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率先建成三级远程诊疗平台,十年获13项国字号荣誉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付首鹏 图片由汝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9月15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洛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 系列新闻发布会南部四县专场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汝阳县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美丽蝶变,精准脱贫全面胜利,产业支撑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汝阳县持续强化政治统领,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鲜明用人导向。突出选用敢于担当、务实重干、心有百姓、勇于改革、善于学习的干部,高质量完成县乡村党组织换届和县乡人大、政府换届,班子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夯实基层党建组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投入7496万元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190个,累计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9个,全面推行“镇选村培”党员发展模式,坚定执行基层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制度,推动该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十年来,汝阳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断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5.5亿元,年均增长8.0%,将近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6%,是10年前的3.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均在10.2%以上。这十年,汝阳先后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空气治理二级达标县等国字号荣誉13个,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排名第24位。汝阳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十年来,汝阳县产业支撑更加坚实。这十年汝阳县投资826.4亿元实施重大项目831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建材主导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华丽蝶变。鸿路钢构、中电建、河南六建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投产,荣获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县;开发区入驻企业81家,年产值超百亿,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钼汝阳、中联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均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和省级智能工厂(车间)称号。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总规模达453.2兆瓦,实现收益2.4亿元;投资8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经开工。尤其是今年以来,汝阳按照省委“豫酒振兴”战略和洛阳市杜康转型发展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杜康+”综合体建设,推动杜康品牌重新焕发荣光。

十年来,汝阳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紫罗和城南2个片区开发,汝阳县城建成区面积实现翻番,城镇化率提高20.2个百分点、达到47.13%,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交通路网重塑优化,新建改造道路55条,其中国省干线公路7条286公里,呼南高铁将在汝阳设站;建成农村道路635条1485公里,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荣获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称号。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实施城市提质项目247个,集中供热、供气实现从无到有;改造老旧小区37个,建成保障性住房1748套;新建改建公园游园30个、乐道37.6公里,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千里淮河第一坝”前坪水库成功蓄水,投资15.3亿元实施北汝河、马兰河综合治理27公里,高标准打造凤凰山、瑞云山、云梦山3座城郊森林公园,“三山环抱、两水润城”的城市新颜让来者心悦、居者心怡。

十年来,汝阳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整合资金22.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603个,53863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互联网+健康扶贫”入选“2019民生示范工程”和“2020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有序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汝阳县深入践行洛阳市委“151”工作举措,完善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脱贫户年人均收入增长13%。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伊利集团优然牧场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汝阳红薯、香菇、甪里艾、花生、杜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92%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在乡村建设方面,扎实开展“六乱六清”集中整治,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造户厕6.5万户,全域供排水一体化全面铺开。

十年来,汝阳县民生事业大步迈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支出连年占财政支出的78%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倍和2.4倍。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资26.2亿元,新建学校27所,改扩建160所。健康汝阳全面建设。投资15.6亿元,完成15个乡镇卫生院的提升改造、22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远程诊疗平台,县医院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县级三级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应保尽保,特困供养、城乡低保提标扩面,新增城镇就业2.73万人,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就业13.7万人(次)。统筹发展和安全,反电信诈骗经验全国推广,连续八年荣获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