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用文艺力量为新时代放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波澜壮阔的十年里

一个个

震撼人心、感动人心

温暖人心的时刻

烙印着各行各业追梦人的奋斗足迹

书写下壮美的篇章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十年来

徐州文艺工作者

活跃在城市乡村、舞台前后、线上线下

践行文艺为人民的初心

创作出一大批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

奏响徐州文化强市建设路上

一个又一个强音

秉持初心,弘扬主旋律

这边厢锣鼓铿锵,那边厢唱腔悠扬,2022年的中秋小长假,在徐州淮海文博园内,相邻的两大国有剧院——江苏省梆子剧院和江苏省柳琴剧院的排练厅内,一派热闹与繁忙。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近段时间剧场演出的频次因疫情防控而减少,但演艺人的练功和排练一直没有停步。

▲柳琴戏《矿湖情缘》剧照

10年来,徐州演艺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承发展传统舞台表演,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舞台艺术精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业内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徐州演艺集团董事长吴笛介绍,演艺集团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为主,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自2012年以来,原创作品获奖14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97项,市级37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文艺精品创作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的徐州,弘扬主旋律的大制作优秀舞台剧迭出,市民争相观睹。

以往,主旋律作品主要聚焦历史事件或者英雄人物,以恢宏的场景、高大的人物、严肃的台词为特色,让人仰视但又有疏离感。近年来,徐州演艺人与时俱进,将叙事角度平视化,通过小切口、平凡故事映射时代变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产生了良好的舞台效果。

“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尽管迄今主演梆子戏《母亲》30余场,但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燕凌每唱到此,仍会泪流满面,“这样的唱词,质朴动人接地气。”

▲梆子戏《母亲》剧照

“把英雄人物演活,可爱、可敬、立得住,才能打动观众。”在柳琴戏《彭城儿女》中饰演男一号周林的青年演员杨诚坦言,“排练中,导演反复要求我去程式化,要有血有肉。”

2021年,徐州地方戏剧《曙光》《口罩后面是春天》、歌舞剧《淮海儿女》、徐州琴书《杨开慧·诀别》等十余部传承红色基因的优秀教育载体,先后在10多个城市、20多个社区(村)演出,覆盖观众达6万多人次。

培根铸魂,创作为人民

人民是文艺之母。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

江苏省作协原主席范小青曾说,徐州是一座有着鲜明发展特色的城市,兼具南秀北雄,着力转型升级,这使得徐州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人无我有的优秀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人民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尤其在工业题材、煤炭题材、儿童题材等领域成就突出。赵本夫、周梅森、孙友田等众多徐州籍文学精英,为繁荣地方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021年12月在北京参加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徐州作家杜怀超感慨:“在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上,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肩上都有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

以艺通心,释放超能量

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

“人活着就要有追求,梦想是艰辛和汗水换来的成果。”2017年,我市摄影家王铁君作品《汗水铸就中国梦》在第6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中获奖,执着于用镜头捕捉永恒的王铁君如是说。

▲舞蹈古韵大彭庆丰收

2022年8月,徐州选送的群舞《古韵大彭庆丰收》等三部作品在江苏省第七届社会舞蹈暨第九届少儿舞蹈展演中获奖,被市舞协秘书长胡志国称作是“徐州舞蹈的历史性突破”。

“唱支心歌给党听”歌手大赛、“爱党爱国爱家乡”美术书法作品展……以党建为引领,市文联积极搭建平台,调动创作热情,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等领域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发挥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谱写新时代徐州文艺的“汉风华章”。

科技发达,受众群体接收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好作品赢得大众青睐,还需传之有道。

“在内容与形式创新过程中,找准观众的诉求,才能赢得年轻观众群体的青睐。”今夏在“梆声传情”戏曲直播中,千余网络观众热情互动和点赞,让江苏省梆子剧院副院长孟国栋欣喜不已。

今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苏省梆子剧院成立了融媒中心,开辟抖音平台,向网络上的观众直播梆子戏。截至记者发稿,平台已发布戏曲视频353条,获赞6.1万人次,让原本小众的传统戏曲为更多人关注。

树立行业样板,引领榜样作用,“互联网+”在文学圈同样释放超能量。

今年元月,市作协在官方微信群中举办了首届线上文学作品点评会,邀请文艺评论家对本土6位知名作家的作品进行介绍和点评,分享好书,探讨创作技法,200余位作家在线聆听,纷称“这样的活动,虽在云端,却接地气”。

创作出

无愧于伟大民族

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是每一位文艺逐梦者不懈的追求

我市文艺工作者

将深入一线文艺采风

文艺培训、文艺支教

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让文艺在基层沃土开出绚丽花朵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字 | 张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郑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