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搭档”投入防疫支援行动 孩子:妈妈是我的超人【齐心战疫 成都得行】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图片由成都地铁提供

9月18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2年9月19日零时起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继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英雄无惧,勇者不孤,这场战疫的胜利,离不开我们身边每一位平凡的英雄。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

此次锦江区的防疫支援行动中,有一组特别的“搭档”,她们平时是“妈妈”,疫情时是“超人”。

这对“妈妈搭档”是来自成都地铁的何旬与刘顺蓉。

她们在锦江区支援服务中,加入了三圣街道防疫指挥部,何旬主要帮忙收集、统计、上报社区内疫情信息,24小时待命、循“迹”追“阳”;刘顺蓉则负责协助指导三个社区有序推进降级解封工作。

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是她们的“战场”,方寸间决胜千里。

何旬在工作

刘顺蓉在工作

两位妈妈:“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接到公司组建防疫支援队伍的消息后,身为党员的何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让我去”。

将大女儿送回妈妈家后,何旬仔细叮嘱了丈夫和小儿子,随后与200名成都地铁志愿者一同集结,驰援锦江区。

在支援现场,何旬因综合事务处置经验丰富,被编入了“急、难、险、重”事项居多的三圣街道防疫指挥部,负责24小时电话应急值班,为阳性人员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添砖加瓦。

那段时间,何旬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因为“追阳”打的就是“时间战”,清晰传播链条、研判传播趋势的工作可谓是分秒必争,往往一天忙下来,她只能在深夜回复家人的消息。

因为疫情形势严峻,信息排查量大,何旬从早上9点一直奋战到晚上10点左右,眼看可以收工休息,没想到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需要立即排查400余名人员的信息。

何旬

时间不等人,面对突发情况,何旬深知排查工作的重要性,立即开始新一轮的排查,没有丝毫怨言,深夜的指挥部里电话铃声、敲击键盘声、铅笔划过纸张声,“声声”不息,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这场争分夺秒的战疫中。

这一战,就持续到了凌晨2点。“虽然大部分跟居民核实的电话是凌晨12点以后打的,但没有一位居民表示不解、抱怨,而是表达了理解、支持与配合。”何旬感叹道,“其中好几位居民还对我说‘你辛苦了’,让我觉得困顿一扫而空,大家的心的确都想在了一处。”

同样在三圣街道防疫指挥部开展协助工作的,还有一位妈妈——刘顺蓉,这次长达半个月的支援,是她第一次与年幼的儿子分别这么长时间,当被问到为什么想参与支援时,她说:“我是党员,应该给大家做示范,我是妈妈,应该给儿子树榜样。”

刘顺蓉

与何旬一样,刘顺蓉也有自己的“硬仗”打,她每天平均工作时长接近15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座位前。

对接13个风险区、共计26位点长,了解目前风险区的最新情况和困难;梳理完成7个中高风险小区降级解封材料、方案等84项内容;完成居民摸排及核酸检测近200个台账的资料准备,数据统计排查总量超2万人……半个月时间里,刘顺蓉成功完成了三圣街道7个中高风险小区的解封材料整理工作。

在这一次的“硬仗”中,两位冲锋在前的母亲都不约而同地说道:“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何旬女儿给妈妈包抄手

孩子:“妈妈是我的超人”

在前方,何旬是一家人的骄傲,而在后方,她也有最坚强的后盾。

为让妻子专心支援,何旬的丈夫柯先生在居家期间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最美的爱情是互相理解、互相陪伴,当看到轨道志愿者的微信订阅号文章报道了妻子的志愿事迹时,柯先生情不自禁在评论区留言:“何旬,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

何旬爱人留言

刚刚学会包抄手的女儿“小棉袄”也积极“献艺”,希望妈妈早日回来吃上自己亲手包的抄手。“妈妈是我的超人,我希望把最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她。”

而刘顺蓉三岁的儿子跳跳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加油。每次一看见妈妈的工作照片儿子就特别兴奋,拿着手机反反复复看,小脸上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含糊不清地说着:“麻麻加油,早点灰家,窝想泥了。”

跳跳拿着全家福为妈妈加油

为了让妈妈放心支援,跳跳最近也在努力学习,每天缠着爸爸给妈妈录视频,有时候是简单的一句“想你”,有时候是背的唐诗宋词,丈夫说:“跳跳是想让蓉蓉放心,他有在好好学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