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路人走进央视《焦点访谈》 讲述建设和若铁路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十年

也是咱老百姓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十年

12日央视《焦点访谈》

推出《我这十年》栏目

新疆和若铁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尽忠

简述十年来发生在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

新疆和若铁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尽忠:十年里,我最难忘的时刻是今年6月16日,和田—若羌铁路开通。首趟客车从和田站开出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这几年与沙尘暴作斗争的工友们,想到了长期分离的亲人们,我心里很内疚,但不管怎么讲,作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

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

占线路总长65%

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

自2018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国铁集团组织参建单位根据沙漠地质特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攻坚克难,确保了工程如期建成。针对沿线施工及混凝土养护严重缺水的实际,对434座桥墩采用墩身预制拼装技术,提前在工厂完成预制构件加工,再到现场进行拼装,有效克服缺水对建设进度的影响;针对部分区段风沙大、沙丘动态迁移容易掩埋线路的问题,采取以桥代路方式,建成总长达49.7公里的过沙桥5座,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大幅降低风沙对线路的侵害威胁;按照“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的建设理念,同步推进风沙防护工程建设,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1300万株,形成防沙护路的绿色屏障。

王尽忠(右)和中铁一局的工作人员查看和若铁路沿线植物生长情况(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塔克拉玛干沙漠

当地人也叫“死亡之海”

尽管修了一辈子铁路

王尽忠对“死亡之海”的威力还是颇为忌惮

“在沙漠里种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我们还必须这么做,就是为了把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最后一块补上,这是南疆数百万老百姓的盼头啊。”在沙漠修了20多年铁路的王尽忠说。

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其中受风沙影响段落超400公里。“在和若铁路建设初期,我们就提出要‘治沙先行’,将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王尽忠说。

风沙防护工程并非只是在铁路沿线种树那么简单。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和耐旱植物,被称为防沙“三件套”,施工人员会在铁路两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再种上乔木、灌木组成的植被条带,防护宽度110米至400余米不等。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和若铁路沿线种植的沙拐枣。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在植株未长大前,我们会用外侧1.5米高的立式沙障阻挡流沙,内侧靠近铁路设置0.3米高的芦苇方格固沙。随着风沙侵蚀,几年后,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慢慢失效,这时长大的植株就会发挥防沙作用了。”王尽忠说,外侧高大的乔木能降低风速、拦截来沙,靠近铁路的灌木则固定流沙,经此设计,梯次型防沙体系便可层层拦截风沙。

在王尽忠眼里,比沙漠更顽强的是人。

3年多来,历经1000多个日夜,施工者在和若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1300万株,林带覆盖面积超过11万亩。

在和若铁路沿线,工作人员在种植防沙植物(2020年3月24日摄)。

和若铁路的建成通车

结束了和田地区

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

不通火车的历史

进一步完善新疆铁路网结构

加快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

出行和货物运输

带动沿线资源开发

对维护民族团结

巩固边疆国防

助力乡村振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新疆铁路”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