一次余震。几天里,一波波关心孩子们的救援队伍,都到学校看望他们。

凌晨余震

次日凌晨,4.5级余震来袭。一声巨响把我惊醒。有人说,是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进了山谷。巨响把我惊醒,从旁边帐篷里,传来孩子们的啜泣声。老师们早已从行军床爬了起来,走进一个个帐篷,轻声安抚。大约半个小时过去,孩子们又睡了,四周再次寂静了下来。

大学生“抱抱”小学生

清早起床,洗脸时,见一个小男生坐在教室阶梯上,头埋在双腿之间,哭得很小声。

我正准备上前,只见一个高年级的小男生,先我一步跑过去,用手先摸了小男生的脸颊,又慢慢地把小男生抱在怀里,轻声说:“没事,别哭别哭。”

其他孩子也跑过来,大家围在一起,三言两语安慰着小男孩。

我的两个“小跟班”

9月8日下午,消防员到了。孩子们也乐开了花。早上还在哭的那位小男生,也在笑着。他们把消防员团团围住,要签名。见我在拍照,一对双胞胎小女孩把手中的笔和纸递给我。

“叔叔,可以帮我签个名吗?”

“叔叔不是消防员,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

“但你也是来救我们的人啊。”

执拗不过,我只好接过笔和本子,写下了我的名字。后来几天,每当我回到学校安置点,这对双胞胎小女生都跑过来,拉着我陪她们逛操场。我的身边也就多了两个“小跟班”。

老师说,地震发生了,全校师生全员安全。看见救援人员来了,他们就更踏实。孩子们找消防员要签名,不是他们的主意,但他们支持,因为“这才是孩子们最应该追的星”。

▲ 我的两个“小跟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